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作為人類文明的財富,越來越被人們所推崇,越來越展現其先進性和科學性。自20世紀80年代,由國際核領域的專家提出后,得到了廣泛關注,已經被世界各個國家、各種行業的安全界人士廣泛接受,并使安全文化的內涵不斷豐富,成為現代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正尉然成風,筆者通過多年安全管理的實踐就如下幾方面談一下對企業安全文化的理解和建議。
一、企業安全文化的概念和內涵
安全文化就象“文化”的概念內涵一樣,我們將安全文化表述為:人類在生產生活的實踐過程中,為保障身心健康、安全而創造的一切安全物質財富和安全精神財富的總和,它包含著人類的社會實踐活動,科學技術的發展,物質財富的產出和人的意識形態的總和;是個人和企業中的種種素質和態度的總和;是價值觀、能力和行為方式的綜合產物。它能告訴人們,什么是安全的,怎樣做才安全,幫助人們形成一種超越一切之上的安全意識觀念。
企業安全文化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組成部分,我國政府對企業安全文化的建設十分重視,建立專門機構并積極開展相關活動,連續多年面向社會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將企業安全文化推向更廣、更深的層次,使全民的安全意識和素質得到普遍提高。
二、正確認識企業安全文化的必要性、重要性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將安全文化作為安全生產五要素中的第一要素,企業安全文化的重要性體現在:
1、企業安全文化作為安全生產的五要素之首,它使安全在社會實踐以及安全理論上具有真正的優先權,以便起到凝聚人心、鼓舞士氣的作用。
2、提高企業安全意識,使人們認識和意識到,安全不僅是一個企業群體共同的責任,而且安全責任不應局限于企業自身還應歸屬于整個社會。
3、當事故發生時,整個社會、企業、個人都應有吸取教訓的坦率態度,還應有更廣泛的責任意識。
4、通過對人的理念、道德倫理、態度、情感、品行等深層次的人文因素的強化,利用引導、教育、宣傳、獎懲、創建群體氛圍等手段,切實提高人的安全素質,改進其安全意識和行為,使人從被動接受轉為自覺主動。
三、發展企業安全文化、為安全生產工作服務
近年來,企業安全文化作為交通企業安全工作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正大放異彩,大量的獨具特色的安全格言、諺語、順口溜、歇后語等大眾性安全文化在企業內廣為傳播,職工群眾在文化交流中,增強了安全意識,規范了遵章守紀的行為。姜堰市航道站要求“帶著感情抓安全”已經成為一種企業精神,為安全生產工作筑起一道堅強防線。泰州市交通系統積極開展的“平安交通建設”、“安全管理基礎年”和“隱患整改年”三項活動, 正使交通企業安全文化越來越深入人心,因此我們要堅持“四要”,進一步做好企業安全文化建設:
一要扎實。要使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扎實開展,必須符合實際,聯系實際,企業安全文化內容要實實在在,切忌空話連篇,言之無物,以達到入耳、入腦、入心的目的和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要全面。即實行全過程、全方位、全員企業安全文化教育。所謂全過程,就是從生產活動開始到結束,都要嚴格進行企業安全文化教育和引導,并堅持不懈。所謂全方位,就是對生產的每個崗位,每個環節都要落實企業安全文化教育措施。所謂全員,就是每個職工(包括臨時用工人員)都要受到經常性的企業安全文化教育。
三要多樣。即多種途徑,多種渠道進行企業安全文化教育,避免單一性。采取家庭、單位"雙管齊下"的方式,傳授安全知識,講授安全技能,以提高職工的自我保護能力。企業安全文化要增強知識性、趣味性、實用性,通過召開反思會、揭短會及安全知識競賽、安全演講會、報告會等形式,以吸引職工,暗示職工,感染職工,形成"我要安全"的良好氛圍。
四要效能。在企業安全文化建設中,要充分發揮領導干部表率、典型示范、經濟杠桿的作用。首先,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其次,要發揮先進安全典型的導向作用,要善于總結企業安全文化建設上的先進經驗,使職工學有榜樣,趕有方向,超有目標。再次,要發揮經濟杠桿的作用,在企業安全文化建設中實行獎懲制度,做到獎能激勵,懲則警戒。
總之,企業安全文化是確保安全生產、強化安全管理的金鑰匙,是啟發、引導和規范職工遵章守紀的關鍵。為此,我們要腳踏實地、努力探索、立足現實、面向未來,努力開創安全生產新局面,推動交通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上一篇:企業核心競爭力與企業安全文化
下一篇:淺談企業安全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