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九歲的女兒問我:“媽媽,為什么毛毛雨往往會打濕人們的衣服。”我反問了一句“你說為什么呀?”“因為毛毛雨最不容易引起人們的警覺呵。”女兒肯定地說道。這讓我想起了美國杜邦公司很人性化又細致入微的安全規范:要求員工在上下樓的時候要手扶樓梯的扶手、禁止員工在走道和過道奔跑和打鬧嬉戲……在杜邦公司,人們談論最多感受最深的永遠是安全,所有的安全目標都是零,這意味著零傷害、零職業病和零事故。安全事故的發生,往往都是人們疏于防范細小之處而造成的。有統計數據:100個疏忽或失誤,就會有1個造成事故, 100個事故中,就會有1個是惡性的。所以,要避免造成大事故,不是要從“大”處著手,而是要從“小”處抓起、從細處管理好,有好的宣傳和意識不夠,還要有配套的培訓和軟件、硬件保證,更要有應急措施。“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作為口號和方針,應是具體的和實在的,能使大家聽得到、看得見、摸得著,安全才真正具有實際意義和得于真正實現。我們企業的春秋季安全大檢查,就是要善于“雞蛋里頭挑骨頭”,才能真正對生產過程及安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隱患、有害與危險因素、缺陷等進行查找,以確定隱患或有害與危險因素、缺陷的存在狀態,以及它們轉化為事故的條件,有計劃地制定整改措施,消除隱患和有害與危險因素,防止事故發生,確保生產的安全。
筆者以為,安全檢查最重要的應該是:一要認真進行實地和現場檢查、觀察,深入到生產一線、作業現場尋找不安全因素、事故隱患、事故征兆等。二是要依靠科技進步,使用先進的檢測檢驗儀器設備,對在用的設施、設備、器材狀況及作業環境條件等進行檢測,以發現隱患。三是結合實情深入分析做出判斷,從檢查獲得信息,掌握情況后,就要進行深入分析、判斷和檢驗,以得出正確結論。四要及時針對存在的問題及隱患采取措施和落實整改。五是舉一反三,實現檢查→整改→復查→再整改,跟蹤問其效,獲得整改效果的最新信息,以實現安全檢查工作的閉環管理。
一個企業,它的業務和發展方向可以變,戰略目標也可以變,但是它的“安全靈魂”永遠改不能變。這個“安全靈魂”一定要傳承下去,不斷凈化,不斷提升,因為 “安全靈魂”才是企業的動力源泉、價值取向、生命力量,這種用制度體系的方式浸透到企業生產經營的每一個細節的靈魂,將變成企業的價值觀和安全文化,當它被準確的理解并接受的時候,它所釋放的能量,會形成永恒不變的指導和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