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煤礦危險源的辨識、評價與控制

2007-06-13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危險源的辨識、風險評價與控制是建立煤礦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基礎,如何在實施中將煤礦企業的特殊性、復雜性與執行的法律法規結合起來,使其更具有操作性,是煤礦企業應關注的問題。
  
  一、危險源的存在
  
  危險源是事故的源頭,是能量、危險物質集中的核心。作為一種特殊行業,煤礦的勞動對象和工作場所主要在地下,而且處在不斷的變化和移動中,惡性隱患、事故多,頻次高。水、火、瓦斯、煤塵、頂板是煤礦公認的五大自然災害。隨著礦井開采的推進,不少礦井又出現了沖擊地壓、地溫等自然災害,進一步增大了煤礦安全工作的難度。所以,必須盡力識別造成事故的危險源,對其風險進行評價,并策劃不同的方式進行控制。
  
  危險源由三個要素構成:潛在的危險性、存在條件和觸發因素。危險源的潛在危險指一旦發生事故可能帶來的危害程度或危險物質的大小。危險源的存在條件指危險源所處的物、化學狀態和約束條件狀態,如礦山壓力、溫度、煤塵、瓦斯等。危險源總與相應的觸發因素相關聯,在電器失爆、火花(摩擦與漏電)、支柱初撐力不足、工程質量差等因素作用下,危險源將轉化為危險狀態,繼而轉化為事故。
  
  二、危險源的辨識及風險評價
  
  1.危險源的辨識
  
  危險源在沒有觸發之前是潛在的,經常不被人們所認識和重視。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加以辨識。對于煤礦來講,進行危險源辨識可采用以下步驟:
  
  組成由各專業技術部門人員組成的安全技術委員會,組織有現場安全管理經驗、熟悉業務和工藝流程的專業人員,收集本專業適用的法律法規、標準、規程及其他安全管理文件;
  
  采用一種或幾種方法確定本礦的主要危險源,各部門在本部門的工作范圍內進行危害事件排查,分析危害事件發生的根源,識別存在的危險源,編制《危險源清單(初稿)》;
  
  將《危險源清單(初稿)》匯總討論并下發征求意見,進行補充完善和修正后,返回主管部門,提出專業的《危險源清單》;
  
  各專業及部門的《危險源清單》上交安全技術委員會匯總,經礦長辦公議會研究通過,由礦長批準發布;
  
  《危險源清單》發布后,應對全體人員進行培訓,確保所有員工了解危險源的特性和可能帶來的危害。
  
  2.危險源的描述
  
  在危險源的清單中,應將危險源的物質和狀態描述清楚,如瓦斯突出、積聚、超限、頂板冒落等。下面,筆者以專業技術部門與區隊的危險源清單為例進行比較。
  
  技術部門按專業分工側重于專業危險源的辨識、風險評價和控制的策劃,需要由各專業部門互相配合。施工區隊對本施工現場內各專業危險源負有辨識、風險評價和現場控制的責任,側重于控制措施的落實和現場危險源的辨識,其辨識和風險評價是否準確和合理,由各專業部門審查認可。專業技術部門與施工區隊的危險源清單既有相同之處,又存在較大區別。在機電部門,其危險源清單宜包括與機電專業有關的井上、井下各作業地點的危險源(包括物的狀態和人的行為),作業場所一定要覆蓋全面。在采煤工區,其危險清單應包括本采面范圍內的采煤(頂板和礦壓)、放炮、瓦斯、機電、通防、運輸、供電、排水、”三違“等各專業危險源,危險源范圍一定要覆蓋全面。
  
  3.風險評價
  
  筆者建議,進行風險評價,可以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計算相結合的方法。
  
  煤礦是風險種類、數量較多的行業,應首先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如果僅僅將水、火、瓦斯、頂板、煤塵等重大危害采用定量計算方法進行評價,容易造成兩種后果:一是風險評價過高,未考慮實際控制的效果,制定的目標和管理方案不適宜;二是風險評價過低,不能反映本礦的特點,容易在體系運行總造成疏忽和遺漏。
   
  
  定性分析。由安全技術委員會根據行業經驗和本礦特點,充分考慮到違反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向官方的強烈投訴、主管部門的警告等方面的情況,將重大危險源確定下來,要求各相關部門按重大風險進行控制。
  
  定量計算。除去定性分析后的所有危險源,均可按照打分評價的方法,從事故發生的可能性(L)、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繁程度(E)、事故產生的后果(C)等三個方面打分,確定本部門的風險等級。
  
  由安全技術委員會經定性分析后確定的重大危險源發布后,各部門、區隊只要有此危險源,就應將其確定為重大危險源,不必再進行定量計算。
  
  各部門的風險等級可能不一致,如采用不同采掘方法的區隊,頂板的風險等級就不一樣。
  
  因此,在煤礦危險源風險的定量計算中,要特別注意C值的參數選擇,應緊密結合煤礦的實際情況和有關法律法規對危險因素的具體規定作出認定。如:煤礦安全監察部門制定的《煤礦安全程度評估辦法》包括7個方面,采用評分辦法把煤礦安全程度分為A、B、C、D四類,即具備、基本具備、安全生產條件較差的和不具備安全生產的礦井。原煤炭部安字(1995)第50號文《煤炭工業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統計規定》在附件中指出,職工因企業發生事故所受的傷害分為三種(輕、重、死亡)。按煤炭工業上傷亡事故的性質分為八類(頂板、瓦斯、機電、運輸、火藥放炮、水災、火災、其他),還規定非傷亡事故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并對事故造成全礦井停工的時間做了規定。這些都可以幫助我們對危險源進行分類和對危險物進行等級評定。下面舉例說明:
  
  例一:頂板冒落實危險源,如果沒有量的概念很難確定危險級別。因此,需考慮文件規定的采煤工作的冒頂長3m以上、5m以上、10m,掘進工作面冒頂3m以上和5m以下分別造成的危害級別。可參考煤炭工業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統計規定(煤安字[1995]第50號,1995年4月1日實施)。
  
  例二、筆者給出了不同情形下的C值,見表一。

表一 C值參考表

分數值 發生事故產生的后果(對人身) 發生事故產生的后果(停工時間)
100 一次死亡人數10人以上 全礦井停工8小時以上或采區停工3晝夜
40 一次死亡人數3至9人 全礦井停工2小時但不足8小時或采區停工8小時但不作3晝夜
15 死亡2人(多人時包括輕傷、重傷) 全礦井停工30分鐘至2小時采區停工2至8小時
7 只有重傷(多人時有輕傷和重傷)
3 只有輕傷

  三、危險源的控制
  
  對危險源進行合理的風險等級劃分后,就可以決定采用什么方法對危險源進行控制。按GB/T28001—2001標準的規定,對危險源的控制可分為三種:一是運行控制,二是制定實施目標、管理方案,三是制定應急預案。
  
  在日常工作中,還應做到日檢、月檢、旬檢,定期進行各類工程質量標準化檢查、煤礦安全有害氣體監測控制系統檢查、礦壓監測檢查、機電設備完好檢查、三違檢查、重大事故隱患排查以及工作面(頭)作業規程檢查等,使危險源處于受控狀態,避免轉化為事故。由此可見,對煤礦危險源多采用運行控制的方法。
  
  煤礦每年都有安全工程的投入,如安全措施工程、技術改造項目等。對這些工程項目,應結合標準制定”目標、管理方案“來控制,要有安全目標、工程量、完成時間、資金使用、負責人等。
  
  一些比較重大的危險源,其波及范圍和造成的危害都比較大,如一次傷亡人數在3至9人,以及經濟損失構成重大事故的,生產經營單位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33條的規定,對重大危險源登記建檔,進行定期監測、評估、監控并制定應急預案,告知從業人員和相關人員在緊急情況下應當采取的應急措施,并在有關部門備案,即應結合標準制定應急響應的機制和程序。
  
  煤礦的地質、環境、生產等條件不同,存在的危險源隱患因素也不一樣,每個煤礦都可能排查出上千個危險源。因此,必須抓住關鍵地點,重點區域,重點專業(一通三防、防治水),重點部位(采、掘工作面),重點環節(采煤掘進、提升運輸、職業危害過程的安全生產),深化安全程度評價,制定職業健康安全方針和目標,策劃管理方案和程序控制文件,建立運行有效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乡县| 马龙县| 沙湾县| 湖南省| 天长市| 普洱| 南漳县| 昂仁县| 图木舒克市| 六安市| 大渡口区| 饶河县| 广丰县| 湘乡市| 永善县| 新和县| 城市| 南京市| 丽水市| 宁德市| 长沙县| 樟树市| 赣州市| 柏乡县| 绥中县| 伊金霍洛旗| 邓州市| 大悟县| 确山县| 随州市| 岳阳县| 德州市| 莱州市| 黔东| 波密县| 麟游县| 阜南县| 留坝县| 广德县| 清水河县| 隆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