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用
企業在運行過程中,要進行許多活動,執行很多任務,對于每一個活動和任務,都要進行嚴格的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這樣才能將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體系的運行落到實處。在此過程中,需要保持對自身狀況的正確認識,以確定自己是否始終滿足了法律和其他應當遵守的要求,評價對目標和指標的實現情況,并為實施和改進提供依據。為此,企業在HSE管理體系的運行過程中,應通過科學儀器對其活動的各種特性進行常規或非常規監測,以獲取有關數據。這一過程所提供的數據,對評價體系運作的正確程度具有重大影響。這樣才能發現不符合并糾正之,才能有效的發現事故并及時處理。
2.內容
§1 活動和任務
在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體系的實施過程中,企業不同層次的人員具有不同的職責和任務:高層管理者遵循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方針,制定戰略目標和高層次活動計劃,采用計劃和工作程序的形式指導各項活動,并進行監督和管理。現場工作層按照頒布的工作指南、操作手冊完成具體工作任務。只有各個崗位的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都能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才能確保健康、安全與環境的管理目標持續實現。
§2 監測
對于監測活動,應制定專用的程序,確定常規監測和非常規監測的內容,并進行記錄。用來證明企業HSE管理體系有效或無效。比如:對企業的HSE表現、運行控制、目標和指標的實現情況等,要求進行實時跟蹤記錄。
應當保持監測設備的良好狀態,根據其技術要求定期進行校準,作好日常維護,并保持校準和維護的記錄。另外,企業還應當定期獲取監測數據,以評價企業對有關法律、法規的遵守情況。這些也應以程序的形式進行規定。
§3 記錄
記錄實際上也是管理體系文件中不可或缺組成部分,同時,也不僅僅應用在檢查和糾正活動中,標準把它單獨作為一個二級要素,作了一系列的規定,是由于HSE管理體系的建立和運行過程中需要大量記錄的支持。
企業應當制定專門的程序,對記錄的標識、保存與處置作出規定。其重點應放在那些位為管理體系的實施所需要的記錄上,以及有關目標和指標的實現程度上的記錄。
企業應有一整套的管理程序,保證記錄的完整性、可靠性、易得性和可追溯性,包括有關的承包方和其購買記錄,審核、評審的結果、培訓記錄和員工的醫療記錄等。規定記錄的保存時間,采取相應的措施保證記錄的可得性和保密性。
§4 不符合與糾正措施
在SY/T6276-1997《石油天然氣工業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體系》中,“不符合”是一個專用名詞,特指不符合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體系方針和目標、指標或其他任何表現的情況。
HSE管理體系就是在不斷地糾正不符合的過程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企業應編制管理程序,規定不符合和糾正過程中的職責和權限。職責包括對不符合作出及時處理(立即停止不符合的繼續發展),進而調查其產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補救措施。
認真分析不符合的原因,針對其原因進行糾正,采取措施以防止不符合的再次發生。
對于糾正與預防措施的實施所引起的對原工作程序的修改和變化,應做記錄,提交審核和評審并根據審核和評審的結果,決定將其納入體系文件。糾正與預防措施應與相應不符合的嚴重程度及其伴隨的影響規模相適應。
§5 事故報告
企業內各級部門應將所管轄范圍內發生的危及健康、安全與環境的事故隨時向有關部門報告。 這些部門包括:
①上級主管部門;
②與危害有關的員工;
③當地政府;
④司法部門;
⑤當地居民;
⑥當地社會團體。
報告內容包括:
①事故原因;
②事故發生地點;
③事故發生時間;
④事故所屬于的危害類型;
⑤影響范圍;
⑥其他需要寫入的內容。
§6 事故調查處理
事故發生的原因有兩種:一是由于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體系內部存在缺陷(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行為、環境的不安全因素、管理上的缺陷),二是由于突發事件(包括人力所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
進行事故調查處理時,首先要搞清楚事故的發生原因,明確事故的責任,以便采取糾正措施,必要時,可以修改工作程序,并將其納入體系文件,以防止類似事故的再次發生。
上一篇:規劃(策劃)指南
下一篇:HSE管理體系要素——審核與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