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某淀粉有限公司生產菲酊的中和池發生一起急性硫化氫中毒事故,12人中毒,4人死亡,死亡人員中有2人是因為對已中毒人員實施救援而死亡的。
事故發生前一天,該公司生產菲酊的中和池排液輸出口因沉積的殘渣阻塞,無法繼續生產,當天放掉了池內的積液。第二天,3名工人被派去中和池清理沉積的殘渣,疏通管道,其中2名工人下池作業,另一名工人在上面輔助。這2名工人下池后瞬間即倒在池內。另一名工人見狀立即跑出車間呼救,廠區工人聞訊紛紛趕到現場。
最先趕到的2名工人跳入池內進行救援,但是也瞬間倒在池內,隨后趕到的工人才意識到可能是中毒,于是先后有5名工人用毛巾等物捂住口鼻下池,用繩子救出4名暈倒工人。人是被救出來了,但為時已晚,4人均已死亡。同時,下池救援的5名工人也發生中毒現象,其中3人深度昏迷,2人輕度中毒。另外參與救援的18名工人中,有3人輕度中毒,15人有刺激反應,經住院治療才痊愈出院。
這起事故的發生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是中和池車間設計不合理,通風不良,造成有毒有害氣體不能及時散發,反過來,又進一步加劇了池內玉米殘渣的腐敗,積聚更多的有毒有害物質。該公司中和池車間面積約20平方米左右,高度4.5m,南北兩側共有3個不能打開的窗戶,車間簡陋低矮,通風不良。當日氣溫高達36℃,天氣陰、氣壓低,加速了中和池內殘渣的腐敗。觀察中工人發現,有蛆在其中蠕動,在中和池上方可嗅到腐敗臭雞蛋味。
二是安全管理存在嚴重的問題。作業人員沒有采取任何安全防護措施,同時也沒有緊急情況救援預案,當作業人員發生中毒事故時,沒有防毒面具、防毒口罩等,擴大了事故傷亡范圍。
三是安全教育不夠,工人普遍缺乏安全生產知識,也缺乏應急救援知識。
該公司的主要生產原料是玉米,中和池是生產過程中的一個環節,有毒物質來源于池內玉米殘渣的腐敗。從事故情況來看,站在池邊就能嗅到腐敗臭雞蛋味,救援人員來到中和池后,如果有相應的應急救援知識,立刻就會意識到發生了中毒事故,就應該采取一定的防護措施,.而不是盲目下池救人,也就不會造成如此嚴重的傷亡。
對此類沒有中和池的企業來說,企業應吸取事故教訓,改變不合理的建筑設計,加強安全管理,切實做好工人的安全防護,制定緊急情況救援預案,并加強對工人的安全教育。
相關連接
硫化氫(H2S)是無色氣體,有特殊的臭味(臭蛋味),易溶于水;比重比空氣大,易積聚在通風不良的城市污水管道、窨井、化糞池、污水池、紙漿池以及其他各類發酵池和蔬菜腌制池等低洼處。硫化氫屬窒息性氣體,是一種強烈的神經毒物。硫化氫濃度在0.4毫克/立方米時,人能明顯嗅到硫化氫的臭味;70~150毫克/立方米時,吸入數分鐘即發生嗅覺疲勞而聞不到臭味,濃度越高嗅覺疲勞越快,越容易使人喪失警惕;超過760毫克/立方米時,短時間內即可發生肺水腫、支氣管炎、肺炎,可能引起生命危險;超過1000毫克/立方米,可致人發生電擊樣死亡。
發生硫化氫中毒后:應使中毒者迅速脫離中毒現場至空氣新鮮處,有條件時給予吸氧,保持呼吸道通暢。保持安靜,臥床休息,注意保暖,嚴密觀察病情變化。針對呼吸、心跳驟停者,立即進行心肺復蘇。對休克者應讓其取平臥位,頭稍低;對昏迷者應及時清除口腔內異物,保持呼吸道通暢,迅速送往醫院搶救。如果遇到有眼部損傷者,應盡快用清水反復沖洗,迅速送往醫院進一步處理。實施救援時,救援人員必須佩戴個人防護器具進入中毒環境,并留有危險區外監護人員,做好一切救護準備,以盡可能地減少人員中毒或傷亡。
上一篇:煤氣泄漏中毒窒息事件
下一篇:爐內電焊未通風 違章作業窒息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