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核組在完成了全部準備工作以后,就可按預先約定的日期和時間到受審核方實施審核。實施審核的步驟和各階段的主要工作內容主要有以下幾項:
1.召開一次簡短的首次會議;
2.進行現場審核;
3.確定不符合項并編寫不符合報告;
4.匯總分析審核結果;
5.召開末次會議,宣布審核結果;
6. 編寫審核報告;
7. 糾正措施及其跟蹤。
以下對這些工作內容逐項加以說明,并對審核的工作方法加以討論。
一、召開首次會議
首次會議是由審核組長召開的一次會議,在ISO14011標準中規定首次會議的目的包括以下內容:
1.向審核方管理部門介紹審核組成員;
2.審核范圍、目的和計劃,共同認可進度表;
3.簡要介紹審核中采用的方法和程序;
4.在審核組和受審核方之間建立正式聯絡渠道;
5.確認已具備審核組所需的資源與設備;
6.確認末次會議的日期和時間;
7.促進受審核方的參與;
8.審查審核組工作開展中的現場安全條件和應急程序。
這些也是審核組長在首次會議上發言的主要內容。HSE管理體系內審的首次會議無論在內容和召開形式上都可適當簡化。受審方的領導、受審核部門人員及陪同人員應參加首次會議。如不能親自參加,必須指定代表參加。
二、現場審核
首次會議后應立即轉入現場審核。現場審核是審核員尋找客觀證據的過程,是整個審核工作中最重要的環節,所以要認真做好。
1.現場審核需注意之處
在現場審核中,一般要注意以下幾點:
審核組長要控制審核的整個過程,包括:
控制審核進度
實施計劃時,應適當控制進度,即不敷衍了事,快馬加鞭,也不能故意往后拖延,影響計劃的實施。
控制審核計劃
計劃是雙方商定的。除特殊情況,否則不應輕易改變計劃,隨便增減人員、部門和時間。
控制氣氛
從首次會議到末次會議,審核組長都應保證審核在和諧和合作的氣氛下進行,避免產生對抗氣氛和發生爭執。
控制紀律
對于審核組員的任何違反紀律的行為或傾向,審核組長必須嚴加管束。
控制客觀性
審核組長應提醒組員時刻保持客觀態度,不要把主觀猜測和臆斷作為審核證據。
控制審核結果
在做出審核結論之前,審核組應經過反復、認真的討論,保證結論的公正性、客觀性。
(2)選擇樣本要有代表性
選擇樣本時應在受審核方同意的前提下由審核員自己抽樣,對文件、數據抽樣時要體現隨機性。如在一年的數據中每個都要取若干個數據,這樣抽樣更有代表性。審核員在抽查員工面談時,為了表示對受審核方的尊重應征得受審核方部門領導或陪同人員的同意。
(3)充分利用檢查表
在準備階段,審核員已經付出很多精力編制檢查表,并且在編制檢查表的過程中審閱了企業的HSE管理體系文件,已經有了針對性。因此在審核時應充分利用檢查表,輕易不要太偏離檢查表提問題。當然也要注意不能過分依賴檢查表,檢查表中往往只給一個頭緒,真正找出不符合項還需要進行跟蹤提問。
(4)當發現不符合時,應追根溯源
有些問題比較單純,比如某部門節約用電10%的指標未實現,這是一不符合項,原因是錯誤地用了作廢文件或缺少應有的書面程序等,由此不符合就成立;有的不符合項問題比較復雜,不能光從表面現象判斷,要從多方面取證。比如某個操作者未按作業指導書操作,但原因可能出于操作者未經培訓,也可能操作者無法見到作業指導書等等。真正不符合的原因要做更進一步的調查以確定是哪一條款(環節)上出現不符合。
(5)與受審方共同確認事實
當發現不符合時,審核方應盡量征得受審核方同意采取糾正措施,如果受審核方確實有真實的客觀證據能夠推翻某個不符合項,審核方應撤消該項不符合報告。在其它情況下,當雙方有爭執時,審核方應盡量耐心說服受審核方,并強調審核是針對體系不對人。
(6)始終保持審核員應遵守的戒律
審核員在整個審核過程中都應保持客觀、公正、認真、明確、有禮貌和為受審核方保密。
二、關于客觀證據
應收集足夠的客觀證據,以便判定受審核方的HSE管理體系是否符合審核準則。審核證據的收集來自面談、文件審閱和對現場活動與情況的觀察。應隨時對偏離管理體系審核準則的表現做出記錄。
在實際審核中以下幾方面可作為客觀證據:
(1)現場觀察及文件審閱中存在的客觀證據;
(2)訪問時,被訪問的并對被審核的健康、安全與環境活動負有責任的人的談話可以成為客觀證據,但應注意,面談取得的信息應通過獨立的來源獲取的支持信息予以核實;獨立來源可包括觀察、記錄和現有的測試結果;對無法核實的信息應給與標識。傳聞、陪同人員或與被審核的活動無關人員的談話不能作為客觀證據。
三、審核的方式
在現場審核中還要注意選擇審核方式。實際審核中經常要用的方式有三種:
1.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方法
所謂自上而下的方法是指先到信息比較集中的部門了解總的情況,然后在此部門選擇一批樣本到使用這些樣本的各部門去調查。采用這種審核方式的典型例子可以是對不符合情況的調查,先到管理者代表處或安全環保處查詢以往不符合報告記錄,然后到各部門檢查不符合糾正措施的落實情況和是否有預防糾正措施。
所謂自下而上的方法是指在許多部門調查研究,選擇一批樣本到某一集中管理的部門去審核。這類方式的典型例子是對培訓的審核。審核員先到各部門查詢員工接受培訓的情況,然后到人事科或工會查詢所取樣本是否有培訓記錄。
2.正向和逆向的審核方法
正向和逆向的審核方法可以這樣來理解,按體系七大要素看作一個順序,從領導和承諾-方針和戰略目標-企業機構、資源和文件-評價和風險管理-策劃-實施監測-審核評審是正向,反之是逆向。
3.按要素審核和按部門審核的方式
不論是按要素審核還是按部門審核,在一年的內審中,HSE管理體系的七大要素都要審核到。按要素審核是指針對某一要素去審核相關部門,最后所有要素都要涉及到。按部門審核是指針對某一部門審核要素,最后所有相關部門和七個要素都要審核到。按要素審核,往往一個要素涉及許多部門,審核組要訪問許多部門才能完成一個要素的審核。而每一個部門要重復接受多次審核才算完成了受審任務。這種做法效率低且影響各部門的生產或業務工作。按部門審核時,審核組對涉及的各個要素要一次審核清楚,不必反復去部門走訪,比較實用和受到雙方歡迎。但最后還要按要素把各部門審核結果集中整理,得出總的結論。一般情況下,審核采用按部門審核的方法較為普遍,但有時兩種方式都采用。
三、確定不符合項和編寫不符合報告
通過現場審核尋找客觀證據,確認不符合項,判定不符合的標準或程序文件的某條款,然后確定不符合的性質,并以不符合報告的形式下達有關責任部門進行糾正。
1.不符合的定義
不符合可理解為“沒有滿足某個規定的要求”,這里的規定可以理解為審核準則,即在以前提到的三條審核準則:
(1)SY/T6276;
(2)HSE管理手冊、程序文件及其它相關HSE管理體系文件;
(3)適用于企業的有關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
2.不符合報告的編寫
不符合報告應有如下內容:
(1)受審核部門及負責人姓名;
(2)審核員姓名;
(3)審核準則;
(4)不符合事實的描述;
(5)不符合類型;
(6)建議采取的糾正措施計劃及完成日期;
(7)糾正措施完成情況及驗證。
HSE體系在建立和實施中可能出現三類不符合,即:
(1)體系性不符合:體系文件與標準或法律、法規的要求不符;
(2)實施性不符合:未按體系文件的規定去實施;
(3)效果性不符合:按體系文件實施,但不認真或偶發原因達不到規定要求。
還有一類問題雖未構成不符合,但有變成不符合的趨勢,或可以做得更好。這類問題可作為“觀察項”口頭向受審方提出,引起注意。對觀察項不編寫任何書面報告發給受審方,但審核組應保留一份口頭提出觀察項的記錄。
包括上述內容的不符合報告的示例見表2-5。
表2-5不符合項報告表
編碼:順序號:
受審核部門 |
|
陪同人 |
| |
審核員 |
|
審核日期 |
| |
不符合事實陳述: 不符合: 不符合性質: A體系性; B實施性; C效果性。
審核員: 年 月 日 受審核部門負責人: 年 月 日 | ||||
建議的糾正措施: |
制定的糾正措施: 責任部門負責人: 年 月 日 審核員認可: 年 月 日 | |||
建議的糾正措施:
責任部門負責人: | ||||
糾正措施實施驗證:
審核員: 年 月 日 |
3.填寫不符合報告的注意項
對于一個內審員來說,寫好不符合報告中的不符合事實的描述、不符合問題的性質、違反的條款和不符合的類型是最為關鍵的事。
(1)不符合事實的描述應力求具體。
(2)不符合問題的性質是要用一兩句話點名此事哪一點(或哪幾點)做得不對。
(3)違反標準或手冊的哪個具體條款應力求判斷得比較確切。
四、審核結果的匯總分析
有了若干份不符合報告,還不能在末次會議上對審核發表結論性意見,還應該對審核的結果作一次匯總分析。匯總分析可以在末次會議前召開一次全體審核組成員會議上進行,以便對受審核部門的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工作作一次總體評價。
匯總分析可以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從發現的不符合項入手:如不符合項的總數,其中嚴重不符合,輕微不符合各有多少項,如果是按部門進行的,則統計出體系性、實施性、效果性不符合的數量和比率,列出其不符合項涉及哪些要素,其中哪個要素最多或最嚴重。有了這些數據,大致可以說明這個部門的薄弱環節是什么了。
2.從發展的歷史和趨勢入手:將上次審核發現的不符合項的總數及其構成與這次相比較來看體系是否在持續改進還是在退步。從對上次糾正措施完成的情況及有效性的分析也可看出管理進步和不足的情況。
在這些匯總分析的基礎上可以總結出整個體系在建立,實施上有哪些薄弱環節,及其嚴重程度,從而得出整體的結論性意見。對于運作良好的HSE管理體系,應給予通過。對運行失效的HSE管理體系應給予不通過。對經短期改正,可達到要求的HSE管理體系,可待改正后再給予通過。審核組作出以上結論的依據是不符合的嚴重程度和數量。
五、召開末次會議
在現場審核即收集證據及做出審核發現之后和編寫審核報告之前,審核員應與受審核方的管理者和受審核部門的負責人員舉行末次會議,其主要目的是向受審核部門介紹審核發現,能使他們清楚地理解和認識審核發現的事實根據。末次會議應由審核組長主持,在末次會議上,審核組長應重申審核目的和范圍,說明審核的局限性,說明不符合報告的數量和種類,并按重要程度依次宣讀,并要求部門負責人認可事實(在不符合報告上簽字),盡快提出糾正措施計劃的建議。為了避免在末次會議上審核組與受審核部門對不符合報告爭執不休,應在會前及時溝通,經爭論確實難以協調的問題只能提請管理者代表解決。
在末次會議上審核組長應就整體HSE管理體系的有效性、適宜性、充分性做出總體評價和結論。結論應全面總結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工作的成績和問題。在末次會議上審核組長還應澄清或回答受審部門提出的問題,并告訴受審部門審核報告送發的日期。
六、編寫審核報告
審核報告是說明審核結果的正式文件,應由審核組長親自編寫或在審核組長指導下編寫。審核組長對審核報告的準確性與完整性負責。審核報告涉及的項目應為審核計劃中所決定的。編寫過程中如欲對此有所變動,應取得有關各方的一致同意。
審核報告應由審核組長注名簽發日期并予署名。審核報告應包含審核發現的概要。報告中包含下列內容:
1.審核的目的和范圍;
2.審核組成員和受審核部門名稱及其負責人;
3.審核日期;
4.審核所依據的文件;
5.審核過程簡介,包括期間遇到的障礙;
6.不符合項的觀察結果(將全部不符合項作為報告的附件);
7.審核結論,如:
(1)HSE管理體系對審核準則的符合情況;
(2)體系是否得到了正確的實施與保持;
8.審核報告的分發清單。
審核報告應根據審核計劃在約定時限內簽發。審核報告可以規范化,其格式參考下表2-6。
表2-6審核報告格式
HSE管理體系審核報告 |
審核報告編號: |
受審核部門: |
部門負責人: |
受審核組組長: |
審核組員: |
審核目的: |
審核日期: |
審核范圍: |
上次審核日期: |
審核依據: |
上次審核報告編號: |
審核中發現的問題摘要:
| |
簽名: 批準:
職務:
日期: 日期: |
審核報告續頁形式
HSE管理體系審核報告 (續頁) |
審核報告編號 第 頁 共 頁 |
| |
簽名: (審核組長) 批準: 職務: 日期: 日期: |
七、糾正措施及其跟蹤
1.糾正措施及其跟蹤的重要性
任何一次HSE管理體系審核總會發現一些不符合項,對這些不符合項,審核組應提出糾正措施要求,由受審部門制定糾正措施計劃加以實施。在內審中審核組還應提出糾正措施的建議。在內審中糾正措施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內審的重點在于發現體系的問題并加以糾正,使體系得到不斷改進,在不少內審員培訓教程中,把內審的“不符合報告”改稱為“糾正要求表”。體系審核如此重視糾正措施,因此內部審核在現場審核完成及審核報告發表后,審核組和管理者代表仍要花許多精力促進糾正措施計劃的有效實施。審核組應對糾正措施的實施情況進行追蹤,其重要性在于:
(1)使受審部門對已形成的不符合項進行清理和總結,徹底解決過去出現的問題,防止HSE管理體系運行受到影響。
(2)監控受審部門對現存的不符合項采取的措施,防止其滋生、蔓延或進一步擴大,造成更大的不良后果。
(3)最重要的是督促受審部門認真分析原因,防止再發生,立足于改進HSE管理體系,為未來HSE管理體系的運行創造良好的條件。
2.糾正措施的跟蹤原則
糾正措施的跟蹤是管理體系審核的重要階段,其原則是:
(1)所有在審核中發現的不符合項,必須由受審部門切實采取糾正措施,審核員進行跟蹤驗證,形成閉環。
(2)根據不符合的性質或程度,可采用不同的糾正措施跟蹤驗證方式:
對受審部門再次企業部分要素的現場審核以檢查糾正措施的效果,這適用于嚴重不符合項或只有到現場才能驗證的輕微不符合項的糾正措施跟蹤。
受審部門提交糾正措施的實施記錄,審核員據此進行驗證其是否完成,這適用于輕微不符合項的糾正措施跟蹤。
在監督審核時再予復查,這適用于短期內無法完成而又制定了糾正措施計劃的輕微不符合項的跟蹤驗證。
(3)糾正措施完成期限:
嚴重不符合項一般在三個月內完成,其中由相當數量同類性質的輕微不符合形成的嚴重不符合項完成時間可再短些。
輕微不符合項在一個月內完成。
性質非常輕微的不符合項可在現場審核期間由受審核方立即完成整改,審核員及時進行糾正措施跟蹤驗證,如確已完成,應在不符合報告中注明。
3.審核雙方在糾正措施跟蹤上的責任
糾正措施的跟蹤是審核人員和受審核方的共同責任,雙方應密切合作,協同配合。
(1)審核組的責任:
確認不符合項;
提出糾正措施要求(含實施期限);
提出糾正措施建議(適用于內審);
進行糾正措施的跟蹤驗證。
(2)受審部門的責任
分析不符合項產生的原因;
確定和實施糾正措施(糾正措施應有效地減少或消除不符合產生);
驗證完成的糾正措施;
認真記錄,不斷改進HSE管理體系。
4.糾正措施的跟蹤程序
糾正措施應按如下的程序進行:
(1)審核期間審核組確認不符合項;
(2)審核組向受審核方提交不符合報告并提出糾正措施要求;
(3)受審部門簽字認可不符合項,并提出糾正措施計劃;
(4)受審部門實施和完成糾正措施并向審核組報告;
(5)審核組對糾正措施完成情況進行驗證;
(6)審核過程做好記錄;
(7)審核組提交糾正措施跟蹤報告。
上一篇:項目(過程)HSE工作計劃書
下一篇:HSE管理體系審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