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
建立并保持計劃和程序,確定潛在的事故或緊急情況,并對其作出應急響應,以預防或減少與之有關的疾病、傷害和環境污染。
2、適用范圍
X鋼體系內各單位
3、職責
3.1最高管理者負責應急機構、公司級應急計劃的審批,擔任應急期間的總指揮。如緊急狀態期間最高管理者不 在公司,HSE管理者代表、負責生產的副總依次為應急期間的總指揮。
3.2生產部組織負責組織制定地震、洪澇的應急計劃;負責應急響應期間的對外對內聯絡。
3.3保衛處負責組織制定公司級火災應急計劃,審批部門/單位的火災應急計劃,負責對義務消防隊進行消防技 能培訓和組織消防演習,發生火災時組織救護工作。
3.4材料處負責組織制定公司級毒物泄漏的應急計劃,審批部門/單位的毒物泄漏的應急計劃并督促實施。
3.5安環處負責組織制定公司級煤氣泄漏、爆炸事故的應急計劃,審批部門/單位的煤氣泄漏、爆炸事故的應急計劃并督促實施。
3.6生產處會同安環處負責組織制定損失嚴重的突發性事件的應急計劃。
3.7各部門/單位識別本組織內潛在的事故或緊急情況。制定相應的應急計劃;負責應急計劃的培訓、演習和修訂。
4、工作程序及要求
4.1事故和緊急狀態
事故和緊急狀態包括:火災、爆炸、毒物泄漏;損失嚴重的突發性事件,如大面積停電等;損失嚴重、影響惡劣的事故;地震、洪澇等自然災害。
4.2應急機構
4.2.1公司成立3個應急指揮部,即“火災、爆炸、毒物泄漏應急指揮部” 、“突發性事件和嚴重事故應急指揮部” 、“自然災害應急指揮部”,最高管理者為應急救援總指揮,HSE管理者代表、負責生產的副總為應急救援副總指揮。根據部門分管范圍,分別由保衛處、安全環保處、生產處、材料處、裝備處等職能部門的負責人和應急重點單位的負責人或安全生產負責人以及X鋼醫院負責人為應急指揮部成員。應急救援辦公室設在保衛處,24小時值班。應急電話如下:
應急救援辦公室—-XXXXXX
火警—-XXXXX(X鋼);119(社會)
報警服務--XXXXX(X鋼);110(社會)
急救中心—-XXXXX
事故處理—XXXXX
生產部指揮中心—XXXXXX
4.2.2應急重點單位成立相應的應急機構,制定應急計劃。列為總公司級應急計劃的單位見附錄表1。
4.2.3應急機構建立包括市內消防隊、醫院等單位以及公司各相關部門管理人員、關鍵技術人員的通訊聯絡表。
4.3預防和預備
4.3.1預防
(1)關于火災、爆炸、毒物泄漏、損失嚴重的突發性事件和事故的預防,在相關的程序中均已作出了規定。
(2)生產部要及時將地震、洪澇等預防信息傳達給各單位/部門,各單位/部門要準備好應急物資,做好相關的預防工作。
(3)已構成重大危險源的X鋼燃氣廠儲罐區,要向XX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申報、登記,并按照相關法規的要求,做好監控工作。
4.3.2培訓與演習
(1)應急培訓納入公司年度培訓計劃。
(2)各單位針對應急計劃的內容,對相關人員每年進行一次應急培訓。
(3)總公司每年舉行一次防火、防洪、防震以及預防毒物泄漏的應急演習,并做演習記錄。
(4)各單位要制定每年的演習計劃,并報主管部門審批、備案;并根據制定的演習計劃進行演習。
4.3.3應急設備和物資
總公司和各單位根據應急計劃配備必要的合格的應急物資,對應急設備要進行日常維護和保養,保持良好的備用狀態,并建立應急設備清單和應急設備測試記錄。
常見的應急設備有報警系統、應急照明和動力、逃生工具和安全避難所、安全隔離閥、開關和切斷閥、消防設備和通訊設備以及急救設備(包括應急噴淋、眼沖洗設備)等。
4.4應急響應
4.4.1事故和緊急事件發生后的立即措施
(1)發生火災和爆炸事故時,發現人員立即行動,撲救初始火災;同時,迅速撥打應急電話和火警電話,報警時講明起火地點、火勢大小、起火物資等詳細情況,并派人到路口接警;事故發生單位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故范圍,防止事故擴大;公安處消防隊接警后立即趕赴現場,實施滅火措施;若火勢不能控制,應立即通知市消防隊。
(2)發現毒物泄漏的人員除迅速撥打應急電話外,應立即向生產處和安全環保處匯報,以便盡快采取措施杜絕、減少危險化學品的泄漏,盡量圍堵、收集泄漏的化學危險品,殘余、排放部分用中和、稀釋等手段進行無害化處理,避免或減少環境污染,并立即向生產處和安全環保部匯報。
(3)發生煤氣中毒、大量煤氣泄漏等事故,發現人員除迅速撥打應急電話外,應立即報告是生產處和安全環保部,生產部立即通知X鋼醫院,前往現場急救。
4.4.2應急計劃的實施
應急機構接到報警后,根據報警的內容(必要時進行核實),由應急機構的“應急計劃啟動決策者”決定是否立即啟動相應的應急計劃。各類應急計劃都應包含下列內容:
應急機構;
職責和權限——應急總指揮的職責和權限;
——應急期間特殊人員的職責,如消防員、急救人員、點驗員和毒物泄漏專家等;
——應急期間其他人員的職責。
對內報警,對外通報及聯絡;
疏散路線和疏散組織;
重要設備和文件的保護;
易燃、易爆危險品的處理;
應急設備和物資;
應急聯絡,包括外部相關人員和組織的聯系電話和聯系方法。
4.5恢復
應急計劃實施完畢,即進入恢復階段。恢復階段要同時進行兩項工作:
(1)按照《事故調查處理程序》的規定,進行事故調查和處理,包括經濟損失的計算;
(2)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需要時包括洗消措施),使所有受影響的區域和設施恢復到事故前的正常狀態。
4.6應急計劃和程序的修訂
根據演習效果,特別是在事故或緊急情況發生后的應急響應情況,總公司和各單位對應急計劃和本程序予以評價和修訂,并對評審和修訂內容予以記錄。
附錄表1 列為制定公司級應急計劃的單位
單位名稱 | 所屬類型 | 備注 |
X鋼燃氣廠 | 煤氣儲罐場所(25萬立方米) | 重大危險源 |
第一煉鋼廠 | 工業煤氣使用場所 | |
X鋼新村管理處 | 高層建筑(大于24米) | |
X鋼商貿公司 | 建筑面積≥1000立方米且經營可燃商品的商店、游藝游樂場所等 | |
X鋼材料處 | 易燃易爆化學危險品儲罐區 | |
X鋼高級中學 | 床位在100張以上的寄宿制學校 | |
X鋼職工醫院 | 住院床位在50張以上的醫院 | |
X鋼檔案處 | 公共博物館、檔案館 | |
X鋼工會體育館 | 公共體育場 | |
X鋼焦化廠 | 生產易燃易爆化學品的廠 | |
X鋼鮑德氣體公司 | 氧氣生產場所 | |
X鋼宣傳部 | 廣播電臺、電視臺 |
5、相關文件
SSP452/01 《事故調查處理程序》
OPA447/01 煤氣廠煤氣儲罐場所事故應急計劃
OPA447/02 第一煉鋼廠事故應急計劃
………
6、相關記錄
上一篇:高處作業安全管理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