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安全制度與安全文化是企業安全管理的兩大組成部分,兩者缺一不可。本文從文化的基本概念入手,結合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實例,對企業安全文化建設進行了層層分析,指出安全文化是企業安全管理的原動力;本文同時認為,每個員工的安全行為與企業安全文化良好的一致性,將有利于更好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以及企業乃至社會的和諧發展。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加快,人類開始看到了全球多元文化的戰略力量,人們更加堅信文化是存在的。文化的發現,無異于人類發現了一個內在的世界,其意義不亞于人類對自然和宇宙的發現。今天,世界正在按絕大多數人所向往的方式、目標和方向變化著,而人們的意愿在某種程度上正是被文化所支配著,文化強烈影響著世界的現在與未來[1]。作為社會的一個細胞,一個公司、一個企業都具有它自身的文化特質,一個成功企業的背后無不蘊含著與企業特性相適應的企業文化,并成為企業員工共同的價值觀,行為準則,最終成為企業無可爭議的核心競爭力。人們開始用戰略的目光審視文化,并進行文化的戰略競爭,文化的形成、創立、變革和持續,已是當今社會的基本主題。
1.企業文化
1.1文化與企業文化
文化是特定人群當下普遍自覺的觀念和方式系統。它具有以下幾項基本屬性:一是文化是以特定人群為一個基本單元,這個基本單元大到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小到一個單位、企業,甚至家庭都可以構成文化的特定人群,是文化的組成單元。二是文化的時代性。文化有歷史,但現代文化不是歷史的,是現在的,絕對意義上甚至不是昨天的,是當下的。三是文化是被特定人群普遍、自覺的遵守著。要得到絕大多數人的認同并傾向于這一系列觀念和方式,而且相當自覺地做,無須物質推動,無須權力推動,無須道德推動,如果人們并不自覺按照上述的觀念和方式去做,那這個觀念和方式就不是文化,那這是制度而已。四是文化是一個觀念和方式的系統。一定的文化成員怎樣思維、怎樣評價、怎樣行動、怎樣生活、怎樣認識事物,感覺事物、怎樣闡述自己的觀點,以及對未來有怎樣的期望,都在系統地運行。
文化的力量是無量的,文化奇跡般地連續不斷地在世界重大的事件中扮演了主角,并將經濟、軍事、政治的發展方向納入文化的軌道。1998年,美國克萊斯勒汽車公司宣布同德國戴姆勒——奔馳公司合并[3],這一合并案在全球產生了轟動,全球第三大汽車公司誕生了,雖然,美國人對此于心不甘,但是克萊斯勒無法造出質量超群,令消費者滿意的汽車,克萊斯勒的領導層已經努力了很多年,但是前途依然渺茫。戴姆勒——奔馳公司所制造的汽車,其質量、安全性、舒適感始終居于世界第一,它所制造的汽車可以輕松的處于世界一流的位置,因為這是文化的使然,在德國,有數千萬人可以把質量做到世界第一,或世界一流,德意志民族的普遍的對質量的自覺,使德國在世界制造業中穩穩地坐在質量的巔峰。而美國文化極具強烈的個人主義特質,促使他們做事的目標集中在一點,樂此不疲且持之以恒,結果他們的企業或產品不是做得最大就是做得第一,所以說今天世界500強的企業中就有300左右是美國人的。再說我國的生活藝術文化也是世界一流的,中國人過春節,春節前一個月,心情就開始激動起來,平時鄰里關系欠和睦的,春節里也舒緩了,一頓年夜飯,導致全國有多少人為此奔波,就連社會治安也刻上了中華文化的烙印,可以說一年之中的春節期間的社會治安是最好的,在此期間人們是普遍的自覺,違法的相對守法了,關系緊張的緩和了,不努力的勤奮了,不敬重他人的尊重了,這就是文化,這就是一種強大的力量,是那種高于用任何其他激勵催發的力量,而且自覺的、無償的、樂此不疲的,甚至是奉獻的。
1.2企業安全文化[4]
文化是事業成功的根基,是事業得以持續成功的保證,對于一個新興組織或公司,創立、發展或者變革文化是至關重要,要想在市場經濟競爭中擁有一席之地,不培育自己優勢文化的企業或行業是難以也不可能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實現不了企業的宏偉目標。文化是一個內在的觀念系統,它左右了人們的價值觀,確定了人們的思維方式。文化創立和發展的第一步,首先,要進行文化調查,逐項地將文化的結構和一系列要素揭示出來,盡可能全面地進行調查,因為任何一項文化要素都可能對整個文化規劃發生根本性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要發現企業所從事的行業的成功特性和文化與這一行業相順應的可能性及其程度,以盡可能系統、清晰、精準地把握文化的特質和現狀,使文化的創立、發展和變革,有明確的方向、足夠的深度和恰當的程度與方法。第二,要進行文化的分析。文化分析的核心任務就是要鑒別出公司文化的特質及其系統性,指出公司文化特質與公司所從事行業特性之間的順逆與優劣。第三,要進行文化定位。企業文化決定企業的成敗得失,但理想的文化,必須滿足行業特性的文化并形成系統,公司的文化就有了深刻性,企業的成功也就不是一句空話。公司實施文化戰略的發展方向是符合當前時代潮流的,是實施企業發展戰略的有力保證。以長博集團為例,集團公司從2001年改制以來,十分注重這方面的工作,并把“每天重新開始”作為公司理念,在此基礎上倡導的企業文化,這足以說明公司把企業文化放到了特別重要的位置。改制以來取得的輝煌成果也說明了這一點,作為企業員工,都深深體會到企業文化對企業的發展是何等的重要。因此,“成就企業的第一競爭力是成就一流的企業文化,誰擁有了該行業最理想的文化,那他就是這一行業的頂級高手。”
企業之間的競爭最終上升為企業文化的競爭,這將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安全管理引入安全文化也將成為必然,用安全文化來彌補以往安全制度管理的不足,這也是發展趨勢。以中國第一家彩管生產廠家彩虹集團安全文化建設、發展為例[5],一個萬人員工的企業,能用安全文化培育人的安全意識,指揮人的思維和行動,用簡單的安全公式10000-1=0,加上每天在廠門口的安全旗(出現一個重傷,安全旗降半旗一天;出了一個死亡事故,安全旗要降一個月),真正警示人、感動人、改造人,取得了安全生產的穩定發展,嘗到了安全文化的甜頭,解決了以往安全制度難以解決的困惑。這種做法值得借鑒和推廣。
2.企業安全文化建設
安全是人最基本的需要,人的生活、工作都離不開安全,安全管理也由此而來。傳統的安全管理重在預防,重在制度的建設,其核心是人的責任制的落實。管理的目的是控制甚至消除事故的發生,但是安全管理涉及方方面面,面對諸多矛盾,安全與生產、利益與風險,再加上事故的發生規律,既有它的必然性,又有它的偶然性。這種種情況匯集到一點,就是人們對安全的認知程度,安全的地位以及解決安全問題的方法和手段。像我們現在從事的安全風險極高的行業,安全的認識是到位的,安全的地位是確定的,但解決安全問題的方法和手段就不一定跟得上,公司的現場管理條例年年修訂完善,對待違章嚴管重罰,但重復違章還依然仍在,而且生產繁忙季節情況更為嚴重。在處理這些問題時一是力度跟不上,二是各方面的阻力大,甚至領導對這種問題思想上、觀念上難于得到統一,最終結果是同類事故的重復發生。
要建設好公司企業的安全文化,應當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2.1樹立安全文化控制標準
安全制度對搞好安全工作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對安全責任制的落實,規范人的行為,事故的分析處理起著決定性作用,但是再好的安全制度對控制事故也有不能起作用的時候,安全制度的弊端是容易激化矛盾,產生逆反心理,以致造成制度執行不到位的情況,所以說安全制度的執行還存在一個氛圍的問題,一是公司的安全制度與公司的行業安全特性是否相順應,二是安全制度是否得到全公司廣大員工的廣泛認同并普遍自覺遵守,三是能否不斷培育廣大員工正確的安全觀念和思維、評價、運作方式,這三個方面就是安全文化是否形成的基本標準。
2.2確認標志性安全文化行為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但標志性的企業安全行為更是震撼人心的,要由外而內地觸動人們的安全神經。一個城市需要標志性建筑,作為企業也需要標志性的象征物。同樣以長博集團為例,這種確認標志性安全文化行為,可以通過在渡區、廠區顯眼位置,設置安全旗、設立重大事件安全警示標志的方式來實現。這種標記直觀地印在人的腦海里,通過潛移默化式的熏陶,使安全意識在人們心中生根發芽。
2.3明確安全文化的地位
要明確安全文化在企業文化中的地位。任何一種制度的相對面就是企業文化的領域,就會有相對應的文化在起作用。長博集團初始的《長博文化手冊》沒有將安全文化納入,這是一種缺憾。明確安全文化在企業文化體系中的地位,這不僅是對企業文化的進一步明確,這也是對事實上的安全文化進行規范,具有導向意義。通過這種體系化,在員工腦海中樹立正統的、獲得公司認可的安全理念和規范,明確安全上的是非準則,使員工方便進行直觀的評價。
2.4提煉安全文化理念
提煉安全文化理念是貫徹企業文化的關鍵所在。管理制度最終要落實到每個人,而人與人之間的文化層次、接受能力不一,要針對不同的文化人群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長博公司是由國企轉制而來,又是交通行業,員工的文化素質高低不一,既有高學歷的,也有文盲的。而文化素質低的人所從事的崗位都與安全風險直接相關。如何將制度以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讓所有人直觀地明白自身安全責任的重大,才是安全工作的真正方向和關鍵點。在安全制度完備的前提下,將制度以文化的形式表現出來,這是對剛性制度的有力補充,從而根本上轉變安全管理的形象。
2.5改進安全教育方法
改進安全教育方法是發揮安全文化作用的可靠途徑。安全培訓是安全教育的主要方法。通過課堂交流,以說理的方式拉近員工與安全管理人員的距離。長博集團總結了歷年安全教育的經驗,認為應從如下五個方面來改進安全教育方法。
1)轉變安全培訓的方式
形式是內容的載體,形式的有利程度也反映了內容實現的可靠程度。安全培訓要著手對課堂教學方法進行探討。改變領導干部一言堂的局面,讓員工積極參與進來,進行互動教學,發揮員工的主動性。
2)牢固確立安全文化在安全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深刻領會安全文化是一種安全動力,來源于行業特性和行業的安全制度,是存在于人們心中的高度統一,得到大多數人認同并具有普遍自覺的安全觀念和安全行為。企業一旦形成安全文化,經久不衰地搞好企業安全就有了源動力。
3)開展安全理念教育
針對交通行業提出的“我要安全,我會安全,一切從零開始,共同實現安全目標”。這一具有行業特點的安全理念,進行廣泛而積極的宣傳教育,達到大多數員工的感悟并得到認同,漸漸地深入人心,養成普遍自覺的安全觀念或安全行為,企業的安全文化就有了基礎。
4)在進行企業安全制度建設的同時,注重安全文化的宣傳
立足于員工堅定安全信念,提升安全價值觀,提煉安全理念,達到在安全制度面前將持有不用想法的人能夠溶合在一起,從而發揮出安全制度最大的管理優勢。
5)開展各級各類員工的安全法規、安全知識的學習、交流以及情感交流與溝通。
3.結語
安全制度與安全文化是企業安全管理的兩大組成部分,安全文化是對安全制度的有益補充,兩者是剛性管理與柔性管理的統一,缺一不可。文化理念深深扎根在人的腦海中,安全管理就會減少很多阻力,同時減少不必要的安全成本支出。重視安全文化的作用,通過人們普遍自覺的方式,樹立安全價值觀,把握住企業的文化導向,進而從根本上解決重復性事故發生的癥結。通過對新問題的不斷研究與探索,使安全文化與企業安全制度更符合生產實際,符合行業特點,才能促進企業每個員工的安全行為與企業安全文化的一致性,更好的激發出員工的主觀能動性,最終實現企業乃至社會的和諧發展。
上一篇:企業班組安全文化建設的實踐
下一篇:安全管理制度與安全文化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