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漣源市安平鎮新萬三礦“5.30”煤與瓦斯突出事故

2008-11-24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2007年5月30日,漣源市安平鎮新萬三礦(煤礦)發生一起較大煤與瓦斯突出事故,造成6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200.4萬元。

  一、事故概況

  ⒈企業名稱:漣源市安平鎮新萬三礦。

  ⒉企業性質:合伙企業。

  ⒊事故時間:2007年5月30日3時05分。

  ⒋事故地點:5152超前機巷掘進工作面

  ⒌事故類別:煤與瓦斯突出(突出煤矸680t,瓦斯60000m3)。

  ⒍事故傷亡情況:死亡6人。

  ⒎直接經濟損失:200.4萬元。

  二、事故單位概況

  ㈠煤礦概況

  新萬三礦位于漣源市安平鎮新萬村境內,距漣源市城區14Km。該礦始建于1987年,1991年投產,由吳陽春、李交龍等15人投資開辦。2005年3月9日起,由李交龍個人承包經營,承包期6年,每年繳納承包費120萬元。

  承包人李交龍負責煤炭銷售和對外協調。聘請吳克雄任礦長,負責礦井全面管理;龍順元任生產副礦長,主管井下生產;吳顯祥任安全副礦長兼防突值班長,主管安全和防突工作;金旭軍任技術員,主管技術工作。下設2名生產值班長和2名瓦斯檢查員,負責生產班安全生產管理與瓦斯檢查。煤礦在冊職工80人。

  ㈡礦井基本情況

  新萬三礦屬合法煤礦:采礦許可證有效期至2007年12月,煤炭生產許可證有效期至2007年12月30日,安全生產許可證有效期至2008年11月28日,工商營業執照注冊法定代表人是吳陽春,正在申請變更。礦長吳克雄的礦長資格證有效期至2007年10月,礦長安全資格證有效期至2008年12月16日。

  礦井設計和核定生產能力2萬t/a,2006年實際產煤2.0萬t,2007年至事故前產煤0.5萬t。

  礦井位于渣渡礦區東段梨子灣井田,開采測水組煤層,共含煤5層,其中5煤層可采,3煤層局部可采。5煤層結構簡單,較穩定,平均厚1.5m,屬黑灰至黑色粒狀結構粉煤。礦井開采金盤侖斷層下盤煤層,呈一單斜構造,傾角170~250,次級構造以小斷層為主,構造類型為中等。

  礦井相對瓦斯涌出量43.7m3/t,為煤與瓦斯突出礦井,2002年至2005年底共發生煤與瓦斯突出20次,平均突出強度56t,最大突出強度198t。煤層無自燃發火傾向,煤塵無爆炸危險。

  礦井采用斜井開拓,分二個水平開采。第一水平(+170m以上)己開采完畢,第二水平(+25m~+170m)+50m標高以上區段已采完,現開采+25m~+50m區段5煤層。該區段分南北兩翼布置,沿走向130m范圍內共布置2個回采工作面(5151工作面、5152工作面)和4個掘進工作面(5151超前機巷、5152超前機巷,+25 m北運巷、+25m南運巷)。

  生產水平采用前進式開采布置,通過預掘底板運巷、超前機、風巷和每30~40m預掘底板石門,形成局部后退式采煤工作面。采煤方法為壁式回采、木支護,爆破落煤,全部陷落法管理頂板。掘進工藝為煤電鉆打眼、爆破落煤,木支護。

  礦井采用“三八”工作制度,即:晚班0時~8時,早班8時~16時,中班16時~24時。2個煤巷掘進工作面和兩個回采工作面均互為備用,1個采煤(掘進),則另1個排放卸壓瓦斯。

  礦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風。風井安裝二臺YBK系列風機,礦井總進風量827m3/min,總回風量839m3/min。+25m~+50m區段布置的4個掘進工作面都沒有獨立通風系統,其回風串入回采工作面進風流中。

  新萬三礦成立了防突領導小組,由礦長任組長,安全副礦長、生產副礦長、技術員任副組長,配備專職防突工6人。礦井配備了MD-2型瓦斯解吸儀和防突煤電鉆,采掘工作面不進行突出危險性預測預報,直接采用超前鉆孔局部防突措施,用鉆屑指標法進行防突措施效果檢驗。

  建立了井下移動式瓦斯抽放系統, 2007年3~4月分別對5152、5151回采工作面上段進行過煤層瓦斯抽放,抽放時間各半個月。建立了KJ90型礦井安全監控系統,配備甲烷傳感器11個,安裝在各采掘工作面及其回風流中。

  +25m水平主石門和南、北兩翼石門進風流中各設置1組防突反向風門。+25m水平主石門和北運巷各設置1個避災硐室,其中+25m北運巷避災硐室墻厚只0.5m,硐室與+25m北運巷斜交45°,硐室內有電話、壓風管、水管、自救器等,有向外開啟的隔離門。

  ㈢事故地點概況

  事故發生在5152超前機巷掘進工作面。5152超前機巷沿5煤層掘進,巷高1.8m,采用梯形木支護。5煤層傾角25°,煤斗口開門處煤厚1.8~2.0m,工作面煤厚2.5m且前方煤體呈增厚趨勢。至事故時,5152超前機巷超前5152工作面切眼20m,距離煤斗口6m。

  5152超前機巷掘進前沒有進行瓦斯抽放,掘進時采用超前鉆孔局部防突措施,孔徑φ75mm,孔數12~14個,孔深10m。2007年5月10日,5152超前機巷從一石門煤斗上開門,至事故前,掘進6m,共實施超前鉆孔局部防突措施7次,防突措施效果檢驗7次,效檢結果均無突出危險,每次措施循環后允許掘進距離均為1m。5月27日晚班實施第7次超前鉆孔局部防突措施,孔深10m、鉆數14個,5月29日中班經校檢無突出危險后,掘進1.0m。

  ㈣安全監察監管情況

  漣源市煤炭工業管理局設立安平鎮煤炭安全監察站,負責安平鎮合法煤礦日常安全監管。安平鎮人民政府設立安監站,負責安平鎮所有企業的綜合監管和非法煤礦的查處。

  2007年1月11日,湖南煤礦安全監察局婁底監察分局監察執法時指出新萬三礦存在“前進式開采、串通通風、沒有瓦斯抽放、綜合防突措施不到位”等事故隱患,責令其限期2個月內改正并行政處罰1萬元。

  2007年以來,漣源市煤炭工業管理局先后13次對新萬三礦進行安全檢查,共計發現包括“前進式開采、串通通風、沒有進行瓦斯抽放、瓦斯超限作業、綜合防突措施不到位”在內的事故隱患80個,分別作出了限期整改、停止作業或經濟處罰等處理決定。

  2007年4月30日,漣源市煤炭工業管理局針對新萬三礦等18處煤礦存在重大安全隱患且不落實監管指令,下發了《關于煤礦安全生產情況的通報》,責令制訂切實可行的整改方案立即進行整改。

  三、事故發生及搶救經過

  5月30日晚班(0時~8時),全礦12人下井,其中:5152超前機巷4人、5151工作面2人分別實施防突措施,+25m南、北運巷出矸各2人,+170m暗斜井絞車司機1人,由安全副礦長兼值班長吳顯祥帶班。

  0點50分,安全副礦長兼值班長吳顯祥與防突組長吳建清、防突工金旭文、吳名禮、吳術文共5人到達5152超前機巷,并從工作面右下幫開始打1#鉆孔。

  1時30分,1#鉆孔打到9.9m時噴孔,甲烷傳感器報警并斷電,工作面風流中瓦斯濃度達16%,噴出煤量10kg,吳顯祥等5人往外撤退至南一石門。5分鐘后,停止噴孔,瓦斯濃度降至1%以下,經人工復電進入工作面繼續打鉆。

  3時03分,防突人員施工5#鉆孔(位于巷道中部,離巷底0.4m)至9.6m時發生再次噴孔,并伴有“咝咝”的響聲。吳顯祥等5人立即撤到南一石門風門處,等了半分鐘,聲音越來越大,能聽到噴出的煤打到風筒上“沙沙”的聲音,防突工金旭文立即大喊:“快跑”。吳顯祥與另3名防突工首先往外跑去。

  吳顯祥等4人跑到+25m主石門岔道口時,遇到+25m南運巷出矸的吳長權等2人推空車過來,吳顯祥對他倆說:“快跑!我們到北邊去撤人”,隨即,吳顯祥等4人往北運巷去了。

  吳長權等2人撤到+25m車場避災硐室內,跑在后面的防突工金旭文也進入到了該硐室內。撤退途中,金旭文隨手關閉了南一石門中防突反向風門。金旭文進入避災硐室內后,立即打電話向地面報告,說:“噴孔了!噴孔了!”剛放下電話,聽到一聲大響,發生了煤與瓦斯突出。

  +25m北運巷內吳茂康和吳民主正在出矸裝車,突然聽到一聲大響,立即往外跑,跑了20m時,感到閉氣,又跑回,在距工作面4m處臥倒,等待營救。倆人的自救器掛在工作面,沒有佩戴。

  事故發生后,生產副礦長龍順元、技術員金旭軍及電工3人立即開啟了地面壓風機并下井搶救。龍順元等3人到達+25m車場后從避災硐室內把金旭文等3人叫了出來。隨后,龍順元等6人從風巷進入5151工作面搜救,在距上出口18m處看到吳四平、吳慶才倒在地上,已死亡,倆人的自救器掛在身旁10m處支架上。搜尋至+25m北三石門口時聽到呼救聲,立即進入+25m北運巷將臥倒在地的吳茂康、吳民主救出并一起撤退升井。

  漣源市人民政府接到事故報告后,市委書記余明庭等主要領導立即率相關部門負責人趕到現場,組織事故搶救,并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副市長趙軍任指揮長的事故搶救指揮部。

  搶救人員首先將5152工作面遇難2人運送出井。隨后,經恢復井下通風系統,清理突出煤矸,至5月31日5時,在+25m北運巷避災硐室內外發現煤矸淹埋的吳顯祥等4人,己死亡。其中1人在硐室門外被埋,1人被埋在隔離門處,2人在硐室內被煤掩埋。至此,事故搶救結束。

  在開展事故搶救的同時,漣源市和安平鎮人民政府做了大量善后工作,礦區穩定。

  四、人員傷亡及直接經濟損失

  本次事故共造成6人死亡(詳見附件3),直接經濟損失200.4萬元(詳見附件4)。事故時突出煤矸680t,煤矸堆積巷道220m,涌出瓦斯60000m3。

  五、事故原因及性質

  ㈠事故直接原因

  ⒈礦井開采5煤層具有嚴重的煤與瓦斯突出危險。5152超前機巷前方煤層增厚,又處于5152回采工作面采動超前應力影響范圍內,加大了煤與瓦斯突出危險。沒有進行瓦斯抽放,超前鉆孔局部防突措施卸壓范圍有限,鉆孔卸壓范圍外煤體突出危險性沒有消除。

  ⒉實施防突鉆孔時出現噴孔和瓦斯超限等突出預兆,沒有停止當班作業,導致新施工鉆孔時再次發生嚴重噴孔并誘發煤與瓦斯突出。作業人員冒險救人,致使救人途中被掩埋傷亡,逆流高濃度瓦斯導致其它工作面人員傷亡。

  ㈡事故間接原因

  ⒈對實施局部防突措施時可能誘導防突鉆孔控制范圍外煤層突出的危險性認識不足,沒有認真分析現有局部防突技術措施的防突效果,沒有采取預防噴孔誘導突出的安全措施。

  ⒉未嚴格執行“四位一體”綜合防突措施。5152超前機巷掘進前沒有預抽煤層瓦斯,采用超前鉆孔局部防突措施控制范圍有限,高密度重復采用超前鉆孔反而降低了超前保護煤柱強度;+25m北運巷避災硐室隔離門與墻體嵌合強度不夠且斜對沖動波方向,導致防突反向風門和避災硐室隔離門被突出動力推倒,造成事故的擴大。

  ⒊采掘布置不合理,生產管理混亂。違規采用前進式開采布置,雖形成了局部后退式回采工作面,但5152超前機巷仍處于5152回采工作面采動超前應力影響范圍內,增大了煤層突出危險性;+25m水平沿走向僅130m范圍內布置6個采掘工作面,多頭同時作業且沒有獨立通風系統,抗災能力低。

  ⒋監管指令落實不到位。各級安全監察監管部門反復指出新萬三礦存在通風系統不完善、前進式開采、瓦斯抽放不到位、防突措施執行差等重大事故隱患并限期整改,但至事故發生,上述事故隱患依然存在。漣源市煤炭工業管理局對新萬三礦事故隱患督促整改力度不夠,對其長期存在重大事故隱患沒有督促其整改到位。

  ⒌安全管理人員配備不齊,安全教育培訓不到位。新萬三礦沒有配備專職安全副礦長、專職安全員和瓦斯檢查員。吳顯強只取得瓦斯檢查員操作資格證任職安全副礦長兼防突值班長。作業人員安全意識淡薄,安全知識缺乏,對突出預兆和災變時避災線路掌握不夠,自救、互救能力差。

  ㈢ 事故性質

  經調查認定,本次事故是一起責任事故。

  六、防范措施

  漣源市人民政府及煤礦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要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監管工作,督促全市煤礦企業認真吸取“5•30”事故教訓。

  ㈠督促煤礦企業認真開展瓦斯治理整頓。突出嚴重礦井必須將瓦斯抽放做為防治突出的主要措施,嚴格執行“先抽后采、先抽后掘”的瓦斯防治規定;突出煤層嚴禁采用前進式采煤方法,回采工作面機、風巷必須預掘至設計邊界后方可開切眼進行回采,在突出危險煤層中打鉆時還必須采取預防噴孔誘導突出的安全措施;規范采掘布置和生產管理,嚴禁采掘頭面集中布置和集中生產,完善礦井通風系統,保證通風、防突安全設施的建筑質量,提高礦井抗災能力。

  凡瓦斯抽放不到位、突出煤層采用前進式開采或局部后退式開采的突出礦井必須立即停產整改。

  ㈡強化煤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采取強制措施督促煤礦企業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各項安全制度,完善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必須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加強對職工安全教育培訓,提高職工自救、互救能力;煤礦企業必須落實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和報告制度,發現存在重大隱患,要立即停止生產并及時報告。

  ㈢加大安全監管和技術指導力度。發現煤礦存在重大事故隱患,必須依照《國務院關于預防煤礦生產安全事故的特別規定》要求暫扣其相關證照,責令停產整頓,凡重大事故隱患經提出后長期不整改、停產整頓期間非法組織生產的要依法關閉到位。加強對突出礦井的技術指導。建議聘請瓦斯防治專門機構專家對突出煤層采場應力影響范圍及突出的相關指標進行考察,對煤層突出臨界值指標進行實際測定,實行“一井一策”,指導礦井制訂和實施瓦斯集中整治方案。

  ㈣進一步加大煤礦整頓關閉力度。對不執行煤礦監管監察指令,擅自違法組織生產造成較大及以上事故的礦井、年生產能力在3萬噸以下的煤與瓦斯突出礦井應當列入重點關閉對象。建議對渣渡礦區東段所有礦井的突出危險性進行專家論證,對突出災害嚴重,現有技術條件下難以有效防治的礦井也應列入重點關閉對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中市| 集贤县| 大方县| 黎川县| 育儿| 宁明县| 呈贡县| 黑河市| 天柱县| 治多县| 禹城市| 辉南县| 江都市| 墨竹工卡县| 濮阳市| 屏边| 响水县| 萍乡市| 婺源县| 新沂市| 桐庐县| 法库县| 汽车| 桃园县| 镇宁| 横山县| 壤塘县| 云安县| 文登市| 晋城| 油尖旺区| 清苑县| 拉萨市| 澳门| 承德县| 亚东县| 遂宁市| 泰顺县| 洱源县| 江门市| 青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