今年的“兩會”剛剛結束。兩會期間,無論是國家領導還是基層代表,無論是代表委員還是百姓民眾,都十分關注安全生產。溫家寶總理強調:“做好安全生產工作,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全國人大代表、婁底市委書記林武大聲疾呼:“誰讓事故遇難職工家破人亡,就要讓他的企業傾家蕩產;誰對安全生產不負責任,就要摘掉他的烏紗帽”;網民也讕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有安全GDP意識,應當追求安全、綠色、高效的發展”。
各大媒體和網站更是全面報道安全生產的信息,安全生產的社會關注度越來越高。“兩會”結束了,安全生產的聲音還會余音繞梁嗎?還會持續受到社會關注嗎?我想,應當充分利用“兩會”的后發效應,有借“兩會”之力,推安全生產工作之實。
一是把安全生產作為政府公共服務的一部分。政府報告中明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是政府對人民負責的一項重要內容,因此,各級政府貫徹“兩會”精神,要把為百姓創造舒適、平安的生活環境作為政府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把安全生產作為首要任務來部署。
二是努力提升“兩會”的會后效應。要認真辦理“兩會”期間代表、委員有關安全生產方面的建議和提案,既要一件一件地認真辦理,更要從中發現深層次、帶有普遍性的矛盾和問題,想方設法在政策、體制、機制層面上加以改進。
三是充分發揮社會各方面的作用。各地宣傳、文化、教育、安監部門要利用多種形式,提高公眾對安全生產的認知程度,提高安全生產自我防范能力,要把安全生產的常識納入中小學教育內容,要加大對安全生產公益廣告的宣傳力度,要形成全社會關愛生命、關注安全的良好氛圍。
四是要加強安全生產法制建設。要強化政府和企業在安全生產工作中的監管責任和主體責任,強化行政問責和行政執法,對失職瀆職、不作為和亂作為的要嚴肅追究責任,對安全生產領域的違法違規行為嚴厲打出,不斷推動安全監管工作走上制度化、法制化軌道。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上一篇:安全管理拒絕“創可貼”
下一篇:本質安全型企業的四要素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