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臨武縣金江鎮鳳凰嶺煤礦“5.24” 煤與瓦斯突出事故

2008-11-24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2007年5月24日9時左右,臨武縣金江鎮鳳凰嶺煤礦+200水平四石門工作面發生一起煤與瓦斯突出事故,造成工作面13名作業人員死亡,省安全生產專家委員會事故技術鑒定組受事故聯合調查組的委托,對這起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進行技術鑒定。通過對事故現場的勘察、詢問有關人員、查閱相關圖紙資料,現就這起煤與瓦斯突出事故作出如下技術鑒定:

  一、礦井基本情況

  一)煤礦概況

  鳳凰嶺煤礦屬合伙企業,于2001年建井,2002年12月建成投產,礦井申辦的采礦許可證、生產許可證確定其生產規模為1.00萬噸/年,2006年實際生產1.5萬噸。

  該礦井位于臨武縣金江鎮木沖村,距臨武縣城15km,距郴州市區72 km,煤礦有簡易公路通鄉村公路,鄉村公路與臨武縣至郴州市省道相連,交通較方便。

  礦井依法取得了“五證一照”,即采礦許可證證號為4300000520153,有效期是2005年3月至2008年3月;安全生產許可證證號為(湘)MK安許證字[2006]1790號,有效期是2006年3月7日至2009年3月7日;生產許可證證號為X181108001Y1,有效期是2005年5月8日至2008年2月29日;礦長蔣田林經長沙安全培訓中心培訓合格,取得了礦長安全資格證,證號為湘煤安字第A050464號,有效期是2005年5月29日至2008年5月29日;礦長資格證,證號:001790,有效期到2009年3月。煤礦2003年9月29日申辦了工商營業執照,注冊號為4300002200646,2005年進行了年度檢驗。

  礦井作業方式為“三.八”制,即三班作業,每班作業時間為8小時。

  二)礦井開采條件

  1、礦井地質特征

  礦井位于大嶺背斜東翼,井田西翼有木沖向斜南端收斂處在井田內通過,南面受F3斷層的影響,礦井內的小斷層和褶曲較發育,主要是傾向褶曲和次一級褶曲較多。

  含煤地質時代屬二迭紀龍潭組,區內共含煤17層,主要可采煤層有2層,即11號煤層和12號煤層,本礦井主采煤層為12號煤層。

  井田地層大致走向SN,傾向SW,傾角20∽70°,地質構造為單斜構造。

  2、煤層及頂底板

  礦井主采12號煤層,該煤層為灰黑色,半亮型,粉末狀,煤層平均厚度為2.58m,傾角20∽70°,煤層中有夾矸。

  偽頂為炭質泥巖,平均厚度2m,直接頂為頁巖或泥巖,平均厚度4-5m;底板為細砂巖或泥巖。

  3、礦井瓦斯

  該礦井2006年瓦斯等級鑒定經省煤炭工業局審批,以湘煤行[2007]24號批復,相對瓦斯涌出量42.8m3/t,二氧化碳40.68 m3/min,鑒定為煤與瓦斯突出礦井。

  三)生產情況

  1、礦井開拓

  礦井采用斜井多水平開拓方式,共有2個可行人井筒,即主井和風井。主井主要功能是進風、提升、行人和管線安裝。主井井口標高+324.0m,落底標高為+123m,井筒傾角28°,主井在+200m標高布置一個甩車道,形成+200水平生產系統。風井井口標高為+346m ,落底標高為+206m。

  由于+123水平在2006年以前開采結束,礦井現在主要生產水平為+200水平,分為南北兩翼布置,事故班,只有+200水平四石門頂板沿煤巷與第二聯絡巷貫通地點垮塌處兩頭作業,相鄰的五石門、六石門沒有作業。

  2、礦井通風

  礦井通風方式為中央并列式,風井安裝了二臺抽風機,主扇風機型號為FBCNo11.2/30,功率30kw,備用扇風機型號為FBCNo11.2,功率15 kw,現場勘察實測主井總進風量604m3/min,總回風巷風量實測997 m3/min。說明該井有多處漏風點,漏風量達393 m3/min。

  +200水平北運輸巷與四石門交叉點安裝了2臺BT52型局部通風機,功率5.5KW,選用Ø300mm阻燃風筒供風,其中1臺供四石門頂板巷,另1臺供四石門第二聯絡巷,供頂板巷的局部通風機在運轉,供第二聯絡巷的局部通風機沒有運轉。

  +200水平北運輸巷距四石門交叉點18m處安裝了2臺BT52型局部通風機,功率5.5KW,選用Ø300mm阻燃風筒供風,其中1臺供五石門工作面,沒有開。另1臺局部通風機供六石門工作面,正在運轉。

  3、礦井安全管理

  設礦長1人,負責煤礦的全面管理工作,設有安全副礦長1人,負責安全、防突管理,生產副礦長2人,負責井下生產施工管理,由臨武縣煤炭局派駐礦技術員1人,負責井下生產技術、一通三防技術管理,各班分別設有值班長1人,負責當班現場安全生產管理及瓦斯檢查工作。

  四)災害防治情況

  1、安全監控系統

  該礦安裝了一套型號為KJ101安全監控系統,江蘇鎮江煤電子有限公司制,配置1個KJ101GPRS聯網數據控制器,1臺三星1610打印機,1臺電腦,1臺液晶顯示器,1個電源箱。監控系統顯示有4個甲烷傳感器傳輸數據,4個甲烷傳感器分別安裝在采煤二工作面、采煤三工作面、掘進工作面、總回風巷。

  2、防突措施設備

  礦井有1臺電煤鉆、有Φ42mm鉆桿9.6m,用于瓦斯預測預報及校檢,有1臺KHYD40型擴孔鉆機,電機功率2.2kw。有Φ100mm擴孔鉆桿10.6m,用于施工防突措施。

  礦井有2臺MD-2瓦斯突出危險性檢測預測預報解吸儀,其中1臺完好,1臺已壞。

  3、瓦斯抽放系統

  該礦在+200水平南北交叉點擺了一臺2S5101-080型瓦斯抽放泵,電機型號YB80-132,功率5.5kw,抽放泵沒有安裝抽放管路,沒有使用。

  4、防突隊伍

  據調查,礦井配備了4名防突人員,負責礦井防突管理和防突措施施工。

  二、事故地點及相鄰區域基本情況

  1、事故地點基本情況

  事故地點是+200水平四石門第二聯絡巷與頂板沿煤巷貫通處。四石門是從+200水平北運輸巷F16號測點開門,石門掘進到30m揭煤,從底板到頂板施工了22m煤門,然后沿煤層頂板和煤層底板分別布置煤順槽,底板沿煤巷施工到7m處做了一個回風天眼貫通+206m回風巷,形成通風系統,在底板沿煤巷18m處布置第一聯絡巷與頂板沿煤巷11m處貫通,聯絡巷長18m,貫通后,從聯絡巷8m處布置一個天眼貫通+206m回風巷,形成通風系統,底板沿煤巷和頂板沿煤巷繼續往前施工,底板沿煤巷施工到34m處布置第二聯絡巷,第二聯絡巷施工到8m處布置一個天眼貫通+206m回風巷,形成通風系統后,再與頂板沿煤巷27m處貫通,第二聯絡巷長14m,根據煤礦實測工程平面圖,頂板沿煤巷沒有超前貫通點5m。

  2、相鄰區域基本情況

  +200水平四石門以北還有2個石門,即+200水平五石門和六石門。

  五石門是從+200水平北運輸巷F19測點進去2m的地點開門,石門長23m,該石門在進去3.5m處布置一條巖上山與+206m標高回風巷貫通,開成通風系統,事故當班沒有施工。

  六石門是從+200水平北運輸巷F22測點處開門,石門已施工長28m,在距石門口14m處已施工2m回風天眼,石門前方工作面揭煤時,工作面已垮塌,事故當班沒有作業。

  三、事故發生及搶救經過

  1、事故前工作面作業情況

  5月19日早班,第二聯絡巷與頂板巷貫通距離相差2m,生產副礦長蔣友生交待當班帶班長,要求只打2個炮眼,震動性放炮貫通,5月19日早班,施工人員實際打了5個炮眼,由于頂板沿煤巷沒有超前貫通點5m,瓦斯釋放不夠,加上打眼裝藥不當,放炮后,貫通地點空棚高達1米多,長達2米多。5月19日中班至21日中班出煤后架棚,由于棚上垮空,架棚后沒有用木垛接頂,5月21日中班臨武縣煤炭局檢查人員到四石門檢查發現“頂板沿煤巷與第二聯絡巷交接處空頂嚴重”的隱患,立即下達了“要求立即加強支護,嚴禁空頂作業” 的整改意見。

  第二聯絡巷與頂板沿煤巷貫通后,煤礦準備回采,考慮開采時瓦斯涌出量大,準備開采前先排放瓦斯,在+206m標高回風巷施工了一條排放瓦斯的巷道,5月21日晚班開工,22日晚班已施工完,排放瓦斯巷長約4m。

  由于貫通地點棚上垮空,架棚后沒有用木垛接頂,加上施工排放瓦斯巷放炮的震動,第二聯絡巷與頂板沿煤巷貫通地點又垮塌,5月23日早班,煤礦安排人員開始在垮塌地點修理出煤,到23日晚班止,3個小班共出煤100多斗(車)。

  2、事故發生經過

  5月24日中班(8∽16點鐘)由值班長羅方平帶領14名作業人員下井,約8點30分鐘來到工作面,值班長羅方平分工,安排舒小平、張家友、黃克興、舒延綠、向昌濟等5人在+200水平四石門頂板沿煤巷修理出煤,另安排賀達光、王康益、王文、肖洪福、陳玉鐵、劉助希、侯啟學等7人在第二聯絡巷修理出煤,賀顯衛和舒和清 2人到+200水平運輸巷推車,羅方平本人值班兼檢查瓦斯。9點鐘左右,四石門頂板沿煤巷出煤1車,第二聯絡巷出煤2車,當2個工作面正在出煤時,原垮塌巷道突然冒頂誘導瓦斯突出,工作面作業人員和值班長羅方平等13人在撤退中瓦斯窒息死亡。推車工賀顯衛推著第3車煤來到井底車場,看到從運輸巷涌來好大的塵霧,也不知發生了什么情況,來到井底車場電話機旁問舒和清是什么事,恰好這時,地面打來電話,要賀顯衛和舒和清到工作面把作業人員喊出來,舒和清說有點頭痛,要賀顯衛去叫,當賀顯衛往里走了5m,就暈倒在地,舒和清看到賀顯衛倒地了,立即給地面打電話說出事了,生產副礦長蔣本義(又叫蔣本利)接到電話后,立即帶領2人下井搶救,在井底車場將賀顯衛和舒和清救出井。

  3、事故搶救情況

  5月24日9點10分左右,蔣本義在地面絞車房附近發現主井井口風流異常,走到井口給抽風機房司機小謝打電話,問抽風機是否正常運轉,小謝說在抽風,蔣本義打電話到井底車場,要賀顯衛和舒和清到工作面把作業人員喊出來,舒和清說有點頭痛,要賀顯衛去叫,當賀顯衛往里走了5m,就暈倒在地,舒和清看到賀顯衛倒地后,立即給地面打電話說出事了,生產副礦長蔣本義接到電話后,立即帶領2人佩戴自救器下井進行搶救,首先在井底車場發現賀顯衛和舒和清倒地,能說話,立即救出井。隨后安全副礦長李文斌、生產副礦長蔣友生下井與另一個生產副礦長蔣本義一起進行搶救,當搶救人員走到+200水平新運輸巷距貫通老運輸10m左右的地點,發現羅方平和賀達光2人倒地,已遇難。繼續往里走,走到四石門反向風門外發現1人倒地,頭朝外俯臥,已遇難,在反向風門中間又發現1人俯臥倒地,已遇難,進入四石門頂板沿煤巷發現2名俯臥倒地,已遇難,四石門底板沿煤巷風障后發現2人頭朝外俯臥倒地,已遇難,相距15m又發現2人頭朝外俯臥倒地,已遇難,到第二聯絡巷搜索,沒有發現人,過一會兒搶救人員上來了,經詢問事故幸存者舒和清,說井下還有人沒有出來,安全副礦長李文斌、生產副礦長蔣友生、蔣本利又再次下井繼續尋找,約晚上11點鐘左右,在四石門頂板沿煤巷垮塌處的煤堆下找到了3名遇難者的尸體, 至此,搶救工作結束。

  四、現場勘察與分析

  1、勘察時間:

  2007年5月25日10點10分至21點30分。

  2、現場勘察情況:

  1)勘查路線:

  主斜井→+200水平井底→+200水平石門→+200水平新改運輸巷→+200水平運輸巷→+200水平四石門→事故地點→返回+200水平運輸巷→+200水平五石門→+200水平六石門→返回+200水平運輸巷→+200水平井底→主斜井→返回地面。

  2)勘察情況:

  ①通風情況

  主井進風,經實測礦井總進風量604m3/min。

  現場勘察的通風路線是:主井→+200水平井底→+200水平新改運輸巷→+200水平運輸巷→+200水平四石門→四石門頂板巷→聯絡巷→回風天眼→+206標高回風巷。

  主井→+200水平井底→+200水平新改運輸巷→+200水平運輸巷→+200水平五石門→回風巖上山→+206標高回風巷。

  +200水平北運輸巷與四石門交叉點安裝了2臺BT52型局部通風機,功率5.5KW,選用Ø300mm阻燃風筒供風,其中1臺供四石門頂板巷,另1臺供四石門底板聯絡巷,供頂板巷的局部通風機在運轉,供聯絡巷的局部通風機沒有運轉。

  +200水平北運輸巷距四石門交叉點18m處安裝了2臺BT52型局部通風機,功率5.5KW,選用Ø300mm阻燃風筒供風,其中1臺供五石門工作面,沒有開。另1臺局部通風機供六石門工作面,正在運轉。

  ②通風設施

  +200水平北二石門、北三石門進去5m處設有密閉,四石門進去8m設有一組反向風門,反向風門間距4m。

  ③甲烷傳感器安裝情況

  +200水平北運輸巷距三石門1m處有1臺KJF19型監控儀主機,四石門與+206m回風巷的聯絡上山口安裝一個KJ01-45型甲烷傳感器,四石門頂板沿煤巷距垮塌處8m安裝一個KJ01-45型甲烷傳感器,四石門底板巷距垮塌處10m安裝一個KJ01-45型甲烷傳感器,3處甲烷傳感器均斷電,沒有顯示瓦斯濃度。

  ④瓦斯抽放情況

  +200水平一石門口安裝1臺2S5101-D80瓦斯抽放泵,電機型號YB80-132,功率5.5kw,沒有安裝瓦斯抽放管,也沒有接上電源。

  ⑤防突措施工具

  +200水平四石門底板第二聯絡巷距垮塌處2m有1臺電煤鉆,四石門底板巷在第一聯絡巷開門處有1臺KHYD40型擴孔鉆機,電機功率2.2kw。四石門3處地上放有Φ42mm鉆桿9.6m,2處地上放有Φ100mm擴孔鉆桿10.6m。

  ⑥支護情況

  四石門巖巷段大部分為裸體巷,靠近煤巷段為梯形木棚支護,四石門煤巷全部為梯形木棚支護,規格為:上寬1.4m,下寬2.7m,凈高1.82m,除四石門頂板沿煤巷與第二聯絡巷靠近垮塌處看到一架棚梁垮落,后路其它支架沒有明顯破壞,有3架棚子有斷梁折柱。

  ⑦瓦斯檢查情況

  由隨技術專家組現場勘察的救護隊員檢查瓦斯,四石門反向風門處檢查CH4為0%,四石門頂板沿煤巷第一聯絡巷開門處檢查CH4為0.1%,四石門頂板沿煤巷垮塌處檢查CH4為0.5%,四石門第一聯絡巷回風天眼下檢查CH4為2.8%,四石門底板沿煤巷檢查CH4為2.8%,四石門第二聯絡巷垮塌處檢查CH4為3.1%。

  ⑧垮塌地點描述

  四石門頂板沿煤巷垮塌處有煤,堆積到棚頂,自然堆積狀,堆積傾角約50°,垮落的煤堆分選性不明顯,巷道底板有少量的粉煤,支架棚梁上粉煤灰極少,距該垮塌處2m處有1個礦車,礦車里有約200kg的煤,礦車里還有2個撮箕,礦車旁有1個扒子,從礦車前后的鋼軌看,沒有明顯的移動。

  四石門第二聯絡巷垮塌處有煤,堆積到棚頂,堆積狀態自然,沒有明顯的拋物線,堆積傾角約40°,垮落的煤堆有分選性,巷道后路底板有一層較薄的粉煤,靠近垮塌處支架棚梁上有少量粉煤灰,距該垮塌處2.5m處有1個礦車,礦車里有約300kg的煤,礦車旁有2個撮箕,有1個扒子,從礦車前后的鋼軌看,沒有明顯的移動。

  ⑨其它

  +200水平運輸巷距一石門5m處設一個避難硐室,距四石門18m處設一個避難硐室,但設施不齊全。

  3、井下相鄰區域勘察情況

  +200水平四石門相鄰區域的采掘工作面有五石門和六石門,現場勘察看到:+200水平五石門里面已打柵欄,外面是巖石上山,沒有煤與瓦斯突出跡象。六石門距石門口14m正布置回風天眼,天眼下沒有堆積煤,棚上沒有冒落空洞,石門前方工作面揭煤后已垮塌,從垮落的煤矸看,垮落的時間較長。

  五、事故基本要素認定及依據

  1、事故發生時間的認定

  據對事故幸存者賀顯衛的調查,推車工賀顯衛9點鐘左右推著工作面出的第3車煤來到井底車場,看到從+200運輸巷涌來好大的煙霧,隨后不久就暈倒在地。據對生產副礦長蔣本利調查,他在地面絞車房附近發現主井井口風流異常是9點10分左右。查閱安全監控系統,系統只儲存有5月23日傳輸的甲烷濃度數據。因此,根據對當事人賀顯衛和蔣本利的調查,看到的井下風流反向時間基本一致。

  因此,認定這起事故發生的時間是2007年5月24日9點鐘。

  2、事故地點的認定

  +200水平北翼有三個采掘地點,根據現場勘察和對有關人員的調查了解,對三個采掘地點逐一進行排查,排查的主要事實有:

  ①據對有關人員的調查,事故當班+200水平五石門和六石門均沒有安排作業人員作業。

  ②事故后,專家組對+200水平五石門和六石門進行了現場勘察,現場看到:+200水平五石門里面已打柵欄,外面是巖石上山,沒有煤與瓦斯突出跡象。六石門距石門口14m正布置回風天眼,天眼下沒有堆積煤,棚上沒有冒落空洞,石門前方工作面揭煤后已垮塌,從垮落的煤矸看,垮落的時間較長。根據現場勘察情況,發生事故地點不是+200水平五石門和六石門。

  ③四石門頂板沿煤巷與第二聯絡巷貫通地點垮塌,根據煤礦實測工程圖和現場實測巷道,頂板沿煤巷垮塌4m,第二聯絡巷也垮塌4m,從一個垮塌地點兩處巷道現場勘察看到,四石門頂板沿煤巷垮塌地點有煤,堆積到棚頂,自然堆積狀,堆積傾角約50°,垮落的煤堆分選性不明顯,巷道底板有少量的粉煤,支架棚梁粉煤灰極少,距該垮塌處2m處有1個礦車,礦車里有約200kg的煤,礦車里還有2個撮箕,礦車旁有1個扒子,從礦車前后的鋼軌看,沒有明顯的移動。再到第二聯絡巷勘察,發現第二聯絡巷垮塌地點有煤,堆積到棚頂,堆積狀態自然,沒有明顯的拋物線,堆積傾角約40°,垮落的煤堆有分選性,巷道后路底板有一層較薄的粉煤,靠近垮塌處支架棚梁上有少量粉煤灰,距該垮塌處2.5m處有1個礦車,礦車里有約300kg的煤,礦車旁有2個撮箕,有1個扒子,從礦車前后的鋼軌看,沒有明顯的移動。

  綜合分析,四石門頂板沿煤巷與第二聯絡巷貫通地點垮塌處有煤與瓦斯突出的特征,因此,認定事故地點是四石門頂板沿煤巷與第二聯絡巷貫通地點。(突出地點示意圖)

  3、事故死亡人數的認定

  根據專家組的調查了解和臨武縣人民政府《關于重新核實臨武縣金江鎮鳳凰嶺煤礦“5.24”瓦斯突出事故的情況匯報》,核實事故死亡人數為13人,死亡人員基本情況如下:

姓名

性別

年齡

工種

住址

羅方平

44

帶班長

臨武縣大沖鄉柳塘村

賀達光

39

大工

溆浦縣兩個坪鎮荷花村六組

王康益

48

小工

新化縣西河鎮烏山村

王文

24

小工

新化縣西河鎮寨前居委會

肖洪福

37

小工

新化縣西河鎮鐵石村

陳玉鐵

37

小工

新化縣天門鄉高田村

劉助希

46

小工

新化縣西河鎮段家村

舒小平

47

大工

溆浦縣中都鄉毛坡頭村五組

張家友

36

小工

溆浦縣中都鄉毛坡頭村五組

黃克興

38

小工

溆浦縣龍王江鄉白竹坪村五組

舒延綠

44

小工

溆浦縣龍王江鄉白竹坪村五組

向昌濟

36

小工

溆浦縣中都鄉中聯村

侯啟學

52

大工

沅陵縣借母溪鄉曹家村溶里組

  其人員遇難地點分別是:+200水平新運輸巷距貫通老運輸10m左右的地點處發現2名遇難者尸體,在四石門反向風門處發現2名遇難者尸體,四石門頂板沿煤巷發現2名俯臥倒地,四石門底板沿煤巷風障后發現2人相距15m又發現2人,在四石門頂板沿煤巷垮塌的煤堆中找到3名遇難者尸體。(見傷亡人員分布示意圖)

  因此,認定這起事故死亡人數為13人。

  4、事故類別的認定

  根據事故現場勘察情況和事故后對有關人員的調查,綜合分析,認為這起事故具有煤與瓦斯突出特征:

  ①第二聯絡巷垮塌處煤堆有分選性,巷道后路底板有一層較薄的粉煤,靠近垮塌處支架棚梁上有少量粉煤灰。

  ②頂板沿煤巷和第二聯絡巷在貫通處各垮塌巷道長達4m。

  ③事故發生時,推車工賀顯衛在+200水平井底車場看到從運輸巷涌出好大塵霧。據對生產副礦長蔣本利的調查,他在地面絞車房附近發現主井井口風流異常,證實發生事故時井下風流反向。

  ④事故發生時有大量瓦斯涌出,事故發生的瞬間,涌出大量瓦斯造成井下風流反向,瓦斯逆流到+200水平井底車場,推車工賀顯衛在井底車場因瓦斯窒息暈倒,根據臨武縣礦山救護隊于5月24日18時對事故現場的偵察報告,+200水平四石門第一聯絡巷口CH4濃度達30%。

  ⑤遇難者均為窒息死亡。

  根據以上特征,綜合分析,這是一起因煤體大面積垮塌誘導煤與瓦斯突出。

  因此,認定事故類別為煤與瓦斯突出。

  5、煤與瓦斯突出量

  ①突出煤量

  根據四石門頂板沿煤巷與第二聯絡巷貫通地點垮塌處現場勘察,第二聯絡巷垮塌4m,頂板沿煤巷垮塌4m,誘導煤與瓦斯突出后,垮落的煤將巷道全部充填至棚頂,現場測定的支架規格上凈寬1.4m,下凈寬2.7m,凈高1.82m,凈斷面為:(1.4+2.7)×1.82÷2=3.73m2

  其突出煤量:3.73×8×1.5= 44.76噸。

  認定其突出煤量為44.76噸。

  ②瓦斯涌出量

  煤與瓦斯突出后,通風斷面減少,風量相對會減少,據現場勘察時測定,礦井總進風量604 m3/min,救護人員18點30分左右到+200水平運輸巷F點(羅方平和賀達光遇難點)時瓦斯濃度為0.2%,煤與瓦斯突出時,其瓦斯濃度可達到20%,其濃度的瓦斯由604 m3/min風量將其帶走降低到0.2%,因此,按20%瓦斯濃度均勻遞減,60分鐘遞減梯度為2.1%,采用等差數列求和公式Sn=n(a1+an)/2,取事故后,+200水平運輸巷F點(羅方平和賀達光遇難點)總進風量為604m3/min,求出其瓦斯突出量為5795.3m3。

  因此,認定這起瓦斯突出量為5795.3 m3。

  六、事故直接原因

  根據事故現場勘察情況和事故后對有關人員的調查,初步分析認為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1、四石門煤巷工作面處在地質變化帶內,煤層結構復雜,煤層變厚變松,煤層透氣性較差,煤層賦存瓦斯含量大,開采第一分層時,瓦斯涌出量大。

  2、+200水平四石門頂板沿煤巷與第二聯絡巷貫通時,由于頂板沿煤巷沒有超前貫通點5m,瓦斯排放不夠,加上打眼裝藥不當,貫通地點放炮后空棚高達1米多,長達2米多,且未及時支護,也未用木垛接頂,在施工206m標高的排放瓦斯巷接近頂板沿煤巷與第二聯絡巷貫通地點棚頂時,放炮后產生的震動造成貫通地點原空棚處垮塌,垮塌后沒有及時進行處理,連續3個班違章在垮塌處出煤100多斗(車),致使垮塌后形成空頂與排放瓦斯巷連通,形成一個較大的空頂區,當5月24日中班(8∽16點鐘)再次出煤時,空頂面積再次擴大,空頂周邊煤層失去平衡,煤層再次垮塌時誘導了煤與瓦斯突出。

  3、瓦斯突出后,瞬間涌出的大量瓦斯造成礦井通風系統風流反向,大量瓦斯迅速逆流到+200水平運輸巷及主斜井,致使第二聯絡巷7名作業人員、頂板沿煤巷2名作業人員和值班長羅方平在撤退中瓦斯窒息死亡,頂板沿煤巷3名作業人員當場被垮落的煤埋住后瓦斯窒息死亡,在+200水平井底車場的賀顯衛和舒和清二人輕度受傷。

  七、結論

  通過對事故直接原因的分析,專家組認為這是一起因局部地質變化煤層變厚變松,沒有及時采取有效的防止煤體垮塌冒頂措施,導致煤體大面積垮塌,誘導煤與瓦斯突出事故。

  八、建議

  1、嚴格按煤與瓦斯突出礦井管理,嚴格執行“四位一體”的防突措施,特別要培訓一支合格的專業防突隊伍,進行預測預報。

  2、完善礦井安全監控系統,配齊各類傳感器。傳感器的設置數量、設置位置必須符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方山县| 阳高县| 抚远县| 德令哈市| 聂拉木县| 治多县| 汝阳县| 丹棱县| 威宁| 勃利县| 齐齐哈尔市| 天长市| 来凤县| 惠水县| 商南县| 河西区| 古蔺县| 姚安县| 洛扎县| 会宁县| 新竹县| 历史| 邯郸县| 宣化县| 遂昌县| 辽阳市| 武乡县| 乌鲁木齐市| 二连浩特市| 确山县| 池州市| 鹤岗市| 双江| 民勤县| 东阿县| 金湖县| 扎兰屯市| 龙胜| 龙陵县| 汝阳县| 英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