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的
通過對物資采購、搬運、儲存、發放過程的管理與控制,確保物資質量符合規定的質量標準,并滿足環保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的要求。
2 適用范圍
適用于集團公司質量體系覆蓋范圍內,物資采購、搬運、儲存與發放的管理與控制。
3 職責
3.1 集團公司生產副總經理對本程序負責。
3.2 集團公司工程技術部是本程序的主責部門。安質處是相關部門。
3.3 分公司、各項目經理部負責本程序的執行、檢查落實。
3.4 物資部門負責物資采購、運輸、搬運、驗收、儲存與發放。
3.5 安全質量監督管理部門負責勞動防護用品、防暑防寒用品等的采購、驗收、發放與檢測。
4 工作程序
4.1 工程備料單
各項目經理部工程技術部門依據技術管理的有關規定確定物資需求,編制工程備料單,按規定程序審核批準后交物資部門。必要時工程技術部門應就工程備料單進行技術交底。批準后的工程備料單不得隨意改動。由于設計及施工組織設計變更、核算錯誤等原因,需變更工程備料單內容時,應另外編制工程備料單進行追加或核減;也可先將原工程備料單作廢,重新編制。
4.2 物資采購權限的確定
4.2.1 施工合同或業主發布的其它文件中規定由建設單位負責采購的物資,由建設單位進行采購。
4.2.2 集團公司內部簽定的項目委托代理合同、項目管理目標責任書有約定的按約定執行。
4.2.3 勞動防護等用品的采購由分公司安全質量管理部門負責,數量較大或集中發放的用品由集團公司組織招標選購。除個別危害性較小的用品(如肥皂、毛巾)委托現場采購外,禁止項目部自行采購。
4.3 編制物資采購(申請)計劃
a) 對于權限內采購的物資,物資部門應編制物資采購計劃(J13-1),經物資部門負責人審核,報分管領導批準后實施。
b) 對于上級負責采購的物資,則應向上級物資部門提報物資申請計劃,由上級物資部門編制物資采購計劃。
c)需要采購的勞動防護等用品,安全人員應編制需求計劃(J13-9),經項目負責人核準上報分公司安全質量管理部門,分管領導批準后組織實施或下達委托采購計劃。
4.4 評價供應商
采購物資前,物資采購部門應對供應商提供合格物資的能力進行評價。顧客以文件形式指定的供應商可以不評價。
4.4.1評價權限的劃分依據
根據“誰采購誰評價”的原則,物資由哪一級負責采購就由哪一級物資部門負責評價供應商。
4.4.2合格制造商標準:
a) 工業品制造商應具有營業執照,業務內容在其經營范圍之內;
b) 實行了生產許可證制度的產品,制造商應有生產許可證;實施強制性認證的產品,制造商應具備ccc認證證書;實施認證的鐵路專用產品,制造商應具備鐵路產品認證證書;實施制造特許證制度的鐵路專用器材,制造商應具備制造特許證書。
c) 產品質量符合標準要求;
d) 能提供產品檢驗合格證/材質報告書。
4.4.3 合格銷售商標準:
a) 有營業執照,業務內容在其經營范圍之內;
b) 實行專營(或特許經營)的物資,銷售商應有專營(或特許經營)許可證;
c) 價格合理,費用低,能保證供應。
d) 誠實守信,服務優良。
4.4.4 評價程序
a) 成立供應商評價小組,組長由物資部門負責人擔任,工程技術部門配合。采購物資對工程質量影響輕微的,由采購人員在采購過程中直接評價。
b) 評價小組應根據貨源情況確定評價對象,收集能夠反映供應商提供合格產品能力的資料和證據,必要時進行現場考察,填寫供應商評價表(J13-2),初評合格后報分管領導。
c) 分管領導審查批準。
4.4.5 勞動保護用品、防暑防寒用品等的合格供應商必須是符合安全生產資質條件的生產廠家,由集團公司正式確定。
4.5 編制合格供應商名錄
物資采購部門根據供應商評價表,編制合格供應商名錄(J13-3)。
4.6 簽訂物資采購合同
4.6.1 物資采購合同應全面正確地反映采購要求,合同內容一般包括(但不限于):
a)物資名稱、規格、型號、質量、數量、包裝要求、價款、交貨日期、交貨地點、運輸方式、結算方式、履約期限、違約責任、解決糾紛方式。
b)當有必要在貨源處驗證時,采購合同應對驗證的安排及產品放行的方法做出規定。
c)當所購物資有可能對環境、職業健康安全造成危害時,應在合同中對產品的包裝、運輸方法提出要求。
4.6.2 書面物資采購合同的簽訂、審核、批準程序,執行集團公司/分公司制定的合同管理辦法。
4.7顧客提供物資
各項目經理部物資部門根據工程施工合同、工程備料單或業主發布的其它文件,向顧客或顧客指定的物資供應機構提報物資申請計劃,并辦理提料、運輸、接收業務(顧客負責的除外)。
4.8貨源處驗證
當采購合同中有貨源處驗證條款時,采購人員應負責與供應商聯絡,安排適宜的驗證時間,分管領導應委派有資格的人員實施驗證,驗證人員依據有關標準進行驗證并做好記錄。未經驗證或不符合放行條件的物資,不得發運。
4.9 進貨驗證
物資入庫(進場)由管庫人員進行驗證,以確定其數量和質量狀態,驗證合格后的物資方可入庫保管及發放使用。進貨驗證物資的范圍包括:市場采購物資(包括顧客指定采購的物資)、內部單位調撥物資、顧客提供的物資。進貨驗證由管庫人員實施,并填寫進貨驗證記錄(J13-4)。程序如下:
4.9.1 驗證隨行資料是否齊全、清晰和真實有效。
4.9.2 檢查產品的標志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標明了制造商名稱或代碼,限期使用的產品是否標明了安全使用期,強制性認證產品是否有強制性認證標志,驗證產品標志、隨行資料、采購合同三者的一致性。
4.9.3按照有關物資技術保管規程和產品標準對實物進行數量驗收和外觀檢驗。
4.9.4 當規范有要求,或經過上述檢查驗證尚不能確定物資是否合格時,應由試驗員進行理化性能檢測。
4.9.5 勞動防護等用品由安全人員驗收簽字,并上報分公司安全質量管理部門備案;集團公司/分公司安全質量管理部門可組織抽檢或送國家質量衛生檢驗中心檢測。
4.10 物資驗證狀態標識
管庫人員應采用掛牌的方法對物資的驗證狀態做出標識。物資的驗證狀態分為未檢、待判、合格、不合格,含義如下:
a) 未檢:該批物資進貨檢驗工作尚未開始;
b) 待判:物資的檢驗工作已經開始,但尚未完成,或者雖然常規檢驗項目已經完成,但尚不能做出準確判斷,需做進一步檢驗的;
c) 合格:物資符合質量要求;
d) 不合格:物資不符合質量要求。
4.11 不合格物資的處置
發現不合格物資后,應立即隔離存放,做出明顯標識,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妥善處置,并填寫不合格物資處置記錄(J13-5)。
4.12 供應商績效考核
物資采購部門應按年度對供應商/制造商進行績效考核,強化供應商激勵機制。績效考核的內容包括:質量指標、供應指標和服務指標,填寫供應商/制造商考核表(J13-6)并上報。
供應商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經單位分管領導批準,應予以淘汰:
a) 企業被注消的;
b) 生產許可證、ccc認證證書、制造特許證、定點生產證、專營許可證、質量體系認證證書被吊銷的;
c) 不認真履行合同,產品質量保證能力差、無故延期交貨或服務質量低劣的。
4.13 物資搬運
物資搬運人員要了解被搬運物資的性質和搬運要求,采用適宜的設備和工具,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遵守操作規程,保證物資、設備和人身安全,避免造成環境污染。
4.14 物資儲存
4.14.1 物資儲存要具備必要的倉儲設施,為物資創造適宜的儲存環境,危險物品要單獨存放并做出明顯標志。
4.14.2 管庫人員要根據物資的理化性能、結構形態、包裝狀況,實行分區分類管理,合理選擇貨位,正確堆碼與擺放。不同品種、規格、型號、材質、等級、批次的物資要分開。
4.14.3 管庫人員應在物資的存放處所設置料簽或料牌,標明物資的名稱、規格、型號、材質、質量等級和唯一性標識(批號、爐號、出廠編號、序列號等)。
4.14.4 管庫人員要按照有關物資技術保管規程和產品標準,針對存放物資的不同情況,采取可靠的溫控、防雨、防潮、防塵、防火、防爆、防環境污染、防危害職業健康安全的措施。
4.14.5 管庫人員應經常檢查庫存物資,對已確認為損壞、變質的物資,單獨存放并標識,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處置,同時填寫不合格物資處置記錄。
4.15 物資發放
4.15.1 管庫人員發放物資時,應認真檢查核對物資的名稱、規格、型號、材質,檢查物資的質量和數量,確認無誤后當面與領料人員辦理交接,并填寫物資發放記錄(J13-7)。
4.15.2 未檢和待判物資,原則上不得發出使用,但如果工程急需,經項目經理批準可以例外放行,例外放行的物資要做好記錄(J13-8),并按規定取樣檢驗,經檢驗不合格的物資應立即追回。例外放行的物資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a) 欲發放的物資屬“硬件”,放行后發現不合格能夠追回,且不會給工程質量造成太大影響的;
b) 供應商信譽較高,產品質量可靠,此前無不良記錄的。
4.15.3 勞動防護等用品發放必須嚴格執行《中鐵十局集團有限公司勞動防護用品管理辦法》的標準,并填寫“中鐵十局集團公司勞動防護用品發放管理卡片”(J13-10)。
5 相關文件
a)《鐵路物資技術保管規程》
b)《中鐵十局集團公司工程項目管理暫行辦法》
c)《中鐵十局集團公司物資管理辦法》
d)《中鐵十局集團公司合同管理辦法》
e)《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f)《中鐵十局集團有限公司勞動防護用品管理辦法》
g)《關于做好防暑降溫工作的通知》
h)《關于加強勞動防護用品采購和管理工作的通知》
6 相關記錄
a) 物資采購計劃 J13-1
b) 供應商/制造商評價表 J13-2
c) 合格供應商/制造商名錄 J13-3
d) 進貨驗證記錄 J13-4
e) 不合格物資處置記錄 J13-5
f) 供應商/制造商考核表 J13-6
g) 物資發放記錄 J13-7
h) 物資例外放行記錄 J13-8
j)勞動防護用品需求申請計劃表 J13-9
k)勞動防護用品發放管理卡片 J13-10
上一篇:生產和服務過程控制程序
下一篇:工程投標及合同評審管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