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源辨識的意義和方法
2005-09-23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一、危險源辨識的意義
1、危險源是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以下簡稱OHSMS)的問題核心
組織建立與運行OHSMS,目的是實現事故預防。危險源是導致事故的根源,所以危險源是整個OHSMS的核心問題。
2、危險源辨識和風險控制是OHSMS建立的基礎
OHSMS運行的主線是風險控制,而基礎是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為了控制風險,首先要對用人單位所有作業活動中存在的危險源加以識別,然后評價每種危害的危險程度,依據法規要求和組織OHS方針確定不可容許的風險,而后針對不可容許風險予以控制:制定目標和管理方案;落實運行控制;準備緊急應變;加強培訓、提高OHS意識;通過監控機制發現問題并予以糾正。
3、危險源辨識和風險控制是OHSMS的主要輸入
OHSMS的幾乎所有其他要素的運行均以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的結果作為重要的依據之一或需對其加以考慮。
4、危險源辨識和風險控制是OHSMS運行的動力
危險源辨識到風險評價,評價出可容許風險采取維持管理方法,不可容許風險制訂改善計劃或管理控制,兩者都通過檢查糾正到審查改善,再到新一輪的危險源辨識,因為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的信息要“定期或及時評審和更新”,從而實現持續改進。
二、危險源辨識的方法
1、詢問、交談
2、現場觀察
3、查閱有關記錄
4、獲取外部信息
5、工作任務分析
6、安全檢查表
7、危險與可操作性研究
8、事件樹分析
9、故障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