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漣源市安平鎮新萬三礦“5.30”煤與瓦斯突出事故技術鑒定報告

2009-04-10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2007年5月30日3時05分,漣源市安平鎮新萬三礦5152超前機巷施工排放鉆孔時,發生一起煤與瓦斯突出事故,造成6人死亡。受事故調查組的委托,由湖南省安全生產專家委員會指派李光明、朱憲、林親賢、熊學仁組成技術鑒定組對本次煤與瓦斯突出事故進行技術鑒定。在對事故相關人員、資料進行調查了解和現場勘察后,就事故直接原因進行了分析。現對本次事故直接原因提出如下鑒定意見。

  一、礦井基本情況

  新萬三礦位于漣源市安平鎮新萬村,距安平鎮0.5km, 距漣源市14km,礦區有專用公路與鎮相通。 1987年建井,1991年投產,2005年核定生產能力3萬t/a,實際生產能力3萬t/a左右。該礦屬集體股份制企業,為證照齊全礦井。  

   1、礦井地質情況

  礦井位于晏家鋪向斜東南翼渣渡礦區東段南部51線,地層走向北東—南西,傾向北西,傾角25°,呈單斜構造。礦井開采煤層位于石碳系測水組下段,測水組下段共含煤五層。由上而下分別命名為2、3、4、5、6煤層,其中3煤、5煤為可采煤層,3煤層受金盤侖斷層控制,局部可采,其它煤層不可采。

  5煤層結構簡單,較穩定,厚度平均1.5m,屬黑灰至黑色粒狀結構粉煤,鏡面發育,以亮煤及鏡煤為主。

  3煤層為粒狀復雜結構,煤質軟,局部夾有泥巖及碳質泥夾矸,平均煤厚1.8m,大部分被金盤侖斷層斷失,局部保留。煤層不穩定,厚度變化大。

  5煤層直接頂板為粉砂質泥巖,黑灰色,薄層狀,一般厚5m;老頂為薄至中厚層狀石英砂巖。底板為黑色泥巖及砂質泥巖。

  礦井開采金盤侖斷層下盤煤層。金盤侖斷層為一區域性層滑斷裂,走向北東~南西,傾向北西,傾角200左右,略小于地層傾角,造成3煤層及以上部分地層缺失。

  金盤侖斷層下盤地層呈一單斜構造,走向北東~南西,傾向北西,傾角170~250,次級構造以小斷層為主,構造類型為中等。

  2、礦井瓦斯及通風情況

  礦井為煤與瓦斯突出礦井,有嚴重的煤與瓦斯突出危險。2002年至2005年底共發生煤與瓦斯突出20次(2006年至本次事故前沒有發生煤與瓦斯突出),平均突出強度56噸,最大突出強度198噸。2006年瓦斯等級鑒定,礦井相對瓦斯涌出量43.7m3/t。煤層無自然發火危險,煤塵無爆炸危險。

  礦井采用中央邊界式通風系統,抽出式通風。風井安裝有YBK56-4№11型主通風機一臺,電機功率30kw。備用通風機為YBK56-4№12型,電機功率為45kw。2007年5月15日礦井實測總進風量為827m3/min,總回風量為839m3/min。

  3、礦井開采情況

  礦井采用斜井開拓。主斜井布置于5煤底板,井口標高為+235m,落底標高為+146.2m;暗斜井落底標高為+25m,布置在5煤底板巖層中。開采時利用斜井分區段沿5煤層底板布置兩翼底板運巷。回采工作面采用前進式開采,回采中機風巷預先貫通超前石門,形成局部后退。在底板運巷中每隔30~40m布置石門,先沿5煤層掘進工作面機、風巷,再掘聯絡下山與石門貫通。目前上部水平已開采完畢,現開采+25m~+50m的5煤層。+25m水平有5151、5152兩個回采工作面;5151、5152兩條超前機巷,南、北兩條底板運輸巷,共四個掘進工作面。

  礦井采用“三八”工作制。早班(8:00~16:00)、中班(16:00~24:00)、晚班(次日0:00~8:00)。早班、中班生產,晚班實施超前鉆孔局部防突措施。兩個煤巷掘進工作面和兩個回采工作面均互為備用,一個采煤(掘進),另一個排放卸壓瓦斯。

  二、礦井和5152超前機巷防突措施基本情況

  1、礦井防突基本情況

  礦井有防突領導小組,由礦長、技術負責人、生產副礦長、防突兼安全副礦長組成。礦井有專門防突機構和人員,配備專職技術人員1人,編制礦井防治煤與瓦斯突出措施,負責防突技術管理。配備安全副礦長兼防突值班長1人、防突組長1人、防突工6人。防突工負責突出危險性預測、措施效果檢驗、排放鉆孔施工,另有專職人員負責防突頭、面生產炮眼施工和放出班炮。安全副礦長兼防突值班長負責防突現場監督管理。礦井有防突施工現場記錄、臺帳和允許掘進通知單。突出危險性預測和防突措施效果檢驗使用MD-2型瓦斯解吸儀,采用鉆屑指標法,測定△h2值和鉆屑量兩項指標。煤巷掘進和回采工作面防突措施選用∮42--75mm小孔密排。井下建有避災硐室和反向風門,采用全井撤人,地面放炮。

  礦井建有井下移動式瓦斯抽放系統,配備ZB1101-OBD4型液壓式真空抽放泵一臺。現抽放泵站設在+50m車場,于今年3、4月份分別從上風巷向下打孔對5152、5151回采工作面上段進行過本煤層抽放。+25m水平沒有進行機巷條帶瓦斯抽放。

  礦井安裝有瓦斯監測系統。

  2、5152超前機巷防突措施實施情況

  5152超前機巷編制有作業規程、防突措施。防突措施規定:防突措施選用密集排放,當密集排放措施達不到預期效果時,采取預抽瓦斯措施。密集排放設計孔深不小于10m,設計孔數為:當孔徑為42mm的鉆孔時,6~8個/m2;當孔徑為60~75mm時,鉆孔3~4個/m2,鉆孔呈雙排或多排布置。控制范圍:上方不小于4m,下方不小于3m。突出危險臨界值為:△h2<200Pa, Smax<6.0Kg/m。經檢驗措施有效后,必須留有8m的投影孔深超前距。從5月15日開始掘進至事故前,共實施孔徑75mm超前鉆孔排放措施7次,孔數分別為12-14個;進行效果檢驗7次,效檢孔深均為10m,效檢孔個數均為3個,△h2120~160Pa, Smax3.1~3.6Kg/m,結果均為無煤與瓦斯突出危險,每次措施循環后允許掘進距離均為1m。本次事故前,5月26~27日實施了超前鉆孔排放措施,打了10m深、φ75mm鉆孔14個,校檢△h2為160Pa, Smax3.6Kg/m,于5月29日下午4點班掘進1.0m。

  在5152進風側的一石門建有一組反向風門,在暗斜井下車場石門也有一組反向風門。在暗斜井井底和北大巷一石門分別設有避災硐室,避災硐室內有電話、壓風管、水管、自救器等,有向外開啟的隔離門。

  三、5152超前機巷施工情況

  5152超前機巷沿5煤掘進,采用梯形木支護,巷道上凈寬為1.8m,下凈寬2.7m,凈高為1.8m,凈斷面4.05m2。巷道在斗口開門處煤厚為1.8~2.0m,事故前當頭底板下插,煤厚為2.5m,煤層中上部有一層厚度約0.4m的泥巖夾矸。根據+50m南三石門切眼下山揭露情況,前方煤厚為3.8m(距本當頭約90m),前方煤體呈增厚趨勢。該巷當頭距5152工作面下出口20m。巷道實施防突措施和掘進的作業班,回采工作面停止作業。

  四、事故當班情況

  5月30日凌晨0時左右,礦技術負責人金旭軍主持召開進班會,要求施鉆人員在瓦斯超限、噴孔及有其他突出預兆時必須停止作業,并交待了其他安全注意事項。礦井當班下井12人,其中5152超前機巷5人、5151工作面2人分別實施防突措施,+25m南、北底板運巷出矸各2人,+170m暗斜井絞車司機1人。

  凌晨0點三十分左右,安全礦長兼值班長吳顯祥帶領金旭文、吳建清、吳明禮、吳術文下井,于0點50分左右到達5152超前機巷打排放鉆孔。打鉆使用的是1.5kw的電煤鉆。打鉆前,當頭瓦斯濃度為0.57%。當頭揭露夾矸在煤層中上部,作業人員在下分層從右下幫開始打1號鉆孔,當鉆孔打到9.9m時,鉆孔開始噴孔,瓦斯濃度為8%,噴出煤量約10kg。金旭文等5人往外撤退至一石門處休息,待瓦斯濃度降下來后,接著仍在下分層施工2、3、4號孔,沒有發生噴孔現象。5號孔布置在巷道中部,離巷底0.4m,離夾矸0.7m。當鉆進至9.6m時開始噴孔,并伴有“咝咝”的響聲。于是,金旭文等5人立即撤到一石門,金旭文撤至風門處,其余4人撤至石門口。等了半分鐘左右,聲音越來越大,能聽到噴出的煤打到風筒上“沙沙”的聲音,煤塵也越來越大,金旭文立即大喊:快跑。吳顯祥等四人跑在金旭文前面七、八米遠,金旭文跑過第一道風門2m遠后又返回把反向風門關上,慌亂這中第二道反向風門沒關。

  在+25m南運巷出矸的吳長權和吳書權推空車剛過交叉點進入南運巷時,從里面跑出來的吳顯祥等4人叫他們快跑,并對他倆說:我們到北邊去撤人,隨即去了北大巷。當吳長權和吳書權剛進入+25m車場避災硐室時,金旭文也隨即跑到了避災硐室并關上了隔離門。金旭文立即打電話向地面匯報,說:要突出了。剛丟下電話,就發生了突出。金旭文等3人當即臥倒在地。

  +25m北運巷出矸的吳茂康和吳明舉正在出矸裝車,突然聽到一聲大響,當即往外跑,跑了約20m時,感到閉氣,又立即跑回作業當頭,在離當頭4m處臥倒,等待營救。

  五、事故搶救經過

  因傷在值班室休息的生產副礦長龍順元接到金旭文的電話后,當即喊來技術負責人金旭軍和電工。金旭軍立即跑到井口,看到風量減小,連忙叫電工立即開啟壓風機,并詢問了井下供電情況。金旭軍、龍順元隨即換好衣服下井,先到+50m檢查風門和通風系統。進入+50m石門風門后,發現瓦斯探頭顯示瓦斯濃度為39.6%(最高顯示值為40%)后立即返回,從暗斜井下到+25m車場。檢查瓦斯濃度,只有1%多,隨即打開車場避災硐室隔離門把金旭文等3人叫出來協助搶救。用斧子等工具把車場的第一道反向風門劈開,兩道風門間煤炭已堆到距棚頂1.2m,第二道反向風門又被一個礦車頂住,人員不能進去。砍開第一道反向風門后進風量有200m3/min左右。金旭軍、龍順元等人又來到+50m,但瓦斯還沒有降下來。于是他們又趕到+25m車場,把第二道反風門周圍的煤扒開一些后,增加了風量,但人還是不能進入底板運巷。于是他們又返回到+50m,這時瓦斯濃度降至18%。由于5152風巷沒有風,瓦斯大,不能進入。同時,尚未撤出的作業人員分別在5151工作面和北大巷。于是金旭軍、龍順元等人從5151風巷進入工作面搜救,在上出口下去約18m處看到吳四平、吳慶才倒在地上,翻過他們的身子,已經沒有脈搏和呼吸。他們從工作面下到北三石門看到有人在呼救,當即把在+25m北運巷當頭的吳茂康、吳明舉救出。

  漣源市煤炭局救護隊接到事故電話后,立即出動趕赴礦井下井搜救,未找到失蹤人員,將5151工作面兩名遇難礦工運出。礦井隨即在+25m組織人員清理突出煤,至5月31日凌晨5時許,在北運巷避災硐室內外發現吳顯祥等4人,其中一人在硐室門外被埋;一人被埋在隔離門處,被煤和倒下的門及門框埋住;兩人在硐室內被煤掩埋。隨即將遇難人員運出。至此,遇難人員全部找到,事故搶救結束。

  六、現場勘查情況

  七、事故地點的認定

  事故發生區域當班有5152超前機巷、5151回采工作面實施防突措施、+25m南底板運巷、北底板運巷出矸,5151回采工作面、5151超前機巷未作業。

  經查實:5151、5152兩個回采工作面、5151超前機巷均未發生突出。而5152超前機巷在事故前打鉆噴孔, 5152工作面下部、5152超前機巷、+25m底板運巷被突出物填滿。因此,認定事故發生在5152超前機巷。

  八、事故時間的認定

  根據礦井安全監測系統實時記錄, 5月30日3時05分,+50m底板回風巷中瓦斯傳感器顯示的CH4濃度突升至40%;+80回風上山瓦斯傳感器顯示的CH4濃度突升至39.8%。據此認定本次事故發生時間為2007年5月30日3時05分。

  九、事故類別的認定

  根據事故現場勘察情況,有下列現象:

  1、煤矸堆積在5152回采工作面下部、5152超前機巷、+25m底板運巷、+25m石門、+25m北三石門,堆積長度達200m,堆積角小于煤的自然安息角;

  2、堆積煤矸約580t左右;

  3、突出煤矸有明顯的分選性,有大量無粒感的粉煤;

  4、+25m南運巷局部通風機被瓦斯流沖至石門交叉點,+25m運巷避災硐室隔離門和+25m石門反向風門被破壞,有明顯的動力現象;

  5、瞬間涌出瓦斯約60000m3,并出現瓦斯逆流現象。

  上述現象符合煤與瓦斯突出的基本特征。可以認定,本次事故是一起煤與瓦斯突出事故。

  十、煤與瓦斯突出直接原因分析

  通過調查了解和分析,我們認為本次煤與瓦斯突出有如下直接原因:

  1、礦井煤與瓦斯突出嚴重,5152工作面超前機巷所處地段,煤層具有嚴重的煤與瓦斯突出危險。

  受控制本井田的金盤侖斷層影響,井田范圍內構造較復雜。在構造作用下,煤層厚度變化大,煤層結構受破壞,且殘存著強烈的構造應力;5煤層直接頂為粉砂質泥巖,底板為泥巖及砂質泥巖,封閉性能好,瓦斯富集。開采時,礦井瓦斯涌出量大,且多次發生煤與瓦斯突出。因此,礦井具有嚴重的煤與瓦斯突出危險。

  礦井煤與與瓦斯突出情況顯示:由北向南突出危險性增大;由淺至深,突出危險性增大。本次事故前,強度最大的突出發生在+50m南翼二石門揭煤。

  5152工作面超前機巷在+25m水平的南翼,開采深度增加,地壓增加;巷道又在南翼由北向南往二石門掘進,煤厚逐漸增大:在一石門斗口處煤厚約2m,在當頭煤厚為2.5m,距當頭90m的+50m切眼下山揭露,煤厚增至3.8m;同時,該地段5煤含0.4m左右的泥巖夾矸,發育連續完整。更強化了瓦斯封閉性能。采深增加、煤厚增大、封閉性能增強,為瓦斯富集創造了更有利的條件,更增加了5152超前機巷所處地段的煤與瓦斯突出危險性。

  2、5152工作面超前機巷處在集中應力區,增加了煤與瓦斯突出危險性。

  5152工作面回采,機巷采用超前掘進的方式布置。事故時,回采工作面距超前機巷20m,5152工作面超前機巷當頭正處在工作面采動超前集中應力影響范圍內。采動應力、地質應力與瓦斯應力的迭加,增加了煤與瓦斯突出危險性。

  3、實施超前排放鉆孔鉆進到原措施超前控制范圍以外時發生噴孔,誘發了煤與瓦斯突出。

  5152工作面超前機巷于30日0點班實施超前鉆孔排放。當本次措施鉆孔鉆進到9.6m,進入上一循環鉆孔控制范圍外沒有卸壓的煤體時(上循環鉆孔剩余控制范圍為9.0m),發生嚴重的噴孔。在高壓瓦斯動力作用下,孔底及鉆孔周邊煤體被不斷沖刷,鉆孔不斷擴大,其周邊煤體不斷被破壞,最終破壞了孔底及鉆孔周邊煤體極限應力平衡狀態,誘發了煤與瓦斯突出。

  4、在先行施工的已有鉆孔發生噴孔、有嚴重的突出預兆的情況下,盲目施工新的鉆孔,以致發生煤與瓦斯突出。

  當班在施工第一個鉆孔時,鉆進將近10m到原措施控制范圍外時,已發生了一次噴孔。作業人員只是暫時撤退,待停噴和瓦斯降低后取出了鉆桿。在已發生嚴重的突出預兆的情況下在沒有分析和研究的情況下,沒有停止作業和撤人。盲目進行新鉆孔施工,以致發生煤與瓦斯突出。

  5、對措施鉆孔鉆進時發生突出的危險認識不足,自救、互救方式選擇不當,擴大了事故。

  礦井歷年多次發生突出,但未發生過措施鉆孔鉆進時突出。本次鉆孔突出強度達到580t,超過歷年最大強度(198t);同時,噴孔延續了一段時間后才突出。實際上,對鉆孔鉆進過程中發生突出的強度和時間都是不能把握的,而作業人員對這種危險認識不足。4名作業人員在噴孔到突出前已撤退至+25m石門后,又轉至突出后成為災區的北大巷去通知作業人員撤退,在發生突出后遇難身亡,擴大了事故。

  6、突出后,防護設施遭到破壞,擴大了事故。

  本次煤與瓦斯突出強度大,突出后有巨大能量的瓦斯沖擊波和煤流將南一石門的反向風門破壞后進入+25m南大巷,繼而進入北大巷。高濃度瓦斯繼而進入北翼5151回采工作面,使該處的2名防突人員窒息死亡。

  北大巷避災硐室設置在距石門交叉點彎道終端15m處。該避災硐室是利用原北一石門改建,北一石門與北大巷斜交,高能量沖擊波和煤流突入時,隔離門承受了很大的正面沖擊,門框嵌合處強度不夠的隔離門被推倒。4名去北大巷撤人的作業人員,有一名在硐室外被埋死亡,另三名進入避災硐室的作業人員,也被埋死亡。

  十一、建議

  針對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提出以下防范措施和建議。

  1、有煤與瓦斯突出危險的掘進工作面,應避開本煤層或鄰近煤層采煤工作面的應力集中范圍。回采工作面機、風巷應提前作出,嚴禁在回采工作面應力集中范圍作超前機、風巷。

  2、本次突出是鉆孔鉆進到前一循環排放鉆孔控制范圍之外后發生的突出,建議今后在掘進煤機巷前,先在底板巷打鉆預抽。

  因此,建議綜合編制礦井采掘工程、抽放工程及抽放計劃并落實,逐步達到“掘、抽、采”平衡。同時,完善和改進瓦斯抽放工藝和技術,保證抽放效果。

  3、有煤與瓦斯突出危險的采掘工作面,實施卸壓措施施工鉆孔時,應制訂因噴孔而誘導煤與瓦斯突出的安全技術措施。

  4、在發生突出預兆時,應停止作業,撤退人員,待研究并實施消除突出危險后再行施工。

  5、提高安全防護設施質量,加強安全防護設施強度,合理布置避災硐室,提高防災抗災能力。

  6、加強職工的素質教育,提高職工的互保自保能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西县| 安达市| 大石桥市| 平顶山市| 泾阳县| 调兵山市| 霍州市| 山东省| 桂阳县| 台中市| 安溪县| 莱阳市| 沈丘县| 南召县| 通城县| 沾化县| 宁都县| 上饶市| 南靖县| 吕梁市| 班戈县| 西畴县| 宁乡县| 莱州市| 任丘市| 两当县| 夹江县| 万山特区| 雷州市| 阿鲁科尔沁旗| 大埔县| 舒兰市| 和政县| 南安市| 彩票| 景泰县| 绥宁县| 芜湖市| 房山区| 江安县| 上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