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故概況
2003年12月3日15時38分左右,上海市虹口區(qū)天寶路313號怡泉浴室鍋爐發(fā)生爆炸,將一、二層之間樓板洞穿,立柱斷裂,相鄰女浴室隔墻、天花板坍塌,造成7人死亡,7人重傷的重大事故(見圖2-1-45-1)。
怡泉浴室由原上海搪瓷五廠舊廠房改建,一層為大眾男女浴室,二層有蒸汽浴室、蒸汽消毒柜。該浴室共有4臺鍋爐,安裝在一層。事故鍋爐原來為上海華云爐具制造有限公司2001年生產的常壓熱水鍋爐,型號為CLSG0.07-100/20-A2,2003年9月該爐被業(yè)主私自移裝至事故地點,加裝了壓力表,更換溫度計,將常壓鍋爐改為承壓鍋爐使用。
鍋爐爆炸后解體為4大部分:2/3的爐殼穿過樓板,飛至二層;1/3的爐殼距爆炸點向西北位移約5m;爐膽距爆炸點向南位移3m;爐腳圈距爆炸點向南位移約2.5m,底腳部分反扣在一層地面,U形環(huán)與爐裙連接焊縫處,約60%呈間接性開裂。爐殼、爐膽等殘骸上沒有找到檢查門裝置,只留下相應孔洞。在二層的爐殼殘骸上,溫度計(量程為150℃)已完全損壞,表針指示超過極限位置。爆炸鍋爐連接管道、閥門和附件均已炸斷散落,現(xiàn)場找到的4只閥門,均處于關閉狀態(tài)。經測算,爆炸的能量相當于4kgTNT炸藥能量。
爆炸過程分析:
1.鍋爐爆炸初始點在溫度表表座下方約1m、向右約30?處,即爐殼下部約1/3處,直徑明顯增粗,爐板壁厚嚴重減薄,殘余壁厚不足1mm,形成韌狀(圖2-1-45-2)。
2.形成爆口后沿周向呈微螺旋狀向下撕裂,至爐殼縱焊縫時,完全分離,下部約1/3的爐殼飛出,將立柱擊斷。
3.此時鍋爐主體部分受爆炸氣體產生的作用力推動,略呈斜向沖撞一、二層間的樓板。當爐體頂部與樓板接觸時受到阻力,致使爐殼與爐膽分離。爐殼繼續(xù)上升,沖破樓板,落在二層,爐膽則撞向地面。在落地時,受地面的作用爐膽與U形環(huán)(含爐裙)分離。爐裙接觸地面時有一定傾斜,使U形環(huán)與爐裙的寒風部分呈間斷性開裂,并使爐裙與U形環(huán)反扣在地面。
4.爐殼洞穿樓板砸在二層,造成混凝土樓板約長3.8m、寬2.5m的孔洞(圖2-1-45-3),使建筑結構產生嚴重的破壞,同時爆炸后蒸汽強大推力與大量水泥渣塊的沖擊致使女浴室和外墻完全坍塌,造成人員傷亡。
該浴室3名司爐工,均未受過專業(yè)培訓。其中1名是鍋爐的主要高燥和操作者,在事故中被當場炸死,另1名司爐工到崗工作僅3天。
(二)事故原因分析
1.浴室經營者目無法紀,處于經營需要,擅自改造、移裝。擅自將常壓鍋爐私自改造為承壓過了使用,超溫超壓,司爐工不具備專業(yè)資格,不掌握鍋爐安全性能,盲目運行,導致爆炸是事故的根本和主要原因。
2.鍋爐通氣管被認為堵塞,閥門關閉,形成密閉系統(tǒng)。同時未安裝安全閥等安全裝置,沒有超壓排放通道,形成必然爆炸的承壓結構。當時蒸汽浴、蒸汽消毒柜未工作,蒸汽出口管道閥門關閉,導致爐水急劇升溫,壓力升高,引起爆炸。
3.鍋爐爐殼等部件,采用Q235鋼板,且厚度較薄,爐殼或獨僅為4mm,不能承受較高的溫度和壓力。該爐于2003年9月改為承壓使用至今,鍋爐部件長期承受高溫高壓,爆口附近鍋殼多次挖補,不堪重負,必然會發(fā)生材料失效。
4.鍋爐爐膽、爐殼焊縫以及檢查門、爐門等裝置與爐膽、爐殼的連接焊縫均為單面焊接,不能承受鍋爐內壓。
5.出租場地單位對承租人生產活動沒有進行有效的安全性監(jiān)督管理。
(三)預防同類事故的措施
1.開展查處土鍋爐的專項治理活動,加大遵法守法執(zhí)法的宣傳力度。聯(lián)合有關部門加強對“五小”企業(yè)違法將常壓鍋爐承壓使用情況的查處,嚴格執(zhí)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安全技術規(guī)范。
2.對常壓熱水鍋爐的安裝系統(tǒng)進行認真檢查,保證鍋爐系統(tǒng)不承壓,確認通氣管等安全裝置有效可靠。
3.對鍋爐安裝位置以及周邊情況進行安全性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