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組安全文化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頭腦所固有的,而是在勞動和工作中所形成的觀念、價值、理想、信仰、管理、生產技術以及科學文化知識等。一般來講,安全文化分為四大類:即安全物質文化、班組制度文化、班組觀念文化和班組行為文化。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談談是勞動創造了安全文化。人類參加生產勞動,以滿足物質和精神文化需要,并在長期勞動中探索總結安全文化,反過來安全文化又促進生產力提高,二者是相輔相成的。有幾個人或十幾個人的班組,要完成為企業交給的各項任務,假如班組成員不團結,不肯賣力氣,那么任務會泡湯的。比如,大慶王鐵人王進喜所在的1205鉆井隊,打了一口又一口優質油井,他們總結了“三老四嚴四個一樣”經驗,這本身就是安全文化。其內容,有理想的,有信仰的,有管理的,有技術的,有制度的,有行為的,有安全的,正是這些內容融化到每個成員的血液中,并指導其行動。幾十年來,這支英雄的鉆井隊永遠保持“排頭兵”光榮稱號。
班組如何完成生產任務?如何做到安全優質高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比如,煤礦的采掘隊,要完成進尺或優質煤炭,是非常不容易的。他們本身處在四塊石頭夾塊肉的環境中,如何創造安全條件,這里頭大有文章可做。比如,安全規程規定,瓦斯超限不允許作業。這是用血的經驗換來的教訓,必須汲取,否則,傷亡事故在所難免。為此,人們在生產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并找出規律性的東西,其中管理就是重要內容之一,這是我們所說的班組安全文化。
上一篇:班組安全文化如何形成
下一篇:企業安全文化創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