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參加了一個班組的周安全活動,一位職工發言時說,年末歲尾是安全事故的高發時段,在沖刺完成全年目標的關鍵時刻,有的職工容易忙中出錯,一旦真的因為要追趕生產而發生問題,之前的一切努力都將付諸東流,就算完成了生產、利潤指標,都會因為安全而一票否決,前功盡棄。因此,我們絕不能放松“安全第一”的思想,在工作中,心再細,安全措施做得再到位,也不能逞英雄,玩膽大。
這位職工說得真好!人們常說“膽大心細”,可在安全生產中,“心”再細“膽”也不能大。特別是年末歲尾這個沖刺目標的關鍵階段,最容易出現只重生產、忽視安全的苗頭和傾向。在實際工作中,有的職工對作業現場的各種不安全因素和違章行為的危險性認識不足,往往意識不到自己違章在什么地方,在工作中圖省事、打馬虎眼,認為安全規程繁瑣復雜,怕麻煩,便自以為是,簡化操作步驟,冒險蠻干耍膽大;或明知有些行為違了章,卻自認為不會發生什么問題,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不安全行為帶來的嚴重后果,抱著“違了章不也沒有出事故”的僥幸心里,這種思想意識必然導致違章行為,最終釀成大禍。
任何無知的膽大,無謀的勇敢,都是對生命的漠視,都是對規章制度的踐踏,都將導致悲劇的發生。因此,在生產過程中,必須時刻繃緊安全這根弦,時時處處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每個環節、每道工序都應循規蹈矩、謹小慎微,不能有絲毫的膽大和馬虎。在安全檢查上要心細如發,吹毛求疵,不給安全留下絲毫的隱患和漏洞。
膽不能大,并不代表著不敢放手去做,這是從業者應該具有的安全素質和安全意識,也是高度的責任感和職業道德的具體體現。安全生產是一條射線,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改進和優化的過程,只有把安全工作真正做實、做細、做好,把安全生產中的短板和薄弱環節“揪”出來,消除掉,才能確保企業的長治久安。
上一篇:莫讓結合部成為“天窗”
下一篇:別讓“小事”成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