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安全文化是企業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是企業核心的共同安全價值觀,也是一種特定的文化,同時又是一種安全管理理論,是現代安全管理理論與企業文化理論相結合的產物。企業安全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的生產經營活動中逐漸形成的,以物質為載體所體現出來的人本觀念和社會責任意識的總和。首先,企業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企業員工共同擁有的人本觀點和社會責任意識,即:是否具有以人為本,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和健康的理念;是否具有社會責任心,努力維護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成果。其次,企業安全文化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安全生產管理歷史的積淀,具有相對穩定性。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是一個長期的、艱苦的過程,體現了精神文化建設的特點。另外,企業安全文化應以物質為載體體現出來,即:既要有思想意識,還要有行為和行為的結果。
一、建筑企業安全生產特點
建筑業是一種高風險行業。據統計,近年來,全國建筑業每年因工死亡人數達1000人左右,在生產性行業中僅次于煤炭業,居第二位。就我們建筑業安全生產來講,具有以下特點:生產崗位不固定、流動作業多,作業環境不斷變化,作業人員隨時面臨著新的隱患的威脅;作業內容多變:同工種,但在不同的作業時段、不同作業部位的作業內容常常不同;同工種,但在不同施工現場的作業內容和作業環境并不相同;工種時常不固定;多工序同時或連續作業,工序間配合,材料設備調度,與建設各方的協調等過程多,管理過程復雜,綜合性強;立體交叉作業及電氣、起重吊裝、高處作業等特種作業多;多為露天作業,受自然環境影響大,如高低溫作業,雨、雪、風中作業等;手工作業多,勞動強度大;人員流動性大、作業技能參差不齊;分包作業多,總、分包之間以及各分包隊伍之間的企業安全文化背景不同,容易形成文化沖突。
另外,加之企業員工的社會經歷,受教育程度以及個性等方面存在著諸多的差異。這些差異導致了在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存在著不同的安全價值觀。如:“把安全帶上崗,把平安帶回家”的觀點、“忽視安全,效益至上”的觀點、“勞動創造財富,安全帶來幸!钡挠^點;也有“防患于未然”、“人的健康生命高于一切”、“安全生產全員參與”的觀點等等。不同的安全觀,對安全生產工作所作決定的行為和態度是不同的。諸多安全事故的分析也證明:錯誤的安全觀使得安全生產管理工作面臨嚴重的問題。如果企業不能有效的摒棄那些錯誤的安全觀,就會削弱企業為實現安全生產目標所作的努力,甚至發生一些重大惡性事故,不僅使所作的努力化為烏有,而且會嚴重損害企業的形象與信譽、生存和發展,因此,更加凸現了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要性與迫切性。
二、企業安全文化的內容和要求
企業安全文化的內容十分豐富、寬泛,但就其主要表現形態來看,大體包括安全意識、安全管理(行為)和安全資源這三個層次。安全意識是否確立,是企業是否安全生產的關鍵。企業安全意識不是哪幾個人的意識,而是包括企業領導、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在內的全員意識。安全意識首先是法規意識。企業員工只有把安全行為上升到法律的高度來認識,才能做到合規守法。其次是人本意識,各級領導要牢固樹立“關心群眾、關愛員工”的觀念,每個員工也要牢固樹立“珍惜自己和他人生命”的觀點。再次是責任意識,“安全生產,人人有責”應當成為全員共同的自覺意識,安全生產才有了根本保障。最后是風險意識。建筑施工是危險風險很大的行業,必須樹立安全風險和憂患意識。
安全資源是企業安全文化的物質基礎,有硬資源和軟資源兩種。硬資源一般指物化資源,如安全環境(現場圍擋、場地道路、臨時建筑、水電通訊等)、安全設施(外架、護網、護欄、支模等)、安全器材(消防、勞保、保健等)及其相關的安全經費。軟資源一般指非物化的資源,如安全信息,安全技術和安全保障措施等。即使是軟資源,說到底還是要通過硬資源才能得以實施、發揮功效。從這個意義上,硬資源是安全管理基礎的基礎,也是展現企業文化的一個重要標志。
三、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目的和意義
一是確保樹立安全意識。只有通過安全文化這種細雨潤物般的浸潤,和風拂面般的熏陶和日積月累的沉淀,才能確保全員逐步形成施工安全的自覺意識。二是確保加強安全管理。安全文化強調以人為本、尊重人的權益和價值觀念,進行人性化的管理。安全文化不僅沒有脫離安全管理,而且要作為“推進器”結合安全管理同步進行,做到軟硬兼施,雙管齊下。三是確保完善安全設施。施工現場安全設施是企業安全文化的物化形象和具體表現。只有站在安全文化的高度,安全設施的策劃和實施才能做到完整、完善和完美。四是確保促進企業文化。企業安全文化既是企業文化的一部分,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好了,自然會促進整個企業文化的建設和提升,贏得社會公眾更多更好的信譽。此外,企業安全文化建設通過加強安全意識、安全管理和安全資源,減免了事故產生,降低了安全成本,保證了施工正常進行,履行了社會責任,最終無疑會提高企業效益和社會效益。
四、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前提是確立企業的安全理念
企業的安全理念是企業所提倡的,希望全體員工達到共識的安全價值觀,是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靈魂。人的行為是受意識支配的,人的安全意識如何,人們掌握的安全知識的多少,人們的安全勞動技能的優劣,人們的安全防范能力的高低,直接作用于安全生產的具體活動,其行為直接影響安全效果,對安全生產起著最基礎的并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在形式上,它可以是一句口號,也可以是一些原則,用簡明的語言告訴員工企業贊成什么,反對什么。由于不同企業所面臨的安全問題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以及管理層次的不同,企業安全理念的表述各不相同,但必須表達出一些基本信息,如:“零事故目標”;“安全連著你我他,平安幸?看蠹摇;“嚴是愛,松是害,出了事故害三代”;“上有老,下有小,出了事故不得了”等等。只有加強對人的安全教育,不斷提高人們的安全文化素質,才能把“預防為主”真正落到實處,從而筑起牢固的安全生產思想防線,提高人們執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的自覺性,變“要我安全”為“我要安全”、“我會安全”,在企業乃至社會營造“人人事事保安全”的嶄新局面。
五、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關鍵是企業的領導人
企業領導人對安全生產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過程中要身體力行,真誠倡導并遵守企業的安全理念。首先,企業的各級領導干部要用科學的世界觀武裝自己的頭腦,摒棄一切不適時宜的錯誤安全觀念,發揚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對各項安全規章制度要嚴格執行,狠抓落實,使安全文化建設和安全生產管理有針對性,有新思路,有新舉措,同時要堅持學習有關法律法規、業務知識和安全知識,從而形成自己的科學的安全觀。這對于企業確立正確的安全理念有著重要的作用。其次,在日常工作中,企業各級領導干部必須尊重和維護共同的安全觀,積極參與并支持各項安全活動,用自己的行動去教育、影響員工,推動企業的安全文化建設!
六、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主體是企業及其員工
企業及其員工是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內因。在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過程中,企業及其員工通過制度建設、行為導向和控制物態變化等手段,形成有效的雙向信息溝通和交流。企業不斷地把自己提倡的安全理念告訴員工,員工不斷地按照企業的要求改變自己的錯誤觀念,逐步在企業內部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圍。通過安全文化建設,不斷滿足員工日益增長的對安全文化的需要。全體員工的安全文化水平提高了,安全觀念增強了,安全生產的基礎也就扎實了。
七、安全文化建設應重點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是最高決策層統一思想,并首先具有強烈的安全意識和建設優秀的企業安全文化的迫切愿望。二是建設過程中,首先注重外顯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特別是應首先加強施工現場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提高標準化水平,以外顯文化帶動內隱文化建設。三是堅持一貫性原則,即工程項目無論大小、所處地域、取費情況、發承包形式、管理及作業人員組成以及無論處在什么施工階段、施工工序等,都要堅持同一個標準,從嚴要求,真正使“安全”成為一種理念和追求。四是在充分評價的基礎上,應盡量保持分包協作隊伍的相對穩定,以利于形成統一的企業安全文化。五是轉變經營觀念,加強市場開拓,激勵員工的工作熱情,盡量滿足員工不同層次的需求。六是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沒有終點,要始終使企業安全文化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符合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
上一篇:淺析煤礦加強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