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開展以來,翟鎮礦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自覺確立安全生產新目標,不斷健全完善安全、技術、職能、群監和輿論五大監察體系,形成了全員參與、橫到底、縱到邊的安全管理格局,確保了礦井安全運行,截至目前,礦井已實現連續安全生產2390余天。
安全監察體系。翟鎮礦以安監處為主,組織精兵強將,成立專家型安監隊伍,建立了安全監察體系。他們實行走動式管理,建立安全檔案,進行“三違”積分考核,使安全管理實現了由結果控制向過程控制轉變,由事故處理向事故預防轉變,由被動防范、亡羊補牢向主動超前預防轉變。他們創新安全管理模式,將安全監察權劃分為礦督察、專業監理、區隊安監員三個層次,并進行分層管理,分級負責,有效傳遞了安全壓力,緩解了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緊張局面,使安全管理和生產管理融為一體,提高了礦井安全管理水平。為及時解決安全生產中出現的問題,該礦將每月一次安全例會把解決安全生產問題的重點放在剖析主觀因素、明確整改措施、堵塞管理漏洞上,強化五級隱患排查,有力保證了礦井的安全生產。
技術監察體系。該礦建立了以總工程師為首,以工程技術人員為主,以技術監控、保障和支撐為主要內容的技術監察體系。他們對礦井四大運轉設備、綜采工作面、原煤運輸系統實行遠程監視、集中控制,井下運輸、供電、供排水、通風等生產環節均實現了無人值守,從根本上確保了礦井的安全生產。自主研制開發了國內第一家井下無線通訊系統,井下人員可隨時隨地與地面人員進行溝通,實現了調度人員、指揮生產和安全緊急情況的即時處理。
職能監察體系。該礦先后多次對安全生產責任制進行修訂和完善,每年年初與各單位、班組層層簽訂《安全生產責任狀》和《安全責任書》,定期組織職工簽訂“四書”即:個人安全保證書、班組互保聯保責任書、安全薄弱人員安全監護責任書和班長以上管理人員安全責任書,做到了安全職責到崗,安全責任到人,形成了一級抓一級,一級保一級,一級為一級負責的安全格局和體系。實行安全風險抵押金獎勵和安全工資考核制度,激發了干部職工抓好安全生產的積極性。確立黨員示范崗,開展“黨員身邊無事故”活動,充分發揮了黨員在責任區和崗位上的“傳、幫、帶”作用,團結帶領職工上標準崗、干標準活,杜絕不安全行為,以崗位安全確保了礦井的安全。
群監監察體系。該礦基層工會群監組織、群監員和青年崗員,對安全上的重點人員、重點區域和崗位進行重點監督,查處隱患,制止“三違”;女工家屬安全協管委員會注重用溫情和愛心呼喚職工的安全意識,她們建立“兩卡一簿”,創新幫教形式,定期召開“安全幫教聯誼會”,有效提高了違章職工的安全思想認識。積極開展“平安幸福家庭”等系列活動,以協管教育無盲區保證了安全管理無盲區,實現了時時有人管,事事有人管,處處有人管的良好局面,構筑起牢固的安全生產“第二道防線”。
輿論監察體系。該礦建立和完善了輿論監察體系,吹響安全生產的“集結號”,切實保證安全生產:他們編制發放《安全文化手冊》,并通過強化學習與考核,使質量、責任等12種安全理念內化于心,起到了在潛移默化中指導職工行為的作用。堅持每季度確定一個安全宣傳教育主題活動,并以文件的形式發放到各單位,明確各單位的責任。每個星期都召開一次安全宣傳教育工作會議,指出工作重點,安排安全宣傳教育活動,保證了全礦安全宣傳教育活動天天有,安全教育形式日日新。創新安全宣傳教育管理模式,形成“五個一”和“六員兩長八網”的教育陣地,使安全教育無時不在,無時不有,在上班路上、下井路上、吃飯、休息過程中,隨時隨地、每時每刻都置身于安全生產的氛圍中,都能受到潛移默化教育。他們針對“八大薄弱人物”,本著“因材宣教”的原則,創造性提出并實施了“安全宣傳教育十大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為職工擺脫心理障礙,提高安全意識和操作技能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們還通過礦電視臺、宣傳櫥窗、牌板、黑板報等宣傳載體,及時宣傳安全正反典型,邀請當事人上電視訴說典型事例,請安監處等專業人員專題分析典型事例所包含、所揭示的安全特征、規律,引導職工群眾向先進學習、看齊,注意并防止重蹈反面典型的覆轍。
上一篇:三個創新推進水運安全文化建設
下一篇:依托安全文化 建設安全礦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