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臂結構塌落案例(一)
2007-12-13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內蒙古某盟交通局辦公樓檐板倒塌案例
該工程為磚混結構,4488m
2,中間五層,兩側四層。四層檐板挑出1.0m,厚6cm,在四層女兒墻上設有24cm*24cm圈梁與檐板相連,但圈梁沒有閉合。該檐板施工完后,已發現下垂1.5cm,正在研究加固方案中,檐板傾覆塌落。事后驗算,其抗傾覆安全系數只有0.3,大大低于規范要求的1.50。該工程由建設單位自營設計,設計人員缺乏建筑結構知識,對懸臂結構沒有進行抗傾覆驗算。倒塌的時間是1975年6月30日,造成死亡2人、重傷4人的重大事故。當時正處于文化大革命時期,管理比較混亂。
上海電影機械廠洗片車間檐板倒塌案例
該工程建筑面積2830m
2,采用現澆檐板。由于施工中將檐板受力鋼筋錯誤地放到下面,在拆模時,80m長的檐板全部倒塌。倒塌的時間是1976年5月28日,幸未造成人員傷亡。當時正處于文化大革命期間,施工雖然是由正規的建筑公司承擔,但管理比較混亂。
江西南昌航空學院宿舍樓檐板倒塌案例
該樓為四層磚混結構。由于頂部檐板塌落,正在上面操作的工人隨之墜落。主要原因是設計錯誤,沒有進行抗傾覆計算。此工程是由農建隊負責設計和施工,設計人員不懂建筑結構知識,不會懸臂結構的抗傾覆計算。倒塌的時間是1978年9月22日,造成3人死亡、2人重傷的重大事故。
廣東陽江縣某住宅樓陽臺雨篷倒塌案例
該樓為二層磚混結構。二層陽臺上有挑出1.5m的雨篷,板厚8cm。該住宅樓交付使用牛年后,于1979年七月中旬某天,雨篷板突然沿根部折斷,懸垂于墻面上。主要原因是施工時將受力鋼筋踩到下面造成的。當時陽臺上無人,幸未造成人員傷亡。懸臂結構的特點是受力鋼筋在板的上部,由于施工人員缺乏建筑結構基本知識,將受力鋼筋踩到下面,使結構受力性能發生根本變化,嚴重削弱結構的承載能力。
貴州遵義縣農貿公司一樓房挑板倒塌案例
該樓在施工中因將樓梯挑板鋼筋配反,受力鋼筋伸人墻內的長度也不夠,在拆模時倒塌。倒塌的時間是1980年5月20日,造成死亡1人、重傷5人的重大事故。
云南曲靖運輸公司宿舍雨篷倒塌案例
該工程為三層磚混結構。三層屋頂雨篷,因設計抗傾覆力矩不足,造成雨篷、頂板圍梁和女兒墻共同倒塌。倒塌的時間是1980年9月2日,造成死亡1人,重傷3人的重大事故。
浙江江山磷肥廠成品庫雨篷倒塌案例
該工程的雨篷和過梁因拆模過早而折斷,其上部的墻體也隨之倒塌。倒塌的時間在1980年,造成重傷1人。這是一起違反施工規范造成的事故。
江西萍鄉宣風公社商店雨篷倒塌案例
該工程為三層磚混結構。由于是私人設計,設計人員不懂建筑結構知識,對懸臂結構的受力性能不清楚,也不會結構計算,三層的檐口雨篷因抗傾覆力矩嚴重不足,在施工中倒塌17.5m。倒塌的時間是1981年2月17日,造成死亡1人的重大事故。
江西金溪縣華僑辦公樓雨篷倒塌案例
該工程為三層磚混結構,建筑面積為1250m
2。此工程無正式設計,雨篷未經結構計算,抗傾覆力矩不足,在施工中又違反規范要求提前拆模,當砌到三層時,現澆雨篷倒塌。倒塌的時間是1981年3月19日,造成1人重傷。這是一起無證設計和施工造成的事故。
江西玉山縣蔬菜合作商店雨篷倒塌案例
該工程為磚混結構。由于沒有正式設計,由農建隊畫些草圖就施工,門廳的門面大梁和雨篷因抗傾覆力矩嚴重不足而倒塌。倒塌的時間是1981年3月23日,幸未造成人員傷亡。
廣西桂林漓江飯店檐口梁板倒塌案例
該工程雖由有證正規設計院和建筑公司負責設計和施工,但由于施工單位的工長缺乏建筑結構知識,擅自將檐口板的連續梁縮短41cm,使抗傾覆力矩小于傾覆力矩,造成30m長的檐口梁板全部倒塌。倒塌的時間是1981年3月,幸未造成人員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