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安全文化緣起及國內安全文化研究建設現狀

2008-02-28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安全問題伴隨著人類社會始終。所謂安全文化,從中觀層面看,即人類在安全實踐活動中所創造的安全物質成果和安全精神成果的總合,應該包括安全理念、安全意識、安全制度、安全標準、安全物品、安全文藝作品、安全宣傳、安全群體、安全行動、安全理性、安全社會系統、安全社會結構等等。安全文化作為當前研究和建設的重點領域,在國內外都有了它的生存基礎和發展成就。

  一、安全文化緣起及國外安全文化?研究現狀回顧

  現代意義的安全文化最初是由安全科技界專家提出來的。1986年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由于人為原因發生爆炸,釀成核泄露的世界性大災難,由此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國際核安全咨詢組(INSAG)提出核電站“安全文化”概念,此后安全文化研究在自然科技界和人文社會科學界都得到了大力發展,安全文化建設也在其它企業生產和政府報告中得到了重要體現。當時,專家們的意見就是指人們不能僅僅從自然科學技術角度來維護安全,人們的安全意識、安全行為和安全政策等在維護安全方面也是至關重要的,而且需要對科技理性的副作用進行思考。無獨有偶,社會科學界差不多從另外一種角度提出了如何確保安全的問題,這就是社會學界對現代性進行反思的“風險社會理論”。風險問題的研究最早見于20世紀50年代西方學者對核能安全使用問題的思考,后來的德國社會學家烏爾里希?貝克1986年出版的德文著作《風險社會》(?RiskSociety?)中,系統地提出了“風險社會理論”,并且對“風險”的內涵作了更深刻的闡述。[1]“風險社會”概念從一開始在外延上就比“安全文化”概念寬泛,不僅僅指安全生產領域,更廣泛地指向社會公共領域的安全和風險,同時打破地域空間的界限而探索全球化進程中的不平等、異質性和不安全問題。?

  安全文化研究與建設主要起源于工業化國家,遠遠走在中國前列,歸納起來有幾個方面的特點:?

  第一,安全文化研究首先在核工業領域重點推進。國際核安全咨詢組(INSAG)1991年又提出了《安全文化》報告(INSAG-4),把安全文化概念得以定義并且得到世界多數行業專家教授的認同。1994年該機構又制定了評估安全文化的方法和指南(《ASCOT指南》,1996年修改),對安全文化的政府組織、運營組織、研究機構和設計部門等問題進行了詳細規定。1998年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又發表了《在核能活動中發展安全文化:幫助進步的實際建議》,提出了企業安全文化建設要經歷安全的技術與法律建設、安全目標與績效、安全主體的責任與自我學習改進等三個階段。亞洲地區核合作論壇(FNCA,前身為1990年成立的亞洲地區核合作國際大會/ICNCA)1997年第8次研討會以來每年都舉行一次研討會(2000年會議在我國上海召開),對于推進亞太地區安全文化合作做出了重大貢獻。[2]

  第二,安全文化研究在其他工業領域的迅速推廣。美國蒙特納州1993年頒布了一部《蒙特納州安全文化法》,以法律的形式強調雇主和雇員合作以創造和實現工作場所的安全理念。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1997年組織召開了“合作文化與運輸安全”全國研討會。澳大利亞礦山委員會1998-1999年開展了一次全國礦山安全文化大調查,并且得出了一些合乎實際的結論。[3]目前國外在礦山安全、建筑安全乃至反恐怖安全領域都有較大推廣。?

  第三,安全文化研究在高校得以大力發展,并且安全文化概念和內涵日益豐富。目前,國外許多礦山類、公共管理類、衛生健康類院校中均開設有安全管理學、安全心理學、安全經濟學、環境安全學、環境法學等安全文化類課程;許多高校與政府聯合組織了區域內或國際性安全文化研討會;很多高校都設有安全文化研究專門機構、安全文化專職研究人員,出版發表了相關論著,開展了相關項目,召集了相關會議。安全理論研究方面邁出了重要步伐,安全文化的概念進一步明確,內涵日益豐富:1991年國際核安全咨詢組(INSAG)把安全文化概念狹義為“核安全文化”;2002年5月道格拉斯?韋格曼在向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提交的安全文化總結報告中作出了它們的定義,“安全文化是一個組織的各層次各群體中的每一個人所長期保持的、對職工安全和公眾安全的價值及優先性的認識”,“涉及到每一個人對安全承擔的責任,保持、加強和交流對安全關注的行動,主動從失誤教訓中學習、調整和修正個人和組織的行為,并且從履行這些價值的行為模式中獲得獎勵等方面的程度”。[2]當然,安全文化定義目前有十幾種,也還在進一步深化發展。?

  第四,從單純研究技術解決安全問題到安全文化研究的理念突破。國外在這一方面最突出的是已經走出單純依靠安全科學技術解決安全問題的困惑,而是實現了安全理念的重大突破,即轉移到安全文化建設和研究的高度來。例如美國北卡大學提倡的安全理念已經從單純的技術設計、成本核算、以產品狀況解決沖突轉到安全價值和關注安全的過程上來:健康安全在決策過程整體中的統一,管理者應對所轄范圍內的健康、安全負責,員工應該參與決策和問題解決,健康安全管理部門應該關注長期計劃、便利條件、工作過程分析,同時也是員工的“可靠專家”。[4]具體地說就是:安全需要人人負責、全民共建;安全需要預防;安全是管理組織上層與下層職員的互動構建的;安全更主要的是一種理念、意識的形成;安全需要制度建設和制度約束等等。安全文化的這一轉變,實際就是要解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單純技術解決問題的模式,要從根本上解決安全問題,走預防為主之路,變“要我安全”為“我要安全”的主體化。?

  二、國內安全文化研究與建設現狀?

  相對于國外,中國安全文化研究與建設比較滯后。但在中國當前處于社會急劇轉型時期,安全文化研究與建設的意義更加重大。國際經驗表明,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000-3000美元,社會處于“高風險”時期,中國目前就處于這樣的狀況。盡管這種統計上的規律一直存在質疑,但現實中也的確顯現了經濟高速發展的情況下,各類安全事故難免頻繁發生。目前中國因各類安全事故的死亡人數約在10萬人左右徘徊。歸納起來說:第一,道路交通運輸傷亡人數呈現上升趨勢,從1990到現在每年死亡人數在10萬人左右,占全部事故死亡人數的90%左右,是美國等發達國家的近10倍;第二,重大火災事故時有發生,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巨大;第三,工礦企業事故發生頻率和死亡人數仍居高不下,其中煤礦安全事故傷亡最為嚴重,如1991-1999年期間事故居全國各行業首位,2000年以來煤礦安全事故死亡人數雖有所下降,但重特大事故時有發生;第四,各類職業危害依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第五,中小企業的安全生產始終成為薄弱的環節,如小煤窯、建筑行業等嚴重存在安全設施設備和資金投入不到位、安全事故常有發生的現象;[3]另外,近幾年的環境安全事故和公共衛生事件也比較突出。安全文化研究與建設就是要從主體的安全思想、安全意識、安全行為、安全制度等方面去預防和控制事故發生,減少事故損失與傷害。?

  (一)當前國內安全文化研究現狀?

  在研究方面,除以“安全文化”詞條出現的文獻、組織、法規、會議外,大量涌現出了“大安全文化”下的安全哲學、安全管理學、安全經濟學、安全心理學、安全法學、安全社會學、安全教育學等學科文獻。從國內來看,目前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特點:?

  1.安全文化研究主體。從主要由政府部門推動轉向以學界研究為主。由于文化歷史因素的制約,與世界其他國家不同,我國安全文化探索最開始是由政府主導推動的,但是政府的職能主要是解決實際問題而不是學術研究,充其量也就是政策研究。然而我們不能否定政府部門的主導推動,政府推動學術研究也是它的職能之一。改革開放前期,我國的安全文化建設和研究主要是由勞動部及其下屬的協會機構在進行,如20世紀90年代初當時任勞動部部長的李伯勇同志就明確提出要把安全工作提高到安全文化的高度來認識,從根本上解決我國安全工作長期存在的“事倍功半”的問題。再后來就是由中國勞動保護科學協會和四川協會、職業健康協會、煤炭工業協會等一些半官方性質的機構在進行研究。首先是由中國勞動保護科學協會主要刊物《中國安全科學學報》編輯部和《警鐘長鳴》編輯部攜手合作,于1993、1994年開辟專欄專版系統加強“安全文化”研究和報道。[5]進入21世紀后,我國安全文化研究的重心逐漸轉移到高校和一些專職科研機構,如中國勞動保護科學技術學會、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天津大學和中國煤炭科學研究所、中國煤炭安全學會、四川勞動保護學會等掀起了中國安全文化研究高潮,并且轉向了以這些高校和研究機構為主的安全文化研究態勢;但目前政府仍然在發揮它應有的推動者角色的作用,如國務院召開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的決定”就提出要加強安全文化建設和研究;再如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管轄下的中國安全科學技術研究院、中國煤炭信息研究院等單位也在加緊進行安全文化的縱深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果。2005年中央關于“十一五規劃”的建議中首次提出了“安全發展”的概念,這是安全文化重要范疇之一,并且有文章與中共中央提出的“和諧社會”理念聯系起來進行了思考。[6]

  2.安全文化研究領域。從煤礦為主轉向其他領域研究。我國安全文化研究首先源于國外的經驗和成果,如1994年初國務院核應急辦公室召開了核工業系統核安全文化研討會,傳播了國際核安全文化的理念。但不是在核工業領域首先應用探索,而主要放在礦山尤其是煤礦安全文化建設與研究方面,這與我國國情有關。如我國學者1993年首次參加亞太地區職業安全衛生研討會暨全國安全科學技術大會(成都)后,于1994年在煤炭大省山西的太原由勞動部安全生產管理局及下屬的中國勞動保護科學技術學會共同舉辦“全國安全生產管理、法規及傷亡事故對策”研討會,主要還是探討礦業尤其煤礦的安全生產管理、法規政策問題,其中“安全文化”的論文成為熱門成果。[2]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以及政府職能的調控和政府管理部門的重新調整,我國安全文化研究也逐步由礦業為主轉向其他領域,多頭并舉,如交通安全文化、社會公共安全文化、建筑安全文化、地質和火災等災害安全預防文化研究熱一度興起,各種研討會、論文論著和大型調查研究相繼涌現。?

[NextPage]

  3.安全文化研究學科。從單一或幾類學科為主轉向多學科既分又合的研究。起初,國內安全文化研究集中于礦山類安全問題,而且基本上是由采礦安全、安全(技術)工程、環境保護工程等學科的專家學者附帶地進行研究,突出以安全工程和安全科技為主、安全文化研究為輔的模式,偶爾有單純的安全經濟學研究學者在進行安全文化的分科研究。目前,國內除了單純進行安全文化總論研討外,紛紛走向各分科領域的安全文化研究。安全經濟學、安全管理學、安全心理學(安全行為學)是我國安全文化三大重點分科領域,并且成果愈來愈成熟;而安全哲學、安全社會學、安全法學、安全倫理學、安全新聞學也開始浮出水面,并且有所探索。?

  4.安全文化研究方式。有關調研、文章著作和研討會多頭并舉。近年來國家政府部門等有關機構牽頭組織的大型調查研究有兩次:一是2001年前后由100名院士組成的安全生產調查組進行了全面普查,最后形成了60萬字的調研報告《我國安全生產的形勢、差距和對策研究》交給國務院作為政策咨詢;二是2005年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李鐵映為組長的全國煤礦安全生產法執法情況的調查,最后形成綜合報告交付國務院研究決策,并向社會公布;三是國家安全生產總局2005年從相關高校和科研院所抽調相關專家,組成“專家會診調查組”對全國煤礦進行了全面“會診”,最后形成了“煤礦安全技術專家會診資料匯編”并匯報國務院進行政策決策研究。論著方面:我國第一部安全文化研究著作是1994年底由《中國安全科學學報》編輯部和《警鐘常鳴》報社共同組織、徐德蜀先生主編、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安全文化建設——研究與探索》一書;[5]1999年甘心孟、林宏源主編出版了《安全文化導論》;[7]2002年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政策法規司組織編寫出版了《安全文化新論》。分科著作、教材有《安全經濟學》、《安全心理學》、《安全管理學》等雨后春筍般陸續出版發行,2007年《安全社會學》專著也浮出水面。論文方面,近年來一直方興未艾,層出不窮。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2003年還專門開設了“安全文化網站”、“安全第一網站”等,刊載安全文化研究方面的電子媒體論文。會議方面:1995年4月中國勞動保護科學技術學會牽頭,警鐘常鳴報社、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建筑設計研究院、廣州鐵路集團公司等在北京聯合舉辦了“全國首屆安全文化高級研討會”,來自相關學會、院所和高校的120多名學者參加,首次對我國安全文化建設跨行業、跨地區、跨學科、跨部門的研討。會上李伯勇提出“安全文化是我國安全事業發展的基礎”思想,并通過提交給國務院的《中國安全文化發展戰略建議書》。[5]2002年起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每2年組織一次中國安全生產國際研討會,內容除了安全科技問題探討外,安全文化研究論文也是一大特色。2003年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宣傳教育中心牽頭主辦了“安全文化與小康社會”國際研討會,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美國杜邦公司駐中國總部等學術代表做了研討發言。其他各類專業行業方面也都組織召開了本系統的安全文化研?討會。

  (二)當前國內安全文化建設現狀?

  總體看,當前國內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勢頭比安全文化研究勢頭強勁。我國學術界安全文化研究滯后與企業安全文化實踐與我國國情也有關系。因為政府部門首先把解決安全文化建設的任務交給國有企業和大型私營企業,并且要求企業組織務必承擔和落實安全文化建設的責任。但仔細考察,我國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重點是企業本身的企業文化的形成,而企業文化的形成其核心又是企業管理文化的強盛所致。在政府的推動下,首先是在企業生產管理層面強調得多,并且附帶有一定的強制性經濟懲罰措施,因此與后來學術界強調的“以人為本”、“以員工為主”強化安全意識和安全理念的主體建構論安全文化研究大有不同。當然企業安全文化建設與學術界安全文化研究最終會形成良性互動而相互促進,相互補充,相得益彰。主要表現有以下幾個?特點:

  1.安全文化建設主體層面:政府、企業、個體之間的互動構建。安全文化建設中,政府起主導作用,企業(組織)重在落實,個體在于內化安全文化理念或執行企業(組織)的安全文化建設任務。從政府角度看,安全文化建設是面向全社會,例如2000年以來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在每年工作計劃、科技規劃和“十一五安全生產規劃”中都把安全文化建設作為重要一塊提出來進行勾畫和設想,力求全社會尤其是各級各類生產組織、行政管理部門都要重視安全文化建設,深化安全理念,增強全民安全意識等。在企業(組織)方面,則把完善和建設安全文化落到實處,多從企業文化入手,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崗位與職責、安全實施、安全培訓、安全保障條件、安全文化氛圍、安全文化活動等方面進行了多方面探索,有的企業還有很多創新;有的國有企業除了規定的安全檢驗部門外,黨組織、工會、共青團、婦聯(女職工工作委員會)等組織也介入了“群眾安全監察”系列;相比較而言,國有企業的安全文化建設要遠遠強于民營(私營)企業,有的民營(私營)企業根本談不上安全文化建設,如大量使用農民工的煤礦幾乎對員工的安全培訓和安全意識強化訓練是空白,這也是為什么民營(私營)煤礦礦難發生率要高于國有礦的重要原因所在。從個體方面看,安全管理員、安全監督員、安全技術員等在企業里尤其國有企業里相對配備比較齊全;國有企業的員工其安全意識比較強、安全技術掌握得比較好;在民營(私營)企業里,目前農民工的安全維權意識相對過去有所增強。總體上看,在政府、企業、個體之間的安全文化互動構建的勢頭在增強。?

  2.安全文化建設制度層面:宏觀上的安全法律法規與中觀上的安全管理制度在逐步完善。文化本身包括制度文化,安全制度建設本身就體現為一種制度性的安全文化建設。宏觀層面看,國家有關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安全技術標準從建國以來都在隨著形勢不斷完善,但與發達國家相比較尚比較落后。例如我國的《安全生產法》2002年才正式頒布實施,而日本、歐美等國家早在工業化初期就已經完備,其安全保障制度也相當成熟,當然我國的安全法律法規建設的滯后本身與國家工業化的幾起幾落、緩慢推進是有很大關系的。目前我國的安全法律法規具體包括:一是各類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包括應急預案);二是各類安全技術標準制度如煤礦開采技術規程、建筑施工規程等;三是安全保障制度如工傷保險制度、傷亡賠償制度等,還有就是在相關的刑法、黨紀條例等方面也都相應地對安全責任進行了規定。從中觀組織層面看,主要是各級各類安全管理制度,主要體現在各類生產企業組織中,如“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技術員職責”、“群眾安全監察員制度”等,而且在一些國有企業中還結合各自特點開展了安全管理和安全監督檢查的制度創新,有效排查了安全隱患,預防了安全事故的發生。就安全文化建設本身的制度而言,最主要的是有些政府部門嘗試推行過“安全文化建設實施綱要”、“安全文化規劃綱要”,一些國有企業制訂了自己的“安全文化建設方案”、“安全文化建設細則”等。?

  3.安全文化建設活動層面:社會與企業組織的安全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在全社會層面上看,每年全國開展的“安全生產周”、“安全生產月”、“安全生產萬里行”、“關注安全,關愛生命”、“安全發展,國泰民安”等活動以及“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三同時”、“五同時”等教育培訓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在各地方政府、各企業組織內部,安全文化活動的開展也是豐富多彩的,如安全文化建設匯演、安全詩歌大賽、安全文化文學等等。安全文化活動媒介也是多管齊下,電視、廣播、網絡、報刊雜志等全面開花。安全文化活動在強化人的安全意識、安全理念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安全文化建設不能僅僅停留在活動層面,活動的開展最終是為了促進安全生產、安全發展、社會和諧。?

  三、結束語?

  安全文化研究與建設隨著社會現代化的加速尤其是核問題的出現而日益顯得重要。從核工業領域推廣到礦山、交通、建筑乃至國際反恐怖領域,世界上安全文化研究與建設就一直方興未艾。不是因為安全文化可有可無,恰恰是因為人類社會去除理性之外還有非理性的存在,人是科技與文化的綜合載體。也正是科技理性并不能解決所有安全問題,所以人類社會才又回想起非理性的文化領域,包括人類情感、風俗習慣、心智思維、價值理念等。安全文化最主要的就是人類要有預防安全問題的意識存在,要有安全制度和標準,科學技術偏重于解決已知的安全問題,而未知領域需要人類心智思維去揣度和預防。?

  國外安全文化研究發軔于安全科技專家,而旺盛于與人文社會科學的交叉融合。一些發達國家解決安全問題已經實現了從科學技術到關注安全理念價值形成的轉型和突破。而我國現代安全文化研究和建設起步較晚,同時由于中國煤礦安全生產目前尚處于初級階段,因此也仍然停留在主要依靠技術解決安全問題的基礎性階段也即“治標”階段,代價依然沉重,事倍功半,而發達國家已經遠遠走在前頭,歷經安全理念革命到達安全理念定型階段,也即“治本”階段,事半功倍。“安全優先”、“安全發展”的理念需要深入人心,需要達到主體的安全建構。?

  安全文化研究需要與安全文化建設結合起來。脫離安全文化建設實踐的研究只會“曇花一現”、“閉門造車”,無濟于事;而脫離安全文化研究指導的建設實踐,則是“瞎子摸象”、“云里霧里”,迷失方向。同時,安全文化研究與建設必須與安全生產、安全科技發展結合,才會有強大的生命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桃江县| 武强县| 全椒县| 宁河县| 宁国市| 泸西县| 依兰县| 都昌县| 平南县| 台州市| 兴国县| 图们市| 新龙县| 贵阳市| 昌都县| 陇川县| 云龙县| 师宗县| 什邡市| 始兴县| 四川省| 慈利县| 洪洞县| 英超| 太仆寺旗| 东阳市| 肃南| 清徐县| 图木舒克市| 五指山市| 汉川市| 泰兴市| 赞皇县| 潞西市| 吉林市| 宽甸| 隆安县| 宁波市| 红河县| 青阳县| 元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