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安全人格的培養與教育
2009-07-20
來源:安全文化網
| 瀏覽:
評論:
收藏
人格是一個人顯著的性格、特征、態度或習慣的有機結合。人格是通過榜樣示范、環境熏染、生活實踐等長期綜合影響逐步形成的。人格一旦形成,會形成嚴重的習慣依賴,其中的不良習慣足以致命。因此,企業在安全宣傳教育中要根據人格形成規律,加強職工安全人格的培養與教育,塑造職工不準違章、不能違章、不敢違章、不會違章的安全人格,從而促進企業安全生產。
習慣決定論——培養安全習慣 習慣是在長時期里逐漸養成的、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傾向或社會風尚。心理學研究證明:某件事重復21次會成為習慣,210次有效重復會成為專業,2100次有效重復會成為專家。習慣左右人的思維方式、觀念行為,直至成為“下意識”。行為科學研究認為:一個人一天的行為中約只有5%是屬于非習慣性的,剩下的95%都是習慣性的。一種行為重復21天以上會形成習慣;重復90天,即形成穩定的習慣。一種思想觀念如果被驗證21次以上,十有八九已經變成了你牢不可破的信念。
因此,利用這一規律,企業要加強安全規章制度、操作規程的宣傳教育,通過課堂教學、現場示范、實際操作、師傅帶徒弟等方式,培養職工養成日常工作中嚴格規范、一絲不茍地執行安全操作規程的習慣;要廣泛推行“手指口述”操作法,使職工的安全行為反復強化,直至成為條件反射,從而形成安全人格。
熱爐法則——懲戒不安全習慣 春秋時期,鄭國政治家子產曰:“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則多死焉。”用手觸摸熱爐,毫無疑問會被灼傷。企業安全宣傳教育要利用熱爐法則,加強對職工安全習慣的培養教育,讓違章有如熱爐,職工都懂得不得上前觸摸,如果有人不聽勸告,非要上去摸一摸,結果就是受到懲處。
熱爐法則的安全宣傳教育要點為:(一)熱爐火紅,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爐子是熱的,是會灼傷人的預防性原則。這就要求企業領導、宣教部門經常對職工進行 職工懂得只要觸犯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就一定會受到懲處。(三)當你碰到熱爐時,立即會被灼傷的即時性原則。對“三違”職工的懲處必須在錯誤行為發生后立即進行,絕不拖泥帶水,絕不能有時間差,以便達到及時糾正錯誤行為的目的。(四)不管誰碰到熱爐,都會被灼傷的公平性原則。對公平的追求來源于人類的天性,因此,制定安全管理制度要公平合理,對“三違”人員的懲處要公平,不管是工人還是干部出現安全問題都要嚴懲不貸。
“禿頭論證”——糾正不安全習慣
哲學上有個理論叫做“禿頭論證”,說的是,當一個人頭上掉一根頭發時覺得很正常;再掉一根時不用擔心;又掉了一根,仍舊不必憂慮……長此以往,一根根頭發掉下去,最后禿頭便出現了。著名的海恩法則認為:29次輕微事故、300起事故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之后必然導致1起嚴重事故的發生。事件的發生是量的積累,不注意細節變化、不注意量的變化,突變是在人們不知不覺的漸變中發生的,當你發覺時,事物的性質早已走到了反面。哲學上一般將其解釋為量變到質變。
企業安全生產中“禿頭論證”現象也時常可見,雖然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很全面、嚴格,但有些職工為了趕生產進度,為了省力氣,而忽略了安全規程要求,一次、兩次、多次憑僥幸未出現事故,就膽大妄為,形成了違章作業的壞習慣,最終釀成重大安全事故。一位外國學者曾對數萬起煤礦工傷事故進行統計,其中80%都是由習慣性違章引起的。
為此,企業在安全生產的宣傳教育中,要注意對職工的不安全習慣進行糾正,教育職工嚴格按程序操作,按規程作業,杜絕僥幸心理,同時進行行政懲戒。還可以應用行為心理學上倡導的厭惡法治療,如手腕橡皮筋彈擊法,每出現壞習慣就拉彈橡皮筋。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對職工持續進行不安全習慣的糾正,直至讓職工養成良好的安全習慣。
善用規律——雕塑安全習慣 人的思想行為是復雜的,但研究證明人在心理上也有共同的規律可循。比如企業在進行安全宣傳教育中如果善于應用心理暗示、從眾心理,就可以塑造職工良好的安全習慣。
善用心理暗示。暗示,尤其是自我暗示,屬于心理學范疇。例如,病友夸贊某種藥物的療效好,病人服藥后好得很快。心理學總結了一句流傳至今的自我暗示名言:“每一天,我們都以每種方式,讓自己過得越來越好。”
這就提醒我們,企業的領導者、管理人員、宣教部門,在安全管理與宣傳教育中,要努力避免對職工進行消極心理暗示,杜絕辱罵和不良刺激;多向職工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對其真誠贊賞,熱情激勵;教育職工經常進行自我心理暗示,讓其多想好事、多想安全、多想快樂。
善用從眾心理。從眾即指個人受到外界人群行為的影響,而在自己的知覺、判斷、認識上表現出符合于公眾輿論或多數人的行為方式,是大部分個體普遍所有的心理現象。當我們在街頭看到許多人圍住一個攤位或排起長隊搶購某種物品時,盡管我們并不一定真正了解該商品的優點或自己是否需要,卻仍會身不由己地加入到購買者的行列中去購買,這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隨大流”現象,人們在這種狀態下可以獲得心理安全感。
為此,在安全宣傳教育中,應善用從眾心理塑造職工的安全習慣。首先,用好領頭人。通過樹立安全生產的先進典型,發揮他們的“頭羊效應”,帶動其他職工搞好安全生產。其次,培養安全業務權威。通過他們安全技術、經驗的傳幫帶,提高職工整體安全技能。再其次,實行安全民主管理。抑制“羊群負效應”,防止少數人盲目蠻干瞎指揮造成事故和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