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已經漸漸被電力職工接受,工作中也可以比較好地貫徹安全規程。安全意識作為電科院企業文化的一個重要的部分已經深深扎根到每個電科院職工的腦海里。我們對安全工作的認識也必須與時俱進,樹立大安全的安全觀。全社會如此,企業的生產經營者更應如此。
當前有一種錯誤的思想在一些人的認識中蔓延,那就是“安全為了生產”。“安全為了生產”,乍聽起來滿有道理:企業是贏利性的經濟組織,安全為了生產,生產創造效益,天經地義,一目了然。但仔細分析起來,這種提法確實有失偏頗。姑且不論只要錢不要工人命,只要產值、只要政績不顧工人死活的野蠻生產,就是說安全為了正常穩定的生產也有悖常理,并違背了“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
從安全的目的看,如果說,安全是為了生產,那么生產是為了什么呢?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發展經濟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也是為了“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無疑,安全工作也必須是為了這個根本目的——人的全面發展。總之,經濟建設中的生產是為了人,分配是為了人,流通也是為了人,消費是為了人,精神文明建設也是為了人。試想,生產發展了,生活富裕了,而作為從事生產的人,傷的傷,殘的殘,死的死,勞動者不能享受或者不能很好地享受勞動成果,生產豈不是失去了它應有的意義!
一般認為,安全投入是單純指直接的物質投入,其實應該包括兩個方面的投入:一是直接用于解決物的不安全狀態(事故隱患),改善勞動環境和條件為主,提高物質安全的資金投入。二是用于加強安全生產管理,以解決人的因素為主的人力資源、人員素質的資金投入。因此,在強調企業加大物質安全資金投入的同時,也要重視以人的因素為主的資金投入。如加大安全教育培訓的力度,開展形式多樣的安全知識普及活動等。只有廣大從業人員掌握本職工作所需的安全生產知識,提高安全生產技能,增強事故預防和應急處理能力,才能提高企業的整體安全素質和安全意識,從而為實現安全生產奠定深厚的思想基礎和群眾基礎。
只有在安全工作中始終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才能真正作好安全工作,把安全工作落到實處。才能真正建設好安全文化。
上一篇: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模式與途徑
下一篇:安全,需要文化和執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