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重在人人參與
2004-02-03
來源:《中國電力報》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創建學習型企業對于發電企業來說,最重要的是建立確保安全生產、經濟運行、提高企業效益的企業安全文化。
在企業安全文化系統中,人本管理貫穿內外。21世紀,員工跟企業的關系已變成“土壤學說”:企業提供資源灌溉土壤,所有員工在土壤上自然成長,自我發展,在競爭環境中經受風吹雨打,最終實現人盡其才。美國著名行為學家馬斯洛于1943年在《激勵和人》論著中指出,人類最基本的需求是維持人自身生存和延續的生理需求、安全(含健康)保障需求,其次才是社交活動、尊嚴地位、自我實現的需求。因此,人本文化的基礎是保障員工的生存權。安全文化是尊重人、愛護人、保護人的文化,安全文化體現了維護人的尊嚴和滿足人對自由的基本要求。
從“三個代表”高度出發,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如何代表?如果一個企業事故頻發,連員工最起碼的生存權都不能保證,何談保障人民的利益?一起安全事故不僅給企業帶來經濟損失,而且會阻礙市場經濟的發展,同時給社會安定造成負面影響。人人都知道愛惜生命,個個都愿意安全生產,誰都需要設法消災避難。但是,安全理念和行為只有通過弘揚、宣傳與學習,有目的、有意識地培養和塑造安全意識,才能使大眾自律安全。
以人為本,要求員工對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廣泛參與,整體互動。對任何一件事情,只有親身參與才會有責任感。要在參與過程中讓員工體會到人格被尊重,培養員工的責任感。通過交流,把員工的個人追求融入企業的長遠發展,形成大家認同的企業價值準則。要想使員工盡職盡責,必須使員工能分享企業成長帶來的好處。只有當員工個人價值追求和企業價值追求和諧一致時,員工才能樹立積極的工作價值觀,發揚敬業精神。
這就涉及到管理問題。安全文化也是管理文化,管理的層次是多方面的:通過構建規章體系實現安全生產的正常運行,通過獎罰形成激勵、監督和約束機制,建立教育體系培養員工遵章守紀的自覺性,構建培訓體系提高全員自我防范能力,加強專業技術崗位培訓。要通過不斷學習掌握設備的技術參數、運行狀態、性能指標,提高設備的可靠性,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