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安全文化建設進行到底
2009-07-28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每當提到“安全文化”,許多人都會將各種規章制度、學習材料、安全月活動等等與之相聯系,認為只要與“文化”沾邊,就是寫在紙上的東西,是標語,是口號,甚至是夸夸其談。其實,安全文化體現在我們的一言一行中,它是一種觀念、一種氛圍,是根植于我們靈魂深處的思想意識,是我們在平時工作中的操作習慣。
近段時間,金川集團公司懂事長楊志強和總經理汪海洲發表了《以特色安全文化托起金川的平安》的署名文章,通過學習,我對安全文化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所謂安全文化,它是企業的價值取向與核心經營理念,是企業推進安全管理的基礎工程。將企業安全文化建設進行到底的關鍵在全方位、大視野以及深入細致的基礎管理機制的建立健全。
一、把握公司安全管理脈搏,構建金川特色安全文化,需要全方位。
我們知道,金川集團公司是集礦山、冶煉、化工、建筑等多個高危行業于一體的特大型聯合企業,安全風險大,發展過程中曾經輕傷事故不斷,且還未杜絕死亡事故,這給企業造成了經濟損失,給職工個人的生命健康也蒙上了陰影。多少年來,抓好安全生產,實現零傷害目標,一直是金川公司所堅持的安全理念。而對于這樣的特大型聯合企業,我們在實施這一安全理念時必須要有全方位的戰略方針,要各單位、各部門以及每一位員工全力配合,深入到安全文化建設中,才能形成濃厚的安全文化氛圍和強大的安全文化場。
全方位的安全文化建設的重點不在于簡單的說教,而在于用安全文化意識、安全價值觀念所形成的安全文化場來規范員工的行為,這就要求企業整合安全管理要素,通過安全文化體系建設來強化員工的安全理念,真正做到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實現安全文化引領公司全面發展。
二、建立特色安全文化體系,需要大視野。
從一些國際知名企業的成功案例我們已經總結出,從根本上實現“零傷害”是完全可能的。歷年來,金川公司不斷學習其他企業的先進管理經驗,在安全管理方面也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從這一點來說我們不妨多發揚“拿來主義”的精神,只要是好的安全管理方法和先進的安全理念,我們都要兼收并蓄,為我所用,而不是裹足不前,夜郎自大。當然,“拿來”決不是照搬,而是要有金川的地理人文特色,要結合當前的安全生產形勢,從自己的實際生產出發,建立起我們自己的特色安全文化體系。正是有了這樣的大視野,我們才能更好地歸納提煉,因而產生了“沒有安全就沒有沒有礦山企業一切”的安全發展理念、“一切事故皆可預防、一切事故皆可避免”的安全管理理念以及“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改進”的安全誠信理念,形成了獨具金川礦山特色的安全文化體系。在此基礎上,我們不斷進行探索實踐,號召員工“學規、用規、守規”,對員工進行“應知、應會”培訓等,我想,這也是公司特色安全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推動公司安全發展開創了新局面。
三、安全文化建設要以建立健全基礎管理機制為前提。
因為車間、班組是企業安全管理的兩個重要層級,提到基礎管理,我們必須要落實到車間、班組的管理層面上來,諸如員工按電鈕、按操作規程操作、系好安全帶、帶好安全帽、清除易燃易爆物等最簡單的日常工作,都必須要有規范、健全的管理制度,并且按管理制度執行,也正是這些“最簡單的小事”,才能真正體現我們的安全文化氛圍。
正所謂細節決定成敗,在安全管理中,把最簡單的小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所以,無論是安全生產管理者,還是崗操作者,我們必須要認真對待每一個細節,否則,制度再多再全也是一紙空文,對安全生產無濟于事。
事實上,在一些違章事故案列中,責任人之所以發生事故,就是忽視了自己該做的小事,疏忽麻痹,缺乏最基本的責任心,這又引申出一個安全責任的問題。因此,我們的安全管理不僅要建立健全基礎管理機制,向精細化邁進,還要強化法治意識和責任追究,對違規員工加大處罰力度,對責任人嚴厲追究,依法進行安全管理,以此來震懾違規違紀行為,激發員工的責任意識,從而推動安全管理的長足發展,建立良好的法治型的理性安全文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