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需要掌握其所包含的基本原理。本章以系統科學理論和職業安全衛生基本原理為基礎,結合國際范圍內現存的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標準及ISO9000和ISO14000的基本特點,全面分析闡述了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基本模式、內容、結構、標準類型等。
2.1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基本模式
2.1.1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系統模式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系統化模式,是基于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系統理論。系統理論通常包含4個方面的要素:輸入,過程,輸出,反饋。
根據系統理論,系統還可以劃分為兩部分:封閉系統部分;開放系統部分。系統在開放部分的條件下,就存在了與外部交換信息和獲取能量的途徑。這種現象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生物系統。而封閉系統就不具備這樣的途徑,于是便限制了系統對外界變化情況的反應和適應能力。
現代職業安全衛生管理是系統化的職業安全衛生管理,是以系統安全的思想為基礎,管理的核心是系統中導致事故的根源--危險源,強調通過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風險控制來達到控制事故的目的。根據系統化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的要求以及上述系統理論內容,提出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系統模式,如圖2-1
圖2-1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系統模式
2.1.2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運行模式
從目前已頒布的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標準的運行模式看,大體可分為3種類型:
(1) ISO14000運行模式,即系統化管理的PDCA循環模式,如OHSAS 18001、AS/NZS 4801等;
(2) ISO 9000運行模式,如美國工業衛生協會的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標準等;
(3) 其他運行模式,如日本工業安全衛生協會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標準等。
對這3種運行模式,ISO 14000運行模式是國際上最新的管理運行模式,這種模式也比較適合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特點,采用這種模式也有利于管理體系的一體化,如圖2-2。
圖2-2 成功的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運行模式
2.2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基本內容
根據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系統模式所涵蓋的基本要素,便可確定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所包含的基本內容。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核心內容是系統安全。在眾多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標準中,盡管各個標準的內容表述有一定差異,但其核心內容都體現著系統安全的基本思想。
根據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運行模式,可將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所包含的基本要素及內容形成標準化的排列、描述。OHSAS 18001標準全部要素如下:
4.2 職業安全衛生方針
4.3 策劃
4.3.1 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策劃
4.3.2 法律及其他要求
4.3.3 目標
4.4 實施與運行
4.4.1 機構和職責
4.4.2 培訓、意識與能力
4.4.3 協商與交流
4.4.4 文件
4.4.5 文件與資料控制
4.4.6 運行控制
4.4.7 應急準備與響應
4.5 檢查與糾正措施
4.5.1 績效測量與監測
4.5.2 事故、事件、不符合、糾正與預防措施
4.5.3 記錄及記錄管理
4.5.4 審核
4.6 管理評審
組織的職業安全衛生方針,體現了組織開展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的基本原則,體現了組織實現風險控制的總體職業安全衛生目標。
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策劃,是組織通過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運行,實行風險控制的開端。組織應遵守的職業安全衛生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為組織開展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實現良好的職業安全衛生績效,指明了基本的行為準則。職業安全衛生目標旨在實現它的管理方案,是組織降低其職業安全衛生風險,實現職業安全衛生績效持續改進的途徑和保證。
明確組織內部管理機構和成員的職業安全衛生職責,是組織成功運行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根本保證。搞好職業安全衛生工作,需要組織內部全體人員具備充分的意識和能力,而這種意識和能力需要適當的教育、培訓和經歷來獲得及判定。組織保持與內部員工和相關方面職業安全衛生信息的交流,是確保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持續適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方面。對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實行必要的文件化及對文件進行控制,也是保證體系有效運行的必要條件。對組織存在的危險源所帶來的風險,除通過目標、管理方案進行持續改進外,還要通過文件化的運行控制程序或應急準備與響應程序來進行控制,以保證組織全面的風險控制和取得良好的職業安全衛生績效。
對組織的職業安全衛生行為要保持經常化監測,其中包括組織遵守法規的監測、職業安全衛生績效方面的監測。對于所產生的事故、事件、不符合,組織要及時糾正,并采取預防措施。良好的職業安全衛生記錄和記錄管理,也是組織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有效運行的必要條件。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審核的目的,是檢查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是否得到了正確的實施和保持,它為進一步改進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提供了依據。管理評審是組織的最高管理者,對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所做的定期評審,目的是確保體系的持續適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最終達到持續改進的目的。 2.3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標準的基本類型
目前,國際上的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標準,從類型上可劃分為規范和指南兩類。此外,從應用范圍上可劃分為可適用任何類型組織的和限制于某一行業的兩類。
規范是用于審核組織建立的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是否符合標準要求,能夠用于認證和注冊,如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AS/NZS 4801、歐洲的OHSAS 18001。指南則為組織建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提供了更多的指導信息,能夠幫助組織建立和改善它的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但不能用于認證和注冊,如英國的BS 8800等。
限制于某一行業的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標準的內容針對性較強,表現形式上更具行業特點,如國際范圍內石油、天然氣及石油化工行業的健康、安全和環境管理體系。適用于各種類型組織的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標準的內容及形式更具普遍性,它要求在標準的框架內組織應根據自身的特點建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
2.4 復習要點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為何要遵循系統科學的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