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一詞源于20世紀80年代。1992年我國也開始探索和研究安全文化,目前安全文化已經成為政府、學術界和企業界的一種普遍共識,成為安全科學進步的最新標志。本文就如何以人為本,推進石油物探行業的安全文化建設談自己的一點粗淺看法。
一、對石油物探安全文化的基本認識
石油物探安全文化就是石油物探企業在長期的勘探生產實踐中,逐步形成的為全體員工接受和遵循的,具有物探行業特色的安全物質基礎、安全環境氛圍、安全價值觀和安全行為準則。由“物態文化、環境文化、制度文化和理念文化”四個層次組成,特點如下。
一是具有“彌漫”。物探安全文化不是作為一個獨立的、邊界清晰的系統而存在,它根植于物探企業的每一片土壤之中,深藏于每一位員工的心靈之中。
二是具有“推動”。物探安全文化是物探工作者在特定環境下群體安全價值觀的直接體現,它是建立在完善的安全技術措施和管理措施基礎之上的企業安全行為的準則和引導力量。
三是具有“穩定”。物探安全文化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產生明顯的、根本的效果。但是它一旦形成,就具有很大的穩定,對大多數在其氛圍中的人,都有著普遍的影響力。
二、推進石油物探安全文化建設必須以人為本
行為學家馬斯洛指出,人類最基本的需求是維持人自身生存和延續的生理需求、安全健康保障的需求,這是安全的第一公理。
以人為本建設石油物探企業安全文化的標志體現在:①創造了企業內部穩定的和諧的利于人主動參與的輿論氛圍;②建立了有利于人提升安全技能素質的發展環境;③建立有利于人執行的長效保證機制;④建立了利于人提升自我防護能力的物質保障基礎;⑤形成了驅動方向一致、價值取向一致的相對穩定的安全價值觀和安全行為準則。
針對石油物探行業的特點,加強以人為本企業安全文化應注意以下基本原則。
①堅持全民^***原則。以人為本應該以企業全體成員,甚至包括員工家屬在內的每一個“人”為本!“群策為之則無不成,群力舉之則無不勝”。
②堅持通俗易懂原則。以人為本中的“人”既然是個群體,那么他們的文化素質就會有差別,特別是對于人員成份結構多元化的物探行業來講,必須堅持通俗、易懂的原則,易于全體成員所容納接受和吸收。
③堅持融合^***原則。安全文化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與企業的其他各項業務活動融合進行,以便使安全文化思想以多渠道和多方式進行滲透、傳播,通過熏陶、塑造、演化、融合與優化。
三、以人為本建設石油物探安全文化建設的途徑
只有全面深入了解、研究和滿足各種“需求元素”,才能有效地激發人的內在動機,實現安全生產中人的自律。
——充分發揮理念對人意識的引導作用。
態度決定一切。心態安全文化是安全文化建設的基礎和前提,最能體現人本思想。無論是管理干部還是基層員工,只有心態安全,才會行為安全;只有行為安全,才能保證安全制度落到實處。以安全價值觀為核心的安全理念正是心態安全文化建設的靈魂。
——要發揮硬件保障對人的不安全行為的控制作用。
硬件安全化程度的高低決定著企業安全生產狀況的好壞,直接體現著企業管理者以人為本的思想境界。隱患威脅主要來自于物的不安全狀態和人的不安全行為。通過加強硬件的保障作用,即對防護裝置的完備、工作環境的優化、勞動條件的改善、文化設施的建設來首先努力消除物的不安全狀態,滿足員工追求安全生產的需要。
——充分發揮特殊群體導向對個人安全行為的引導作用。
在各種影響人的積極的因素中,領導行為是一個關鍵^***的因素。企業領導對安全的重視程度,直接決定了企業的安全物質文化水平。企業領導對安全觀念文化和安全行為文化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他們的行為導向作用上,根據信息傳導原則,企業各級領導良好的安全生產意識、安全信念和安全價值觀,通過自己的行為傳播到員工的心里,能有效地加快企業安全文化建設速度。
——充分發揮制度文化對人不安全行為的約束作用。
制度文化是對企業員工的安全生產行為規范進行約束的規則。《安全生產法》明確了各級人員的責任、義務和權利。用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來明確企業安全管理、安全生產的行為規范。用安全技術操作規程來明確員工從事生產經營過程的操作規范。只有形成責任明確,責權一體,在安全管理才能做到敢抓敢管,才能落實執行力度,使員工逐步形成良好的安全行為習慣。
——充分發揮有效管理手段對企業安全文化的推進作用。
安全事故調查案例研究分析表明,生產安全事故在理論上都是可以防止避免的,要降低事故率,在安全生產管理方面可挖掘的潛力很大。以人為本,加強安全管理,真正實現安全管理職能的“三個轉變”是石油物探安全文化的根本任務。即實現由事后處罰向事前預控轉變;實現檢查監督向指導服務轉變;實現一線人員被動受控到主動參與的轉變。
總之,石油物探安全文化建設是一項關乎企業生存發展的系統工程,是物探企業發展戰略目標實現的根本保障。只有充分發揮物探人的主體作用,不斷提高物探人的安全文化素質,強化安全自律意識,營造一個安全、健康、和諧的發展氛圍,才能確保企業持續健康地不斷邁向新的發展階段。
上一篇:論礦山安全文化建設
下一篇:關于加強安全文化建設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