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安全稽查隊在一施工現場發現現某施工隊員在作業的時候不戴安全帽,安全稽查隊按規定要求其立即戴好安全帽并記分處罰。令人費解的是施工現場負責人不是積極地消除類似的事故隱患,不是組織職工分析原因,吸取教訓,而是替職工到安全部門求情,請求免于處分,這種現象令人擔憂。
職工出了安全問題,不做分析處理,表面上看,是為了他一時經濟上不受損失,是維護職工的利益,是領導對職工的關心,但從長遠看,一次安全違章若沒受到應有的處罰,職工就會產生僥幸心理,下次仍然不注意,就會出大事,就會給社會、企業、家庭造成重大損失。那么,這樣的好心豈不變成壞心了嗎?
在安全生產過程中,我們對職工的一些違章現象,有的視而不見,有的搞下不為例,有的甚至還間接充當了職工違章的保護傘。豈不知正是由于這種寬容大度、心慈手軟,對職工的一些小動作不能及時地批評糾正,致使一些違章違紀行為習慣成自然,習慣性違章的經常發生也就在所難免。久而久之,這種領導的“好心”就會淡化職工的安全意識。慢慢積小成大,最終釀成大禍。
要杜絕事故的發生,抓好安全生產,就得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嚴起,從最不起眼的安全細節嚴起,多些“小題大做”, 寧聽罵聲,不聽哭聲。少當另類好心人,才能做到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
上一篇:風險識別還需全員參與
下一篇:我端著的是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