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供電企業安全文化進行評價是推動供電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要方面,而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是衡量供電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水平的重要依據。因此在設計供電企業安全文化建設評價指標體系時,一方面需要通過廣泛的調研與專家咨詢全面收集各種學說對企業安全文化內容的定義,盡可能多地囊括企業安全文化的內涵,另一方面又必須充分考慮供電行業特色。根據供電企業安全文化的特征及內容,結合韋格曼的安全文化評價因素理論,參照核電安全文化評價的范圍和內容,并按照指標體系的建立應遵循的原則,本文設計了供電企業安全文化建設評價指標體系,它由組織承諾、管理參與、激勵約束、溝通報告、培訓教育、作業環境六個維度組成,每一維度又有其相應內容。
1組織承諾
是指企業對安全所持有的態度。這種承諾也能反映出高層管理者積極地向更高的安全目標努力的態度,以及有效激發全體員工持續改進安全工作水平的能力。組織的承諾確定了企業最基本的目標和實現目標的方式,企業管理層要對全體員工公開承諾,說明企業在社會責任方面的立場,表明企業在安全方面的坦誠意愿,并在企業的安全文化建設中起領導作用。只有高層管理者代表企業做出安全承諾,才會提供足夠的資源并支持安全活動的開展和實施。其主要評價因素包括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方針、樹立“以人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制定安全目標等。
2管理參與
是指高層和中層管理者親自參與企業的重要安全活動。高層和中層管理者通過與一般員工交流注重安全的理念,表明自己對安全重視的態度,將會大大提高員工遵守安全操作規程的自覺性。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是一項綜合性的創造活動,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體員工的積極參與,需要各職能部門進行密切地合作,以發揮整體效應。其主要評價因素包括領導率先垂范、部門團結合作、安全監督有效、開展風險評估(安全性評價)等。
3激勵約束
是指企業建立起一個公正、公平、公開的安全生產評價、獎懲系統和授權文化,以促進安全行為,抑制或改正不安全行為。企業內部所建立的安全行為準則,是其安全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個準則之下,安全和不安全行為均被評價,并且按照評價結果給予公平一致的獎勵或懲罰。因此,企業用于強化安全行為、抑制或改正不安全行為的獎懲系統,可以反映出其安全文化的氛圍。但是,企業的獎懲制度并不等同于安全文化,從文化的角度說,獎懲機制是否做到了制度化、規范化、并被全體員工所掌握和執行才更屬于文化的范疇。授權就是將高層管理者的職責和權力以下級員工的個人行為、觀念或態度表現出來。在企業內部,失誤可能發生在任何層次的人員身上,而一線員工往往是防止這些失誤的最后屏障。授權文化可以提高員工持續改進現狀的積極性,這種積極性可能促使員工為確保安全而超出了其職責范圍主動承擔責任。員工授權還意味著員工在安全決策上有充分的發言權,可以發起并實施對安全的改進,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并且為企業的安全績效感到驕傲。員工是企業一切工作的主體,沒有員工的理解、參與和支持,任何工作不可能有效推進和持續改進。該模塊的主要評價因素包括規章制度健全、安全責任明確、獎懲公平有效、員工得到授權、開展標準化作業等。
4溝通報告
是指企業內部之間及與外部的有效溝通,包括員工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并積極向上級匯報。在事故發生之前,就能發現事故苗頭并立即進行整改,對于保證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報告文化”的重要性還體現在:對安全問題可以自愿地、不受約束地向上級匯報,可以提高員工在日常工作中對安全問題的關注度。需注意的是,員工不能因為反映問題而遭受報復或其他負面影響。企業要有一個反饋系統能夠及時告訴員工,他們的建議或意見已經被處理,或告訴員工如何自己解決問題。一個具有良好安全文化的企業應該建立一個正式的報告系統,這個系統被員工積極地使用,并向員工傳達或反饋必要的信息。其主要評價因素包括溝通渠道暢通、與政府同行有良好的溝通、共享安全經驗、安全建議及時得到答復等。
5培訓教育
是指培訓教育的內容和形式,以及安全培訓教育在企業中的重視程度、參與的主動性和廣泛性,也包含員工在工作中通過傳幫帶自覺傳遞安全知識和技能的狀況等。其主要評價因素包括持續學習改進系統、定期進行安全分析、開展崗位風險辨識等。
6作業環境
是指企業生產區域內設備和場地必須有規范、清晰的標識與安全警示。安全文化要求在存在危險因素的經營場所和設施、設備上設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標志,沖擊作業人員感觀視覺,提醒作業人員集中注意力,起到警鐘常鳴的作用,提高自我防范意識。科學規范地應用安全標志已成為現代企業衡量安全生產管理水平的標準之一。其主要評價因素包括安全設施標志規范化、作業人員安全防護用品齊全、作業環境整潔文明等。
上一篇:提高煤礦安全培訓質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