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煤礦重大危險源辨識評價若干問題的研究與探討

2006-11-08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1引言

  目前,我國煤礦企業的安全生產狀況依然十分嚴峻。根據1998~2002年5年間的全國企業職工傷亡事故統計,各行業共死亡66406人。其中僅煤礦企業就死亡31233人,占到各行業死亡總數的47%以上。而且煤礦重、特大事故的發生頻率也遠遠超過其他行業,每年全國煤礦發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就近50起。重大惡性事故的頻繁發生,不僅給人民生命和國家財產造成巨大損失,而且還產生了惡劣的社會和政治影響。

  建國以來,黨和政府十分重視煤礦企業的安全生產,先后頒布了各類法律、規程、條例,投入大量資金改進礦山生產設備,對主要災害的預防開展攻關研究。這些措施為改善煤礦企業的安全生產狀況發揮了重要作用。相比而言,我國對煤礦重大危險源的辨識、評價技術研究不夠,致使目前在煤礦安全生產中難以準確地把握煤礦生產系統中的重大隱患及薄弱環節,難以采取針對性的預防措施。筆者認為,這是目前我國煤礦事故多發的主要原因之一。

  為此,國家科委在“九五”科技攻關期間,把“礦山重大危險源辨識評價技術”列為“九五”攻關課題“重大工業火災、爆炸、毒物泄漏事故預防技術”的第二個專題進行攻關研究。筆者在總結該專題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煤礦(井工開采)重大危險源辨識評價的若干問題進行了研討。

  2煤礦重大危險源概念及其辨識

  2.1重大危險源的概念

  危險源(Hazard-a source danger)是可能造成事故發生的生產裝置、設施或場所,是事故發生的根源。

  重大危險源(Major hazard)的概念源自重大工業事故(Major accident),是指可能導致重大事故的危險源。

  1993年國際勞工大會通過的《預防重大工業事故公約》中,將重大事故定義為:“在重大危險設施內的一項活動中出現意外的突發性的事故,如嚴重泄漏、火災或爆炸,其中涉及一種或多種危險物質,并導致對工人、公眾或環境造成即刻的或延期的嚴重危害”。

  在我國“八五”攻關課題《重大危險源辨識評價技術》研究成果的報告中,將重大危險源定義為:“長期或臨時地生產、加工、搬運、使用或貯存危險物質,且危險物質的數量等于或超過臨界量的單元”。

  2.2關于煤礦重大危險源的定義與特性

  1)煤礦重大危險源的定義

  根據上述重大危險源概念及其界定思路,將煤礦重大危險源定義為:可能導致煤礦重大事故的設施或場所。

  2)煤礦重大危險源的特性

  (1)煤礦重大事故波及范圍一般局限于礦井內部。

  (2)在煤礦重大事故中,導致人員和財產重大損失的根源,既有井下采掘系統內危險物質與能量,例如:瓦斯、自燃的煤、爆炸性的煤塵,也有系統外的失控的能量和物質等,例如:大面積冒頂事故中具有很大勢能的巖石、透水事故中有很大壓力的地下水或地表水、瓦斯突出事故中在地應力與瓦斯壓力作用下突出的煤、瓦斯及巖石等。

  (3)煤礦重大危險源是動態變化的。隨著工作面的推進,采區的接替,水平的延深,不僅井下工作地點發生了變化,而且地質條件、通風狀況、工作環境等都可能發生改變,進而可能使危險源的風險等級發生改變。

  (4)煤礦重大危險源的危險物質和能量在很多情況下是逐漸的積聚或疊加的。比如在通風不良的情況下,瓦斯濃度可由0積聚到爆炸下限5%,甚至到燃燒濃度16%以上。再如老空區、廢舊巷道的積水,回采工作面的礦山壓力的逐步增大等。

  由于煤礦重大事故有以上的特性,煤礦重大危險源在其內涵及外延上和其他工業領域的重大危險源有著很大的不同。首先,煤礦重大危險源很難由某種危險物質或能量的一個臨界量來完全判定。例如,評價一個煤礦是否是瓦斯爆炸事故的重大危險源,不能僅根據煤礦井下瓦斯的某一臨界量指標判定,因為只要是瓦斯礦井,就有可能發生瓦斯爆炸,一旦發生瓦斯爆炸事故,后果都是災難性的,因此,可以說,只要是瓦斯礦井,不管是高瓦斯礦井還是低瓦斯礦井,都可以判定為瓦斯爆炸事故重大危險源,其差別會反映在風險等級的不同上。再如對煤礦火災事故,不能僅以井下某一種可燃物的量來確定火災事故的后果,對煤礦水災事故,不能僅以可進入井下的水的量來確定水災事故的后果,等等。

  2.3煤礦重大危險源的辨識

  根據煤礦重大危險源的定義與特性,可以看出,煤礦重大危險源與工業領域的重大危險源有著較大的不同,煤礦重大危險源的辨識必須依據其定義的表述,即“煤礦重大危險源是指可能導致煤礦重大事故的設施或場所”這一概念,著重考慮煤礦存在的重大事故危險類別,而將存在的危險物質及其數量作為參考因素。從這一角度出發,煤礦重大危險源的辨識,主要是辨識煤礦可能發生的各類重大事故。煤礦瓦斯爆炸事故、火災事故、頂板事故、突水事故、煤塵爆炸事故、煤與瓦斯突出事故等都會產生災難性的后果。因此,只要一個煤礦存在瓦斯爆炸事故危險性,就可以確定為瓦斯爆炸重大危險源;存在火災事故危險性,就可以確定為火災重大危險源;其他以此類推。也就是說,一個煤礦,只要存在發生某種重大事故的危險性或可能性,即可定為該種事故的重大危險源。

  3煤礦重大危險源評價單元劃分

  在危險評價具體實施過程中,根據不同層次管理的重點和要求,往往將評價對象按照某種原則進行分解。即把一個復雜的系統劃分為數個相對獨立,便于評價操作、災害控制、安全管理的單元,分別進行評價后,再合成各單元的評價結果。這種對評價對象的分解,又叫做評價單元劃分。

  對于煤礦生產系統,有一些在空間上相對獨立的子系統,例如,采煤工作面、掘進工作面等,再大一點如采區、水平、煤層等。這些子系統不但在空間具有相對的獨立性,而且在事故致因上也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因此,在實施煤礦重大危險源評價時,可將這些子系統劃分成評價單元,從而有益于評價的操作。

  煤礦重大危險源評價單元劃分應遵循如下原則:①評價單元在空間上具有相對的獨立性;②評價單元在生產工藝上具有相對的獨立性;③評價單元所在事故致因上具有一定的獨立性;④評價單元內大多數評價指標有一個確切的、穩定的取值;⑤評價單元之間事故影響要盡可能小。

  應該注意,不管是以工作面、采區或水平、煤層來劃分單元,它們都不是生產過程中的獨立的系統。這些單元內發生事故與否,不僅僅與單元內的因素有關,同時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整個煤礦的采掘、通防、供電、提運、排水等系統的影響。如果全礦各生產系統不合理、不可靠,那么也不可能有安全的工作面或采區。因此,在評價工作面或采區的危險性時,有很多的工作是評價煤礦各生產系統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4煤礦重大危險源危險等級的劃分

  為了明確地表征危險程度,通過危險評價,需要得到能夠反映評價對象發生事故危險性大小的一個相對數值,然后根據危險程度分級方法和分級標準,把評價結果變成危險等級,以明確區分評價結果多大時是相對安全的,多大時是比較危險的。而且根據煤礦重大危險源分級管理的需要,必須按煤礦重大危險源危險性的大小分成不同的危險級別,以利于不同層次的管理部門分別進行重點管理。

  危險等級可分5級:Ⅰ級重大危險源、Ⅱ級重大危險源、Ⅲ級重大危險源、Ⅳ級重大危險源、Ⅴ級重大危險源。當然也可劃分為4個類別或三級,原則是分級方法和標準要結合評價方法和危險源分級管理的實際需要來確定,要盡量地反映評價對象實際的安全狀況或危險程度。

  5煤礦重大危險源危險性與評價單元危險性之間的關系

  一個煤礦可能劃分為若干個評價單元,每個評價單元都有一個評價結果,下面討論如何根據各單元的評價結果來得出整個煤礦的危險評價結果。

  把各個單元評價結果分值的相加之和或加權平均值來作為煤礦重大危險源的危險評價結果顯然是不可取的。因為對于一個煤礦生產系統來說,系統內有危險的單元,也有相對安全的單元,而整個煤礦的危險程度取決于較危險的,特別是最危險的單元,而安全、較安全的單元對全礦的危險程度的影響則不大。把評價結果分值簡單相加或取平均值,忽略了高危險單元對全礦危險程度的決定性影響,可能會掩蓋煤礦真實的危險程度。

  另一種方法是用最危險的單元代表整個煤礦的危險性。這種方法相對合理一些,但也有其片面之處,即無法反映出較危險的評價單元的個數給全礦危險評價帶來的影響,因而反映不出采掘工作面越多,危險程度可能會相應越大的情況。

  根據以上分析,確定整個煤礦的危險等級,應綜合考慮上述兩種方法的優點,以取最危險單元的危險等級作為全礦的危險等級的方法為主,同時考慮各評價單元的危險等級及評價單元個數對全礦的危險等級的影響,從而得出了相對合理的煤礦重大危險源危險等級的劃分結果。

  6煤礦重大危險源不同類型災害的危險性的關系問題

  由煤礦重大危險源的基本概念和分類得知,一個煤礦可能會同時存在瓦斯爆炸、煤塵爆炸、煤與瓦斯突出、火災、透水、頂板事故等多種類型的災害的危險性。對于不同類型災害的危險性與煤礦總體危險性的關系,一般可以有兩種處理方法。一是把礦井各類類型災害危險性的評價結果進行比較,取評價結果中危險程度最高的作為煤礦重大危險源的總評價結果;另一種處理方法是將煤礦各種類型災害危險性評價結果值合成,得出煤礦重大危險源的總評價結果,然而這兩種方法都不太合理。

  由安全工程學的一般原理得知,某一具體災害事故的危險性可由下式表達:

  R=P•C

  式中,R——事故的風險;

  P——事故發生的概率或可能性;

  C——事故的實際后果或后果嚴重程度。

  在上式中,如果能依據P的準確概率值和C的實際后果值,計算出R的風險值,那么不同災害事故的危險性是可比的。但實際上得出P的準確概率值、C的實際后果值一般是很難做到的。那么,對于相對賦值的指標合成得到的P的可能性值和C的后果嚴重值,只能用于同一種評價方法下的不同評價對象的比較,而用不同的評價方法得出的評價結果,由于評價指標不同,因而是沒有可比性的。

  由于煤礦的瓦斯爆炸、火災、頂板、水災等事故危險性的評價結果是表示事故的相對風險值,且評價方法和評價指標是不同的,因此,一具煤礦的不同類型災害的危險性評價結果是沒有可比性的,將煤礦各種類型災害危險性評價結果值合成為一個值是不合理的。

  其次,對于煤礦瓦斯爆炸、火災、水災、頂板事故等,本身在災害控制的原理與措施上就有著很大的不同。而以不同類型災害中危險程度最高的作為煤礦重大危險源的總評價結果或將礦井各類型災害危險性評價結果值合成起來,不利于分門別類地控制煤礦各種類型災害。

  綜上所述,對于煤礦重大危險源不同類型災害的危險性,應該分別進行研究,分別進行評價。不同類型災害的危險性評價結果分別用于各自類型災害的預防與控制。

  7結論

  通過對煤礦重大危險源的辨識評價若干問題的研究與探討,得出以下結論:

  (1)煤礦重大危險源的辨識主要是辨識煤礦可能發生的各類重大事故。

  (2)煤礦重大危險源評價單元應根據不同層次管理的重點和要求來劃分,并掌握空間上、生產工藝上、事故致因上的具有相對獨立性的原則。單元危險性的評價應包含全礦各生產系統的合理性、可靠性的評價。

  (3)應根據煤礦重大危險源分級監控管理的要求,在評價的基礎上劃分煤礦重大危險源的危險等級。

  (4)根據各單元的評價結果確定整個煤礦的危險等級時,應重點考慮最危險單元對全礦的危險等級的影響,同時還要考慮其他評價單元的危險等級及評價單元個數對全礦的危險等級的影響。

  (5)對于煤礦重大危險源不同類型災害的危險性,應該分別進行研究,分別進行評價,以利于各類災害的預防與控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桃园县| 丰县| 藁城市| 迁安市| 汉阴县| 舒城县| 金山区| 日土县| 屏边| 平顺县| 扬州市| 顺义区| 若羌县| 枣阳市| 五原县| 张掖市| 启东市| 汉寿县| 馆陶县| 中山市| 恩施市| 涿鹿县| 安陆市| 高要市| 宜君县| 枣强县| 泰州市| 广昌县| 合山市| 临潭县| 祁连县| 米易县| 理塘县| 宜川县| 永胜县| 新田县| 文登市| 多伦县| 晋宁县| 兰考县| 保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