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作中,我們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安全生產是永恒的主題”。可這永恒的主題到底該如何書寫,如何杜絕安全工作的軟肋,如何把安全工作實實在在地抓出成效?眾說紛紜。借鑒《細節決定成敗》中的“望遠鏡”與“放大鏡”理論,談一談安全管理,與大家分享。
所謂在安全工作中用好“望遠鏡”,就是要求我們放開視野,內學外聯。一方面要學習國內外先進企業的管理經驗,一方面要吸取歷年來的重特大事故的沉痛教訓。
包括日本杜邦公司、法國拉法基集團以及彩虹集團在內的眾多企業,安全管理中都有其獨到之處,我們就是要通過學習,吸收其先進的理念和核心的價值觀,通過采用現代的安全管理技術,變縱向單因素管理為橫向綜合管理;變事后處理為預見分析;變事故管理為隱患管理;變管理的對象為管理的動力;變靜態被動管理為動態主動管理,實現本質安全化。而對于國內外重特大事故的慘痛教訓,我們要認真探討,通過案例剖析、事故反思等有效形式,居安思危,以人為鑒,以人為鏡。要認識到常對安全反思是一種管理智慧;常思安全,是一個領導的基本能力,是一個干部的基本素質,是一名員工的基本素養。要通過不斷強化的警示教育,使員工明白安全教訓血寫成,不能重復來驗證的道理,從而在企業中營造“安全工作怎么投入都不過分、怎么抓都不越位”的輿論氛圍。
安全管理中的“放大鏡”則是要我們把自己的長處、弱點都看清楚,要抓住細枝末節不放,真正沉下心來,用“細節的思想去思考問題、細節的工作去發現問題、細節的方法去解決問題”。要從處理細節隱患入手,切實消除一切物的不安全狀態和人的不安全行為,要使員工懂得1%的錯誤會導致100%的失敗的深刻道理,從而在安全工作中實現“不接受缺陷、不制造缺陷、不傳遞缺陷”的工作目標。
上一篇:安全提倡“人性化”管理
下一篇:對安全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