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帽輕輕一砸就破裂,用手一拉就能撕開一道口子,這樣的安全帽竟是用垃圾廢料制造出來的。6月16日,北京市望京橋附近工地一工人作業時,一根三角鐵墜落,穿透安全帽,導致顱骨擊穿,目前還在昏迷。據報道,當時這名工人所戴安全帽質地非常薄。(6月18日《新京報》)
帽子下面是腦袋,帽子不安全了,腦袋自然也就不安全了。紙糊的安全帽砸壞了可以再換一頂,但要是這種帽子戴在人的頭上,可就不是鬧著玩的了。安全帽下面的腦袋是血肉組成的,經不起從天而降的打擊,帽子可以換,腦袋不能換。
這種輕輕一砸就破裂,用手一拉就能撕開一道口子的所謂“安全帽”,是不可能保證廣大民工們的安全的。它唯一的作用就是可以用來應付勞動監察部門對工地的檢查,幫著施工方欺騙一下上級監管部門而已。工人們戴著這樣的 “安全帽”施工,無疑等于是把自己的血肉之軀置于隨時都可能降臨的危險之中,一旦意外發生,一切都不可挽回。
施工方之所以給工人們發放這種中看不中用的安全帽,當然是出于經濟方面的考慮。一頂質量合格,真正有保險作用的安全帽一般都要幾十甚至是上百塊錢一頂,而這些比紙還薄的安全帽,卻只要三兩塊錢。價格相差如此之大,質量的差別也就可以想象而知了。于是,為了省下這幾十塊錢的差價,工人們生命安全的一道重要屏障也就形同虛設了。
在利益面前,想讓施工方主動給工人們配備質量合格的安全帽,注定只能是一廂情愿。要真正保證安全帽的質量,進而保證安全帽下工人們的人身生命安全,根本上還得需要質檢部門和勞動監察部門加強監管和處罰力度,質檢部門應該從生產企業的源頭上保證安全帽的質量合格,而勞動監察部門則要把好第二道關,杜絕不合格的安全帽流進施工場地,戴到工人們的頭上。
奮戰在城市建設第一線的工人們,為我們的城市建設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和汗水,我們不能讓他們再因為一頂小小的安全帽而付出鮮血甚至是生命。
上一篇:“破窗效應”與安全生產
下一篇:名醫扁鵲與安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