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作為一個全新的安全理念被提出來之后,很快得到普遍認可和飛速發展。安全文化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是人類在征服自然、利用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集體智慧和力量的體現。安全是人類從事安全活動時所創造的安全價值觀、安全行為標準與物質形態的總和,是保護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實現人的價值的文化,是現代安全管理的發展,體現為每一個人、每一個單位、每一個群體對安全的態度、思維程序及采取的行動方式。
一、企業安全文化的定義和構成
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產物,廣義的文化是指人類在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因此,廣義的安全文化可定義為:人類在從事社會實踐中,為保證人身安全、健康而創造的安全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安全文化是人類文化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一般地說,凡有組織(企業、單位、社團等)就會形成一定的組織文化,企業安全文化是企業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他既融于企業文化,又左右著企業文化的發展。因此要創建企業文化,就必須創建企業安全文化。
企業安全文化從結構上應分為三個層面,即:精神層、制度層、物質(器物)層。
精神層是指企業的領導和員工共同信守的安全基本準則、信念、安全價值和標準等,是企業安全文化的核心和靈魂,是形成企業安全文化制度層和物質層的基礎。企業安全文化精神層的形成是衡量一個企業是否形成了自己的安全文化的標志,如:一個企業從領導到員工的安全理念、安全倫理道德,在思想上扎根并自覺按安全要求約束規范自己的行為,就可以說這個企業已形成了一定的安全文化。
制度層是企業安全文化的中間層,主要是指對員工和企業組織和員工的安全行為產生規范性、約束性影響的部分,它主要規定了企業成員在共同的生產經營活動中所應遵循的安全行為準則。如: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度、檢查制度、教育制度、及各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
物質層是企業安全文化的最表層部分,是企業創造的器物文化,是精神層(核心層)的載體,他所折射出的是企業的安全生產理念、思想、作風和意識。如:安全生產設備.裝置(自動保護開關、限位開關、聯鎖裝置等)及防護器件、儀表、報警系統等等。
企業安全文化的精神層、制度層和物質層是互為表里不可分割的整體,精神層是制度層和物質層的思想內涵,是企業安全文化的核心和靈魂;制度層制約和規范著物質層和精神層的建設,是企業安全文化的骨架,沒有嚴格的規章制度,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就無從談起;物質層是企業安全文化的外在表現,是精神層和制度層的物質載體,他所表現的是企業安全文化的程度。
二、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內涵
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就是要在企業內部營造一種安全氣氛,將全體員工的安全需要轉化為具體的奮斗目標、信條和行為準則,形成員工的安全生產精神動力,并為企業的安全生產目標而努力。因此建設企業安全文化的實質就是建立企業內部的動力機制,利用安全文化的功能,轉變員工的安全價值觀、倫理道德觀、安全理念和態度,提高員工的安全科技知識與技能水平和安全文化素質,增強安全意識并使之成為一種自覺心理,來規范其行為,以實現企業安全生產,保障員工安全健康,促進企業經濟的持續發展。
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核心是人,其關鍵是通過宣傳、教育培訓、建立制度、認真落實、開展活動、采取激勵措施等來轉變員工的安全價值觀,使實現職業安全與健康成為全體員工共同的價值觀念;保證生產安全,防止事故發生成為員工共同追求的目標;實現企業生產價值與實現員工自身價值的高度統一成為其共同的行為準則。建設企業安全文化就是要在企業各個方面、所有活動、一切時空過程中營造出一個強大的安全文化氛圍,使全體員工在這個氛圍中,其行為被潛移默化地規范在所崇尚的安全價值取向和安全行為準則之中,用安全文化造就具有健康完善的心理程序和正確的安全倫理道德、科學的思維方式、高尚的行為取向和文明生產秩序的現代企業員工隊伍。
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必須以人為本,任何人在組織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都具有雙重地位,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如某人在從事某項勞動,其勞動的程度和結果有他而定,此時他是管理者,而勞動者本身又受制于組織的管理),而管理過程的每個環節的主體又都是人,人與人的行為是管理過程的核心,也是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落腳點。目前有關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模式很多,但最基本的模式都遵循:安全意識轉變(營造安全文化氛圍,提高安全意識,建立正確的安全觀)→強化安全管理(建立制度,嚴格管理,明確責任,加強檢查落實)→建立安全激勵機制(制定實施激勵措施,包括物資激勵和精神激勵)→安全科技活動(危險識別、評價、整改)等,據悉目前日本多數企業采用的安全管理方法是5s活動。即: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
整理:區分多余物和必須品,去掉多余物,市場地變寬,秩序易保持。
整頓:定位放置使用品,人、機、物結合協調,避免徒勞尋找,防止漏氣漏水,隱患消除。
清掃:無塵、無異、無臟,環境干凈明亮,寬敞整齊優美,可使精神振奮動作快。
清潔:頭手足身、衣帽無污垢,廠房車間無毒無公害,清潔衛生又文明,可使產品質量更優良。
素養:舉止有禮,話語和氣,不損公濟私,遵章守紀嚴上嚴,團結協作出效益。
5s活動充分體現了現代企業管理的人文精神,我們所提倡的"安全文明生產"正是基于這種理念。5s是安全管理的基礎工作,長期堅持,必將使員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安全生產管理須遵循的三原則
(一)方針:“以人為本、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安全是企業興亡的基石,是企業的生命線、效益的前提,是增強企業凝聚力、吸引人才和勞動力的磁石。
(二)技術:用高科技、新技術解決安全生產中存在的問題,能夠解決即使發生誤操作也保證不發生事故、即使設備有缺陷也要保證不發生事故。
(三)結果:保證安全生產的必備條件(人員、設備及管理),時刻在最佳狀態。
四、企業安全文化的功能(作用)
大家都知道文化有其特有的功能,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的功能是無形的,我們只能看到其作用的結果,卻看不到作用的過程,甚至難以預先感知。要使文化的功能作用能夠預先感知,就要能夠操縱文化,使其按預期的方向發展。建設企業安全文化就是對企業安全文化進行操縱,使其產生企業所需要的功能,并按企業的意愿發揮作用,企業安全文化具有規范行為的作用,具體的說:a、對人的規范:通過安全法規培訓、安全知識宣傳教育,樹立安全重于泰山、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健康、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責任、安全就是信譽的理念。通過崗前培訓、日常檢查等活動來規范人的安全意識、科學管理方法和應急處理預案,落實法律責任,增強人的責任感。通過安全生產責任制來規范。落實每位員工的責任,制定科學完備的操作規程,并嚴格遵守操作程序,適時督促檢查,確保生產行為的安全可靠,通過獎罰制度,來表彰激勵安全責任強、安全行為規范、效果顯著者。通過崗位技能培訓考核來規范。使各類人員的技能達到安全標準,確保人的行為規范。b、對物的規范:通過安全性評價、危險源評估和安全技術改造保證“硬件”達到安全技術標準,處于良好的安全狀態。企業安全文化的首要任務就是使人的行為符合規范化程序,使物的運行狀態符合安全標準。因此說,規范化是企業文化的宗旨。本項工作重要條件之一:必須抓好科學管理。安全來源于科學管理制度。科學的技術手段,科學的應變措施,是安全生產的基本保證。大量事故案例分析表明,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事故,都是禍起科盲和違章。規章制度是以科學為依據,以實踐為檢驗標準,是從血的教訓中總結出來的。違章就等于違反科學,制定科學的規章制度,確立科學的技術規范,做好崗前安全技術培訓,是企業安全文化的靈魂,是企業安全管理的基本保障。重要條件之二:普及群眾的安全法律知識和安全生產、生活科學知識,強化群眾對安全事故的認識,增強群眾對安全事故的認識,增強責任意識,使群眾參與安全管理、安全監督,使廣大群眾成為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基礎和主體,是做好安全工作的根本保證。一是因為安全工作不能有“盲區”,安全涉及企業內部的方方面面,涉及企業現場中每一個人(包括臨時工),其中任何一個人發生事故都屬于本企業事故。二是因為涉及的科學知識面是廣泛的,就企業來說,所需工種上百個,所需的專業人材是眾多的,企業安全文化如果沒有群眾的參與,就好像魚兒離開了水。就失去了生命力。所以說大眾化、群眾性是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基礎。
綜上所述,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其基本功能(作用)可以概括如下:
1.導向功能:企業安全文化提倡、崇尚什么,將通過潛移默化的作用,使員工的注意力逐步轉向企業所提倡、崇尚的內容,接受共同的價值觀念,從而將個人的目標引導到企業目標上來。安全管理必須是全方位、全天候、全過程、全員管理,即橫向到邊,縱向到底。
2.凝聚功能:企業安全文化通過改變員工的興趣,愛好和娛樂方式,使員工融合于其中,當其價值觀被員工認同后,它就會成為一種粘合劑,從各個方面把員工團結起來,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大量的案例證明: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效益。所有不安全因素作用的結果,都是消耗的企業純利潤。因此,對企業來說,安全是效益的前提。
3.激勵功能:企業安全文化能通過發揮人的主動性、創造性、積極性、智慧力,使員工從內心產生一種情緒高昂、奮發進取的效應。作為自然人,每個人都有力氣,有基本思維能力;作為社會人,每個人又都有精神需要,蘊含著巨大的精神力量,在未獲得激勵時,人發揮的只是物質力量,獲得激勵后,人的精神力量就得到開發,一般來說,激勵越大,所開發的精神力量就越大。
4.約束功能:企業安全文化對企業每個員工的思想和行為具有約束和規范作用,這種作用與傳統的管理理論所強調的制度約束不同,它雖也有成文的硬制度約束,但更強調不成文的軟約束,他通過文化的功用使信念在中工心理深層形成一種定勢,構造出一種響應機制,只要有誘導信號發生,即可得到積極響應,并迅速轉化為預期行為,這種約束機制能夠有效地緩解員工自治心理與被治現實形成的沖突,削弱由其引起的心理抵抗力,從而產生更強大、深刻、持久的約束效果。
5.規范行為功能:上述安全文化的導向、凝聚、激勵、約束等四項基本功能,最終將通過行為表現出來,因此建設企業安全文化的重要意義是通過提高員工的安全文化素質來規范其安全行為。人的行為是由動機支配的,動機是由需要引起的,在需要的推動下,就產生了行為動機(念頭和想法),動機是推動人們進行活動的原動力,是激勵人去行動以達到一定目標的原因,需要的形成和動機的產生受內部因素(包括心理、生理、思維、價值觀等)和外部因素(包括輿論、風俗、道德等)制約,同樣的需要,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產生的動機是不同的,因此,建設企業安全文化對約束規范員工安全行為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當安全觀念、安全倫理道德在企業員工的思想上扎根后,員工就會積極主動地了解掌握安全科技知識,就會自覺地按企業安全的要求去約束、規范自己的行為,當每一個員工的安全意識成為一種自覺心理,并轉化為規范的安全行為后,企業的安全生產目標就能有所保證,這就是我們所倡導建設企業安全文化的目的。
上一篇:煤礦安全文化
下一篇:地方電力企業安全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