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伴隨著人類的生活及生產活動而產生的。人類從遠古時代就在解決生活及生產中的安全問題。從文化溯源的角度可以將其起源追溯到遠古時代人類的防災害活動。但是安全工程作為一門學科提出來,是本世紀60年代的事,60年代才在少數發達國家的大學中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因此,嚴格的說安全成為一種文化是工業社會發展的產物。
我國安全文化產生的背景有以下三個:
(1)現代工業社會生活的特點。由現代科學技術構造的現代社會生活(家庭及辦公)特點是:技術含量越來越高,機器及物質的品種越來越多,生活及辦公室越來越密集化和高層化,人造環境越來越復雜,交通越來越擁擠和城市規模越來越大等。在提高了生活和辦公效能的同時也不斷發生前所未有的巨大災害。這樣一個社會中的安全問題已不再是手工業時代的安全常識所能解決的,而是需要復雜的現代技術,這就要求公民具有現代安全科學知識、安全價值和安全行為能力。
(2)現代工業生產的特點。現代工業生產更是技術復雜、大能量、集約化、高速度的過程,一個液氨罐貯量可達5000m3,一個發電廠的控制臺有上百個儀表,一個中等企業有上千名員工,現代工業一但發生事故損失極大,而現代工業設備又非常復雜,生產、運輸及貯存都具有很強的技術性,需要多部門、多工種準確地配合,需要高度的責任心和組織紀律、就這要求企業全體人員都具有高度的現代生產安全文化素質,具有現代安全價值觀和行為準則。
(3)隨著工業社會的發展,企業管理的方法由單純的制度管理進入了企業文化管理的時代,即以企業整體的經營文化品格來統一企業的經營管理行為。安全文化是企業整體文化的一部分,是企業生產安全管理現代化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國安全生產的形勢始終不穩定,不斷出現事故突發、火災造成的嚴重局面,總結我國幾十年安全管理的經驗可以看出,傳統的單純依靠行政方法的安全管理不能適應工業社會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營造實現生產的價值與實現人的價值相統一的安全文化是企業建設現代安全管理機制的基礎。
上一篇:電力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原則和目的
下一篇:安全文化的歷史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