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路安全文化是圍繞公路行業的特點,在公路建、管、養的安全生產過程中所創造的文化,是安全價值觀和安全行為準則的總和,是保護員工身心健康、尊重員工生命、實現員工價值的文化,亦是能得到每個員工自覺接受、認同并自覺遵守的共同安全價值觀。公路安全文化體現為每一個人、每一個單位、每一個班組對安全的態度、思維及采取的行為方式。
【關健詞】公路安全文化建設
【引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絕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這是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安全事關生命,是人的第一需求。各行業越來越重視并強調安全生產,而且安全思想和安全理念也在不斷的更新。對行業而言,安全事故的成本也越來越大。隨著社會發展和進步,人們對安全的關注越來越強烈。安全文化對各行業的特點有所不同,工作環境和風險點也不同,本文側重探討在公路養護中,如何加強公路安全文化建設。
建設公路安全文化的必要性
公路安全文化有多種表現形式,一是安全生產環境與秩序,公路養護與公路路況、車流量及沿線的社會經濟發展密不可分。就中山港公路養護所管養路段而言,在S111中番公路(廣珠東線)其中從洪奇瀝大橋至中山港大橋近18公里路段間,雙向只有四車道,日車流量將近5萬車次。這種生產環境無形中給養護安全造成很大壓力。二是健全的安全管理體制及安全生產規章與制度的建設,公路養護安全作業除嚴格遵守《公路養護安全作業規程》外,細化作業流程、加強班組建設、落實安全責任。將安全意識、安全思維、安全行為沉淀入每個員工的心靈中。三是養護工作的性質決定養護工人的安全行為,公路養護在露天工作,每天在川流不息的車流中作業,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高學歷高文化及年輕人普遍都不愿干這一行。所以,養護隊伍整體素質的高低決定對公路安全文化的解讀,在灌輸安全行為準則、安全道德觀、安全價值觀等方面要潛移默化。使每個員工從不懂安全文化到逐步理解安全文化的內涵。而公路安全管理方面要創造安全的工作環境和培養員工做出正確的安全決定能力,所以公路安全文化建設任重而道遠。
如何建設公路安全文化
一是要加強全員安全思想教育。全員參與,以全體員工為主要對象,進行長期反復的思想、態度、責任、法制、價值觀等方面的宣傳教育,通過各種形式的安全教育,充分闡釋安全文化,大力傳播安全文化,系統灌輸安全文化,認真實踐安全文化,喚醒人們對安全健康的渴望,從根本上提升安全認識、提高安全覺悟,牢固樹立“安全第一”、“人的安全與健康高于一切”的觀念。
二是要加強安全知識教育。利用報告會、培訓班、學習班、板報、墻報、競賽活動等各種手段,對員工進行生產作業安全技術知識、社會公共生活安全知識、抗災避險知識、自我保護知識等各種內容的普及教育。中山市公路局近年就編輯了《安全生產三字經》、《一線員工應知應會手冊》,人手一冊、通俗易懂;每年組織養護一線班組長進行安全培訓;舉辦安全標志牌擺放規范競賽;充分利用員工生日晚會進行安全生產詩歌朗誦及快板表演等宣傳活動。使員工逐步掌握生產、生活中的安全知識和自我防護意識,在工作生活中自覺加以應用。
三是要強化安全文化氛圍。通過營造一些安全文化氣氛、有益于人們增強安全意識、增加安全知識的宣傳標語,利用“安全生產月”、“消防安全周”、班組交流等機會,開展各種有益于安全文化建設的活動,不斷渲染和強化公路的安全文化氛圍。可與兄弟單位或其他單位進行交流,共建安全文化,逐步形成具有公路行業特點的安全文化氛圍。
安全行為文化的培育要從樹立正確的安全觀念,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識,提高其安全操作技能著手,逐步規范人的行為,提高自我保護能力。中山港公路養護所近年來在安全教育方面多措并舉,一是對新員工必須接受全面的崗前安全文化教育;二是季度班組交流學習常態化,針對季節性的事故隱患進行交流教育學習;三是落實“三不”開工,即不開展安全教育不開工、安全檢查不到位不開工、安全措施不到位不開工;四是不定期組織收看交通安全警示片、消防安全教育片等影碟;五是通過教育學習進行安全知識考試,以鞏固培訓教育學習成果。
公路安全文化在公路文化的定位
公路安全文化是公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公路養護安全生產的靈魂。成熟的安全文化能夠大大增強員工的安全意識,形成一定的安全習慣、安全行為、安全信念等,達到預防事故、保護員工健康、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公路養護管理應將安全文化作為公路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工作日程,給予高度重視,盡可能在人力、物力、政策等方面予以支持和傾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到安全投入到位。記得一位領導講過:當你安全不舍得投入時,出現事故后的損失可能以N倍計算,這就是防患于未然的道理。
公路安全文化通過點滴小事的積累和文化要素的滲透,使員工在不知不覺中產生了一種自主約束傾向和潛在準則,也就是從“要我安全,成為我要安全、我應安全、我能安全、我懂安全”,當這種約束和準則普遍被大多數人所認同的時候,標志著廣大員工自覺規范自我、約束自我的局面初步形成,這就顯現了公路安全文化的內涵。要使廣大員工能自覺、主動要安全,就要將公路安全文化擺在公路文化的重要位置。
公路安全文化要有制度支撐
公路安全文化建設必須以規章制度來強化和規范。先進的思想和文化需要用制度固化下來,只有融入到制度中去,文化才會發揮出巨大的力量。公路安全文化建設也是如此,不斷地充實完善各項安全規章制度,不折不扣地執行安全規章制度就是創建和推行安全文化的過程,也是公路安全管理價值觀逐步具體化的傳播過程。要切實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將安全生產責任層層落實,建立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高效運作的公路安全管理體系;要完善公路安全管理各項規章制度和獎懲制度等,通過制度保障推進公路安全文化建設。
公路安全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艱巨的工作,公路養護管理者和公路養護從業人員必須高度重視并形成一致的共識,積極協同倡導,逐步形成具有公路行業特色的、與員工的工作、生活緊密相關的且得到員工認同并自覺遵守的安全文化。
公路安全文化建設亟需管理者的重視
公路安全文化建設是實現安全管理的靈魂,然而,有的管理部門存在重視制訂安全管理制度而難于貫徹落實。一方面有了嚴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員工對制度卻熟視無睹,違章作業屢見不鮮,究其原因不難得出安全文化基礎不牢固是關鍵所在。如果說制度的約束對安全工作的影響是外在的、強制執行的、被動的,那么安全文化的作用則是內在的、潛移默化的、主動意義上的。公路安全文化所具有的凝聚、規范、輻射等功能不僅對公路養護安全生產,甚至對提升整個公路管理水平會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看見作業現場上的機具設備堆放不規范時,我們不能視而不見;看見身邊的人違反操作規程時,我們不再不聞不問;發現哪怕是微小的安全隱患時,我們更不能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因為,安全生產人人有責,安全工作,責無旁貸!這不僅是對我們每一位員工的規范,更是確保我們自己和他人生命、健康不受侵害。
總的來說,公路安全文化作為一種價值觀應得到進一步的樹立和強化,成為安全生產中弘揚和倡導的主流。公路安全文化建設的核心是以實現人的價值、保護人的生命安全與健康為宗旨,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
上一篇:臨近營業線違規施工案例
下一篇:中小企業安全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