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事故活動”是日本于1973年借鑒當時美國安全評議會開展的“Zero in on safety”活動,將其與質量控制活動(QC)、創造性問題解決方法(KJ法)等方法相結合所形成的活動體系。該活動自1973年在日本開始實施,至今經過多次改良,已成為對日本安全衛生工作具有深遠影響力的活動。
2006年10月28日,中日兩國政府簽署了《加強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能力計劃》的合作項目,項目內容之一是在示范地區引入日本“零事故活動”方法,推進企業安全文化建設,促進一線班組自主安全生產活動。隨著中日合作項目的深入開展,并將其成果在全國進一步推廣,“零事故活動”對提高我國企業的安全生產水平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推進企業安全文化建設
推進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是企業有效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重要途徑。所謂“企業文化”,是指企業的人際關系及由這種人際關系營造的企業風氣以及由此派生的價值觀,是這些內容的總稱。從長遠眼光看,事故和災害的發生與企業文化有著很深的關聯。
按照現代安全生產管理的基本理論,所謂安全是指人員傷害或財產損失的風險控制在可接受水平的狀態,而風險是指由危害所致某一特定危險性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與后果的組合。企業為了從根本上預防事故的發生,必須不斷地消除或降低事故發生的風險;而為了消除或降低事故發生風險,企業必須在事故發生前發現、把握和預知崗位及作業中潛藏的危害,預測并發掘其有可能釀成事故、災害的潛在風險,提出并實施解決這些風險的方法。而為了在事故發生前能夠發現、把握和預知崗位及作業中潛藏的危害,關鍵是企業全體員工能夠從各自的立場與崗位,積極、主動地共同參與安全生產活動。所以,企業在完善自身安全生產管理的同時,構建明快、富有團隊協作精神、富有預見性和參與性的企業文化是實現安全生產的重要途徑,而開展“零事故活動”,則是促進企業文化建設的有效方法。
企業的“零事故活動”
企業開展“零事故活動”,是推進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有效方法。所謂“零事故活動”,是基于“每一個人都是不可或缺的”這一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把零事故、零疾病作為終極目標,通過全員參加和安全預知的方法解決崗位的危險及問題點,實現作業場所的安全、健康和舒適化,進而創建明快、活潑的崗位氣氛。
“零事故活動”由“理念”“方法”和“實踐”3部分組成。樹立和落實“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是“零事故活動”的出發點,是有效“實踐”與“方法”的前提。對理念的理解深度決定著對“零事故活動”的理解與熱情的程度。開展“零事故活動”,不僅僅是作為理念的精神運動,如何實現理念、如何具體開展稱為“方法”!傲闶鹿驶顒印钡姆椒ㄊ敲恳粋人將活動的理念作為自己的問題而實踐的“活動方法”,而不是“管理方法”,其方法的目的是創建全體員工積極、主動開展安全預知等活動的氛圍。將方法在現場有效利用稱為“實踐”,首先有了“理念”,又有了有效的“方法”之后,才能開展“實踐”!傲闶鹿驶顒印睂⒗砟、方法和實踐作為三位一體來推進,欠缺任何一個都不能構成完整的“零事故活動”。
企業通過開展“零事故活動”,有利于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真正樹立“以人為本”的價值觀念,促進“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方針的有效落實;有利于促進員工的團隊協作和班組自主活動,推動創造明快、活躍的工作氛圍以及無安全隱患現場的活動;有利于企業每一名員工都把安全生產作為自身問題來對待,通過經常性實踐危險預知和手指口唱等事前預防的方法,養成安全行為習慣的活動。所以,企業開展“零事故活動”,使員工自覺減少不安全行為,是推進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有效方法。
開展“零事故活動”,有助于企業減少員工的不安全行為。安全管理中有一個很普遍的問題,即職工掌握了作業“知識”,有“技術”,也就是說“知道、會做”,但不按程序做,忽視安全,因此發生了事故。大量統計結果表明,90%以上事故的發生原因中存在著員工的不安全行為現象。
“知道、會做,但不做”,這與“人的特性”有著很深的關系,其理由可能有3種:一是員工缺少對危險情況的感知;二是員工作業過程中精神及身體狀態不佳,精力不集中,沒留神,恍恍惚惚;三是員工對執行安全規章缺乏工作熱情,沒有干勁。
實踐表明,對于上述各種原因所引起的不安全行為,單純依靠命令、指示、規定、教育、強制等安全管理的方法來防止是非常困難的,其所能發揮的作用也是非常有限的,必須通過采取班組自主活動——危險預知活動才能予以解決。因為企業通過不斷地實踐危險預知等班組自主安全生產活動,既可以提高員工感知危險的敏銳程度,又可以提高員工工作中的注意力和員工解決問題的能力,并能加強員工付諸實踐的熱情。
如果管理是縱向構造的話,那么班組自主活動就是“從橫向到橫向”“從伙伴到伙伴”的構造,是“大家來發現、大家來解決”的團隊協作,是“伙伴的身體靠伙伴來保護”“大家的安全靠大家來維護”的團隊活動。今后的企業安全生產成效,必須是作為“管理”與“自主活動”以乘法的形式發揮才更易取得,對這種活動形式的不斷追求便是“零事故活動”。
上一篇:班組文化建設要有自主權
下一篇:創新安全理念,構筑企業安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