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規范博州危化品運輸事故應急處置程序,明確運管部門在應急管理體系中的職責,及時、高效、有序地組織實施危化品運輸事故的應急救援、處置工作,最大限度減少交通事故傷亡、財產損失和社會影響,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我州應急處置的實際,制定本預案。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法》、《危險化學品管理條例》、《道路運輸條例》、《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管理規定》等有關法律法規和標準為依據,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分級管理、逐級負責”的基本原則。明確應急管理、救援職責,強化搶救意識和大局觀念,統一指揮,明確分工,各盡其責,保證救援工作安全高效、快速有序的進行。
二、本預案適用范圍
1、載有易燃、易爆、劇毒、腐蝕、放射等危險化學品的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可能造成嚴重后果的;
2、載有易燃、易爆、劇毒、腐蝕、放射等危險化學品的車輛發生泄漏、爆炸、流散等情況的。
三、組織領導及職責?
(一)為加強對危化品運輸事故應急處置工作的領導,成立危化品運輸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
組長:龍儉生(博州運管總站站長)13809995678
副組長:頓敬之(博州運管總站副站長)13319090917
張凱(博州運管總站副站長):13399092999
成員:阿里木江、王東海、胡軍、陳博、徐衛紅、杜鑫、徐光明、劉忠友、卞輝、尹秀成、仝在功
領導小組全面協調和指導危險化學品運輸事故應急救援、處置工作。辦公室的主要職責是負責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協調、實施應急救援、處置預案,匯總報告事故救援、處置進展情況。
(二)事故的應急處置以屬地應急響應為主,各縣站要依托當地政府成立危化品運輸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具體組織實施轄區內發生的危險化學品運輸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
小組的主要職責是:
1、按照當地政府對應急救援、處置工作的要求和部門職責分工,制定應急救援、處置預案,建立相關部門之間的有效協調機制。
2、及時向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匯報應急救援、處置的進展情況。對應急工作中發生的爭議和問題提出緊急處理意見和建議,并根據預案實施過程中發生的變化和問題,及時對預案提出調整、修訂、補充意見。
3、協助政府和有關部門、單位做好傷亡人員的善后及安撫工作,維護社會穩定。協助政府和有關部門、單位做好事故現場的安全防護、現場保護、交通疏導工作;對載有易燃、易爆和危險化學品的車輛發生的交通事故,協助有關部門和單位對危險物品及時進行妥善處置。
4、在施救隊伍中開展危化品運輸事故的處置演練、培訓工作,提高整體處置能力和綜合協調、防控能力。?
5、接受監察、檢察部門履行職責的監督。
(三)為保證應急救援、處置等工作及時、有序的進行,在具體處置中可成立指揮協調組、現場保護組、事故調查組、信息聯絡組、后勤保障組等若干工作小組,各小組具體職責是:
1、指揮協調組:負責應急救援、處置工作的指揮、組織和部門之間的工作協調及應急救援工作情況的匯報。
2、現場保衛和交通疏導組:協助公安部門做好現場的保護、警戒、交通疏導和安全防范。
3、事故調查組:協助事故的現場勘查和調查取證工作。
4、信息聯絡組:負責事故基本情況、施救、處置進展等情況的信息搜集、整理和反饋工作,做好上傳下達、請示報告、對外新聞發布工作。?
5、后勤保障組:協助做好現場乘客的轉移安置工作,根據勘查和搶救工作的需要,做好車輛、物資的調度工作。
四、應急救援處置程序
1、實行8小時值班制度,及時受理、上級指示,詳細了解發生交通事故時間、地點、車輛類型、車輛牌號、是否載有危險物品、人員傷亡等簡要情況,并認真做好記錄。值班員在了解事故現場的具體位置和性質后,迅速報告領導。
2、應急指揮。領導接報后立即向當地政府、當地安監局、公安等部門報告,請求政府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并調集增援、施救人員迅速趕赴現場。
3、值班人員應做好先期處置與領導、與當地“110、120、119”指揮中心續報、聯絡工作,及時通知醫療、急救、路政部門及政府安監部門、上級機關趕赴現場協調、指導應急救援工作。涉及跨轄區分流的,還應及時與相鄰聯絡。
(二)現場處置
1、先期到達的到達事故現場后,協助公安部門在確認中心現場無安全隱患前提下,盡快組織搶救傷員,減少損失。
對于危險化學品泄漏等危險情況,不得盲目操作,應立即向領導報告,按指令啟動應急預案,采取有效措施處理,以減少不必要的傷亡及損失。
2、危險品處置組原則上以當地政府、安監、消防、公安部門為主:
①及時向駕駛人、押運人員及其他有關人員了解運載物品的情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隨時向應急指揮部報告;盡可能查清泄漏物的種類、屬性和泄漏源,不要讓有毒和腐蝕性物質沾在手上和皮膚上
②對流淌在地面的泄漏物,不要隨意踐踏,可指導有關部門或有關人員用泥土筑圍攔截;現場如有容易被腐蝕、污染的物品,可指導有關部門或有關人員采取轉移、遮蓋等保護措施。
③會同安監、消防、醫療、路政、公安等部門根據現場情況,確定危險區域,疏散無關人員,進行現場施救,處理、清理危險化學品。
④在警戒區域內嚴禁吸煙、撥打手機、使用明火和能夠產生靜電的器材等可能引起燃燒、爆炸等嚴重后果的行為;一旦出現槽罐安全閥發出聲響或槽罐變色,要立即將現場警力和其它人員撤至警戒區域外;盡量選擇上風口位置站立,避免吸入有毒氣體。
⑤除發生爆炸、起火和其他原因,有人員需要救護的緊急情況外,一般不得靠近載物車;原則上營救工作由受過專門訓練的消防人員或其他專業人員承擔,予以協助。
(3)現場調查應注意:
①對載有易燃、易爆和危險化學品的車輛發生交通事故的,應當立即按規定穿防護服、佩戴防護用具,在了解所載物品性質前,不得進入警戒區域,待險情消除后方可勘查現場。
②事故調查組勘查交通事故現場,拍攝現場照片和對現場進行攝像,繪制現場圖,采集、提取痕跡、物證,制作現場勘查筆錄。
(4)信息聯絡組:負責事故基本情況、施救、處置進展等情況的信息搜集、整理和反饋,做好上傳下達、請示報告工作。同時,及時聯絡現場的新聞記者,指定新聞發言人發布事故的情況。
(5)后勤保障組:做好現場死傷人員、乘客的轉移安置工作,根據勘查和搶救工作的需要,做好車輛、物資的調度工作。
(三)現場撤除及其它善后工作
1、現場勘查完畢后,應當組織清理現場,登記、保存當事人遺留物品和有使用價值的物品,并根據環保部門對危化品遺留及危害情況的監測,確定恢復交通。
2、訊問當事人,查找證人,進行檢驗鑒定,展開事故調查。
3、綜合事故救援、調查等情況,按照要求寫出事故書面報告,在24小時內上報省廳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處置領導小組辦公室和當地政府應急救援領導小組。
五、其它要求及注意事項
1、應主動與當地政府協調,依托當地政府成立重特大交通事故和危化品運輸事故應急救援、處置小組,制定切實可行的預案,并保證每年要按應急救援要求組織一次演習。
2、要時刻保持通信暢通,服從命令,聽從指揮,接到重特大事故報案或者接到啟動預案指令后,立即組織有關人員趕赴現場參與處置工作
3、要落實安全措施,確保自身安全。在沒有明確現場危險品名稱、性質的情況下,要處于現場上風位置,一切行動聽從現場指揮員的指令,不能魯莽蠻干進入事故現場,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人員傷亡。
4、處置過程中要以大局為重,不得因個人問題與現場周圍群眾或者當事人及家屬等發生磨擦,導致不穩定因素產生。
5、嚴格請示、報告制度。對發生的重、特大交通事故情況一律實行逐級上報,未經領導小組許可任何人不得越級上報;所形成的事故相關材料必須經領導小組審核通過后方可上報。
6、嚴格宣傳制度。重特大事故和危化品運輸事故的新聞報道,由應急領導小組確定新聞發言人,按照國家有關突發事件新聞報道的有關發布原則、內容、規范性格式,審查、確定發布方式和時機,向社會和媒體通報有關情況。未經許可,任何個人不得以個人名義向外界宣傳有關信息,發生問題從嚴追究有關責任。
上一篇:維穩運輸應急預案
下一篇:盧灣區處置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