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企業安全文化 營造生命安全平臺
2006-01-09
來源:當代礦工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企業安全文化作為現代化企業生產力的重要保障,是企業文明和素質的重要標志。如果把安全比作企業發展的生命線,那么安全文化就是生命線中給養的血液,是實現安全人本管理的靈魂。安全文化是煤礦企業文化的重要內容。抓好安全文化建設,有助于改變人的精神和道德風貌,有助于改進和加強企業的安全管理。
企業的安全文化可分為基礎安全文化和專業安全文化。前者是一種全民普及型的文化;后者則是從事某項專門技術或技藝活動的人應當具備的專門的文化知識和行為素質。企業培育是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一個主要途徑,培育的方法主要有:一是定期組織各部門進行各種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技術標準、安全生產責任制的制訂及修訂活動,充分發動企業全體員工從理論到實踐做認真、細致、深入的學習和討論,統一企業全體員工的安全認識、價值觀和行為準則。二是企業對全體員工要進行定期培訓,包括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以及企業安全生產、安全技術、安全觀念、安全態度、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內容。對新入廠的工人必須進行嚴格的三級安全教育培訓。三是運用電視、廣播、黑板報等多種宣傳媒介,采取安全講座、安全知識競賽、安全演講、事故案例分析會、安全生產大檢查、安全活動、安全技術交流會、安全座談會、安全獎勵表彰會和安全圖片展覽等多種形式貫徹安全文化,倡導“安全第一”觀念及宣傳安全行為規范。四是建立企業安全事故陳列室,經常用正面經驗、反面事故和血的教訓教育全體職工,使全體職工牢固樹立“生產必須安全,安全為了生產”的意識,做到警鐘長鳴,安全生產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安全理念,協助企業黨政多渠道、多層次、全方位構筑安全文化體系,大力營造職工生命安全平臺是各級工會組織義不容辭的重要職責。
培育企業安全文化,煤礦企業工會必須以提高職工安全素質為重點,以職工廣泛參與的安全宣傳教育活動為載體,以調動廣大職工參與安全管理的積極性、主動性為出發點,才能發揮作用。做好企業文化培育工作,工會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一是創新安全理念。工會組織要在黨委的統一領導下,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實踐工作,真正建立以制度管理為基礎,以思想教育為先導,以技術管理為支撐,以人才管理為目標的安全管理長效機制。
工作中,應認真總結實現安全生產的經驗和做法,回顧分析發生事故的教訓,摸清因違章違紀釀成事故主要責任者的心態,進行全面的分析、整合、定論、評判,制成典型事故安全圖片、教材,通過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和灌輸,把《煤礦安全規程》的字字句句變成職工自覺遵守的工作標準和行為準則,在廣大干部職工中逐步形成“責任重于泰山”的安全責任理念,安全系統工程論的齊抓共管理念,事故背后有事故的安全防范理念,尊重客觀規律的安全風險理念等。
二是突出煤礦特色。工會應結合自身的工作特點,發揮優勢,協助黨政,培育獨具煤礦特色的安全文化體系。
首先,把《安全生產法》、《職業病防治法》、《煤礦安全規程》等相關法律法規與企業安全生產的實際結合起來,形成一套科學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責任制度,使廣大職工行有規范,干有標準,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其次是選準企業安全文化的突破口,把影響安全生產的難點和薄弱環節作為工作重點。采取數量加質量,熱情加科學,骨干加群眾的原則,把制約安全生產的薄弱點和影響職工生命安全健康的關鍵點梳理歸納出來,廣泛開展群眾性的技術攻關活動。用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先進的技術管理辦法,科學的技術攻關成果和職工群眾的智慧力量消除隱患,防范事故。三是將親情家庭文化、企業文化融入安全文化建設之中,把黨的安全生產方針、法律法規、企業規章、職工安全行為,以及群眾的重托、家庭親人的期盼作為安全宣傳教育的重點。創新教育形式,充實宣傳內涵,發揮現代宣傳媒體的作用。廣造輿論,通過組織實施安全生產大討論、演講會、知識競賽、“三違”幫教、安全宣誓等,按照企業不同時期的工作重點,推進安全文化建設。
三是注重職工安全素質的整體提高。工會組織要積極協助企業行政抓好職工的安全素質教育,實現安全培訓目標、內容、形式上的創新,逐步建立安全人才培訓管理體系,全面提高職工隊伍的整體安全素質。
真正把安全生產的主動權牢牢地建立在高素質的職工隊伍整體參與、自我管理、時時防范的基礎上。通過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理論研討會、成果發布會、學術報告會等,交流經驗,取長補短,探索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新路子,不斷提高企業安全文化的品位和層次,構筑煤礦企業可靠的安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