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寓于文化寶庫之中,它具有文化的共同特征,同時有其獨特性能。人類的生存與安全并存,風險與災難同在,這是人類繁衍和發展面臨的最基本的挑戰。為了延續生命、防災避難、抵御敵害,通過創造發明,總結經驗教訓,達到預期安全目標,同時也豐富了安全文化,也有了安全價值觀念文化、安全行為規范文化。安全文化體系是一個動態而連續發展的安全系統,也是一個組織起來的一體化安全文化系統,即安全技術的系統、安全社會學的系統,以及安全意識形態系統。
一、安全文化的技術系統
安全文化技術系統,是由物質的、機械的、物理的和化學的工具、設備、設施、儀器儀表、材料及使用這些物質和技術所構成的安全技術系統。人類依靠此安全技術系統,保障人類在自然界能平安生息,在一切領域保持安全的活動。例如:有各種各樣的安全生產工具、防身護身的生產資料、掩蔽防患的材料、進攻或防御的器械,用以保護人民的安全與健康。安全文化的技術系統是安全文化系統中的底層系統;基礎系統。因為,人類能安全生存和發展,首先要在適應自然界的過程中依賴物質和機械工具,人類要安全地生活下去,必須保證有安全的環境和生存的保障條件。人類維持生命就要獲取能量和食物、躲避風雨雷電等自然災害、抵御敵人和兇猛野獸,方能保存自己。要完成上述任務,達到安全活動的目標,只能依靠以物質為基礎的技術手段。所以安全技術系統是安全文化系統最重要、最基本的、最基礎的決定性因素。它能決定安全社會學系統,又同安全社會學系統一起共同決定了安全哲學即安全意識形態系統,顯示了安全技術的物質力量,同時也反映了社會安全系統人際關系的重要作用。
二、安全文化的社會學系統
安全文化的社會學系統是指由人在社會活動中的人際關系構成,又以個人與集體的安全行為方式來體現的。它包含有社會關系、親緣關系、經濟關系、倫理關系、政治關系、軍事關系、社團關系、職業關系、娛樂關系等等,或稱為安全社會學系統。它相對于安全技術而言是次要的、從屬的。安全社會學可以認為是人類在使用工具(生產工具),使用防守和進攻武器,以及保護設備的過程。人們稱安全社會學系統是安全技術系統的函數,安全技術是自變量,社會系統是一個因變量,安全社會學系統是由安全技術系統而決定的。
如果安全技術系統用T表示,安全社會學系統用S表示,那么S=f/(T)S與f之間是某種數學函數關系,S由T的變化或水平而確定,而不是線性關系。
三、安全文化的意識形態系統
安全文化的意識形態系統是由思想、信仰、知識而構成的,它是用清晰的言語或其他符號形式表現的,通常表現在神話、傳說、文學、哲學、科學、民間智慧以及普通常識中。安全觀念形態或哲學的系統是信念的體系,人類安全的意識、觀念、經驗屬于這一體系。但社會的經驗和解釋也受到技術力量的強有力的約束。每一種技術都對應著一定種類特有的哲學。例如:安全農業技術、安全畜牧技術、安全冶金技術、安全建筑工程,各自都可在哲學中找到自己相應的表達哲理。
安全文化的意識形態系統是建立在安全技術系統和安全社會學系統的基礎上,是一種隱形、潛在的、抽象的思維、邏輯、哲理的表現,直接支配和影響著人的安全行為。如用I表示安全意識形態系統,那么,它與技術系統、社會學系統間的關系,可表示為:I=F(T·S) 該式表明:I受T、S直接影響,I的水平和方面反映了T和S對I的影響和產生的效果。I是一個復雜函數,是一個非線性的隱函數。
四、安全文化的系統框架
圖1給出了安全文化的系統框架,從圖中可以看出安全文化系統可分為三個分系統,又可把此文化系統分成三個層次:底層是安全技術層次,上層是安全哲學層次,中間層次是安全社會學層次。安全技術系統是首要的、基本的,起重要作用的決定性因素。安全社會學系統是技術的功能體現。安全哲學則是在表達技術力量的同時反映社會系統的功能。技術和社會則共同決定著哲學的內容和方向。而社會學系統對技術活動沒有制約作用。社會系統和技術系統不受哲學的影響。可以說社會學系統和哲學體系即是技術過程的附屬物,又是它的詮釋者。
圖1 安全文化系統框架
上一篇:消極安全文化現象的分析與對策
下一篇:小議“安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