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過程的危險、有害因素識別
筑業屬高風險行業,建筑過程中的危險、有害因素應考慮如下幾點。
(1)高處墜落。操作人員由屋頂墜落、人員從倒塌的腳手架上墜落、結構倒塌、人員由洞口墜落、人員由梯子上墜落等。
(2)物體打擊和擠壓傷害。物體打擊是各類施工作業活動中都可能存在的危險,如操作人員受到墜落物的打擊、運動著的重型設備的打擊、吊車、吊臂或其他吊物的打擊,操作人員被重型設備擠壓,重型設備或機械的傾覆等。
(3)電擊傷害。電擊傷害主要發生在電器設備維修、停送電操作、電工、焊接作業等
(4)機械傷害。施工中塔吊、卷揚機、電鋸、鋼筋加工等易造成機械傷害,尤其是起重機械,一旦出現事故,將會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
(5)火災或爆炸。施工現場可能發生火災或爆炸的主要原因有:防火措施不當、氧氣及乙炔汽瓶防火距離不夠、易燃和易爆物品保管不當(堆放安全距離不夠、使用人員不了解或不遵守MSDS)、倉庫內電氣設施選型或布置不當、易燃和易爆區域內違反消防規定抽煙擅自動火)等。
國交通事故。施工現場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主要有:施工現場內道路轉角處視野不開闊、疲勞作業、違章駕駛、車輛機械故障。
(7)職業病或其他疾病。振搗棒作業、機械噪聲、切割噪聲等可能引起潛在的噪聲聾。水泥攪拌、焊接和檢修作業等可能造成塵肺病。施工企業為流動性企業,職工集體生活、集體用餐,傳染性疾病的預防應予以重視,尤其要考慮對肝炎的控制。此外還有因重寒冷、潮濕的工作環境導致的早衰、短壽,因過熱氣候、長期戶外工作導致的皮膚癌,因復的手工操作過多導致的外傷等。
2)拆除過程的危險、有害因素識別
拆除過程中的危險、有害因素是指建筑物、構筑物過早倒塌以及從工作地點和進入通道上墜落。產生此類危險、有害因素的根本原因是拆除工作不按計劃和程序進行所致。
上一篇:運輸過程危險、有害因素的識別
下一篇:壓力加工危險因素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