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是企業實現安全生產的基礎和靈魂,建設企業安全文化,是一項長期性的戰略任務,也是一個不斷創新的過程。筆者認為“五化”就是幫助職工從“要我安全”轉變為“我要安全”,進而發展到“我會安全”的能動過程。
強化職工素質
職工安全文化素質建設主要有兩種方法:一是教育,二是約束。教育是引導、培養廣大職工對安全與健康的自愿、自需、自求意識,使職工在從事各種安全生產時,都會帶著這樣一種思維:這樣做是否違章?是否威脅我的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通過系統追問不斷強化職工對生命價值重要性的認識。
在對職工進行正向引導教育過程中,必須突出三個特點:一是教育活動自下而上進行,從個人、班組、工段到車間逐級進行座談,充分談思想、談認識,讓每一名職工都來關心“自我”,并成為每個人的自覺行為。二是正向引導教育與抓好職工安全培訓相結合,堅持標本兼治,分階段、分層次制定實施培訓計劃,培訓做到兩個延伸,即向夜晚延伸,向雙休日延伸,初步形成了“40+4”工作培訓制度,即每名職工每月工作40小時,每月專門培訓4小時。同時,抓好職工對安全業務技能知識的學習,嚴格考核。臨選廠大力開展三級技能培訓,特別是加大了對新進廠青工的安全培訓,新職工上崗做到“三個必須”,即必須經過安全培訓、必須指定師傅,必須經考試合格后方能上崗。三是堅持“三違”幫教不放松。“三違”人員進“三違”培訓班,實行“五談五過關“的幫教活動,并把過關簽字的保證書公布在宣傳欄內,接受職工群眾監督。
安全生產執行不力、落實不下去,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少部分職工不講文明生產,對安全生產存有僥幸心理,工作中耍大膽,使重復性違章現象屢見不鮮。單純靠教育不能使所有的職工形成自覺意識,約束也是一種培養自覺性的好方法。特別是在新進廠的職工安全意識薄弱、對生產又不了解的情況下,為了盡快地形成安全生產能力,必須強制約束其安全行為。“先做到、后講理”,這既是一條可行的方法,也是一條科學的培育安全文化素質的好方法。
濃化安全氛圍
安全氛圍的影響,讓職工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安全教育,心靈深處的安全意識逐漸會發生質的變化。各種安全文體活動不同于簡單粗暴的說教,和風細雨、如沐春風,將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融為一體,使安全教育不再是簡單的灌輸、處罰與強制,職工的反應不再是反感、抵制與對抗。
親情化管理是渲染安全氛圍的一個有效途徑。基層單位設立的“安全全家福”宣傳牌板。在職工上下班集中的道路旁,設立了帶有職工生日祝福榜的安全文化長廊,廣播站隨時播發廠領導為職工點播的生日祝福歌,使職工在上下班途中感受到濃厚的安全親情氛圍。在主廠房設置安全親情宣傳板畫,使職工每上一個階梯都能感受到真誠的安全親情提示。
對符合安全價值標準的行為不斷給予鼓勵和強化,是鞏固安全價值觀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開展優秀“安全網員、群監網員”、“青工安全明星”、“安全賢內助”評選活動,典型引路,為職工樹立了榜樣,從而產生模仿效應。
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開展好三項活動。深入開展“黨員身邊無事故”和一徽(安全帽上制作黨徽)、一崗(黨員安全示范崗)、一牌(黨員責任牌)、一區(黨員安全責任區)、一星(爭創五星級黨員)為主要內容的黨建“五個一”活動;以黨員“話安全,展風采”合理化建議征集活動為契機,廣開言路,讓職工發揚企業的主人翁精神。
深化警示作用
防止事故的發生,人是第一要素。事故案例是一種蘊含著大量信息的有待挖掘的寶貴“資源”,通過對這一“資源”的學習和利用,客觀地總結導致事故發生的因素和規律,對安全生產大有裨益。為此, 臨選廠以“身邊發生過、職工看到過”的真實題材為內容,長期開展“歷史上的今天”安全警示教育活動,組織事故當事人進行“安全就是幸福”專題電視訪談,讓當事人現身說法,親眼目睹事故的職工重現事故經過,用親身感受警示他人,使參加者身臨其境,吸取事故猛于虎的教訓,加強安全教育的針對性。
細化現場管理
面對生產現場存在的實施不力、措施不到位的問題,究其原因是有些職工面對隱患和違章有“不怕受傷害怕傷和氣、不怕違章怕麻煩、不怕規章怕領導”的認識,該制止的不好意思制止,該拒絕的不敢拒絕,一個個小隱患、一次次輕度違章就從大家的眼皮底下溜過,久而久之釀成大隱患和嚴重的違章。細化現場管理避免了這種現象,臨選廠實行安全聯保責任制,健全安全管理網絡,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細化各級職能部門管理人員、每個職工應盡的職責,確保生產現場時時有人管、處處有人問,促使精細化的安全管理落實到位。
優化工作環境
優化安全生產的“硬環境”,改善作業環境,有利于增強安全系數,提高安全生產質量。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既可以通過“4C2S”管理,創造整潔文明的勞動環境,使職工產生舒適感,提高作業環境的安全系數,又可以通過亮化、刷新工程,保持職工良好的勞動狀態。臨選廠在主廠房大門上設置了大型“安全為天”霓紅燈,在廠主要干道設立7塊安全文化長廊展板,投入40萬元將主廠房、壓濾車間廠房破舊的鋼窗全部更換為塑鋼窗,投入30萬元在主廠房7.8M平面進行安全環境改造,創建兩個安全標準化示范崗位,投資500多萬元改善生產環境和生產條件。
上一篇:完善安全文化 健全規章制度
下一篇:淺析如何建立煤礦企業安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