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企業為何經常有檢查人員前腳走,后面就出事故的事發生?如何維護各類安全規章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創設安全管理的執行力文化》一文認為,管理層沒有采取有效的糾正措施確保規章制度得到充分的執行,客觀上使操作人員違規行為被認可,這是管理的違章,是最可怕的。對一個有執行力的組織來說,追求“有章必循”、“違章必究”的境界,其實質就是建立一種執行力的文化。
“有章必循、違章必究”已經說了幾十年,可以說是老生常談,但是安全生產的嚴峻形勢告訴我們,老生常談的東西未必已經習以為常,天天喊的口號不可能形成安全管理的執行力。
2005年安全生產月的主題是“遵章守法、關愛生命”,但是深入各企業調查以后,發現“有章必循、違章必究”在相當一部分企業內執行的效果并不好,并沒有形成安全管理的執行力,管理和操作的不規范行為屢屢發生,違章現象屢見不鮮,習慣性的違章并沒有被堵住,原因在哪里?為何人們習慣性的不安全行為屢禁不止?為什么我們在安全管理方面投入了那么多的人力、物力,采取了那么多措施,還沒有形成強有力的執行能力?特別是在新經濟組織中這樣的情況更為嚴重。經過近一個月的調查我們發現問題是在安全管理方面缺少一種執行力的文化,缺少一種執行的流程,缺少一種有效的培訓,缺少一種有計劃的組織評估和研究,表現為:一些企業內的一部分崗位有章難循甚至無章可循,一些企業對違章行為既不追究,也不研究,“有章必循、違章必究”僅僅是一句口號。
為此,提高安全管理的執行力是當務之急。我們將安全生產月“遵章守法、關愛生命”的主題,通過“有章必循、違章必究”的具體內容和流程的執行來體現和落實。
有章必循的前提是有章可循、有章能循
有章必循的前提是有章可循 經我們對15家企業抽樣調查發現,有26.1%的崗位沒有崗位操作規程,21.4%的崗位沒有安全規程。由此可見,在相當的一部分企業內,現在首要的問題還不是操作違章問題,而是操作者無章可循的問題,他們中的操作有的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或者習慣隨意操作,有的依據師傅帶徒弟的方法按照師傅的個人經驗進行操作,這其中有很多合理的內涵,但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特別是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先進工藝的引入,我們原有的經驗嚴重不足,存在很大的不安全隱患。這種依據師傅輩留傳下來的經驗和技巧,憑著個人的理解隨意操作的行為,操作者也感覺到自己的操作行為不大規范,但不知道規范的規程應該怎樣做,有的操作者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操作行為是否安全、是否違章。
沒有章法就失去了判別是非的標準,當然也無法判斷是否違章?所以有章必循的前提首先是要有章可循。
有章必循的前提是有章能循 企業內制定了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崗位操作規程、安全規程以后是否就能確保有效執行呢?我們又抽樣檢查了15家企業,檢查結果有30%的規章制度幾乎是國家法律法規的內容簡單搬家,有的干脆就將平時領導的講話、行動的口號及上級制定的原則作為安全管理制度或安全規程,沒有結合本企業的實際,離本崗位安全要求更是不著邊際。這樣的規章制度和安全規程,對實際操作毫無指導意義;這樣的規章制度和安全規程,雖然在形式上是有了,但是實際上是形同虛設,沒有一點可操作性,甚至是比沒有更糟糕;這樣的規章制度和規程,操作人員無法遵循,當然也談不上“有章必循”。
有章必循的前提是將教育、培訓、考核,落實到每個崗位的操作員工 制訂可操作的崗位操作規程、安全規程,不是完成一項形式上的工作,更不是為了應付有關部門的檢查。如何將書面的制度和規程化為每個員工的自覺行動?最基本的辦法就是教育、培訓,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考核上崗。為此,對每個員工進行上崗前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規程的教育培訓、上崗以后進行安全的繼續教育和培訓、特殊工種定期進行培訓考核等等,是有章必循的前提。
沒有教育培訓就不會有規范的行為。為此必須在安全培訓上狠下工夫,全面開展各類安全培訓,使每個員工都能接受到安全教育,全年計劃對每個員工的安全教育不少于24小時。
綜上所述,“違章”首先要“有章”、要“知章”,要“有章可循”、要“有章能循”。
違章必究就是對違章既要追究也要研究
違章必究的前提是發現違章 誰發現違章?是靠少數安全管理人員檢查?還是全體員工自查、互查和各級管理者的層層檢查?長期以來習慣的做法是設置安全員巡回檢查,這是一個不可缺少的方法,但不是惟一的方法,不是一個治本的方法,因為這種做法基本的立足點是“要我安全”,而不是“我要安全”,所以經常發生檢查人員前腳走,后面就出事故的被動局面。如何從“要我安全”轉變為“我要安全’?在管理方法上必須有所改革,主要不是靠安全管理干部檢查發現違章,而是由每個員工從自我保護出發,自己來發現違章、發現隱患。為此,我們建立了“崗位自查制度”,由崗位員工依據崗位安全規程進行自我檢查、完善崗位的安全作業環境、提高崗位本質安全的條件、規范崗位的安全標準化作業,實現崗位“兩無一有(無違章、無事故、有規程)”,通過上述工作,逐步培養員工“我要安全”的意識,提高“我會安全”的能力。在此基礎上,我們又強調各級管理者是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者,對職責范圍的安全承擔責任。同時建立一級檢查一級的層層檢查制度,通過自查、互查、層層檢查、抽查等方式方法的有機結合,不斷發現每個崗位的違章和隱患,不斷糾正每個崗位的違章和清除安全隱患。
違章必究就是要追究違章者的責任 違章必究就是維護規章制度和各類安全規程的嚴肅性和權威性,違章不究就是管理層沒有采取有效的糾正措施確保規章制度和各類安全規程得到充分的執行,這樣客觀上已經使得操作人員認為違反規程的行為已被管理層認可,甚至認為原有的管理制度和安全規程已被修改,為此他們仍然不顧危險,繼續冒險生產,所謂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規程形同虛設。為此違章必究就是要令行禁止,對令不行、禁不止者必須嚴肅處理,這是對他們生命的愛護,對他們家庭的幸福負責,對國家和企業的財產負責。
違章必究就是要體現在制度和規章面前人人平等,大量安全管理規章、操作規程和安全規程是面對基層的操作工人,但是安全管理規章和“規程”不僅僅只在基層群眾,大量的工作應該是面對管理層,直至最高經營管理者。所以違章既有操作違章,也有管理違章。實際工作中首先不遵守制度和規程的往往不是基層操作工人,而是管理者,甚至是企業一把手。他們認為制度是對普通員工的,管理者是制度的制定者,所以不存在是否遵守制度的問題。這是最可怕的違章,制度訂得再好,教育做得再多,都不如領導者的言和行,領導者準確的言和行是員工的楷模,領導者錯誤的言和行也就是員工的榜樣。所以違章者必究就是不分職務高低只要違章就應該接受處罰,否則所有的管理制度和安全規程都行同虛設,所有的安全教育都是瞎子點燈。
違章必究就是要研究違章的原因 違章必究習慣上理解為嚴肅處理、嚴格處罰,甚至出現層層加碼、不斷升級的處罰。違章必究不僅僅以處罰為惟一目標,違章必究也不能停留在處理和處罰上,違章必究更重要的是研究違章的主、客觀原因,研究如何改進,使違章行為失去違章的主、客觀條件,研究如何使員工具有遵章守紀的自覺行動。
違章必究就是對違章行為,在嚴格處罰的同時要尋找“違章”的根源,從源頭上糾正“違章”。生產作業現場最頭痛的是習慣性違章,為了糾正習慣性違章,我們不斷加大處罰的力度,但是習慣性違章現象并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為什么呢?有的違章不是操作者有意所為,而是規章或規程有缺陷、設備本質不安全、環境條件不完善………所以對違章,特別是習慣性違章要作深入的調查和研究,要找到問題的根源,從源頭實施整治。如何提高教育培訓的質量糾正人的不安全行為,如何提高設備的本質安全來改變物的不安全狀態,如何運用5S等方法改善環境的不安全條件,如何改革和創新管理來完善安全管理的缺陷……這些是我們對習慣性違章必須要進行研究的內容。
違章必究應該堅持持續改進。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隨著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的運用,安全規程也會不斷的修改和完善,原來的遵章行為在“四新”條件下可能演變為“違章”。所以違章必究的過程是一個持續改進的過程!坝姓卤匮薄ⅰ斑`章必究”其實質是建立一種執行力的文化,這種執行力文化的框架要求企業領導者深入實際進行全面的調查研究,要求建立“以人為本”、坦誠相待的良好氛圍,在這種氛圍中每個人都更加務實、更加注重實際行動,而不是搞形式主義的走過場。
“有章必循”、“違章必究”,作為安全管理執行力的基本內容,必須將人員、運行、技術三個核心流程緊密連接在一起,只有這樣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
“有章必循”、“違章必究”,對一個有執行力的組織來說,就是要定期進行評估,在不斷總結的基礎上找出不足與優勢,在預測未來的基礎上及時修正計劃與目標,在評估的基礎上調整資源的配置實現持續改進。“欲達其中,必求其上”,只有追求充滿執行力的“有章必循”、“違章必究”的管理境界,才有可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有章必循”、“違章必究”的安全管理水平。上海市寶楊路 855號 郵編 201900
上一篇:安全文化小議
下一篇:營造企業安全文化 促進安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