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蠟加氫精制裝置由于它的技術特點要求是在高溫高壓下進行,有氫氣參與的化學反應,氫氣為甲類危險品,而且生產中有毒性氣體H2S產生。因此按規范精心操作和做好安全防護尤為重要。
(一)開停工危險因素及其防范
1.開工時危險因素和防范措施
本裝置的開工步驟分為催化劑裝填、反應系統氮氣和氫氣置換、氫氣氣密、催化劑預硫化和反應系統進蠟生產五部分。各步驟危險因素和防范措施見表2—90。
2.停工時危險因素和防范措施
停工時危險因素和防范措施見表2—91。
2.停工時危險因素和防范措施
停工時危險因素和防范措施見表2—91。
(二)正常生產中危險因素及其防范
(1)正常生產操作中,應避免原料量劇烈波動,防止催化劑表面結焦。在發生原料泵故障時,及時對加熱爐壓火,防止反應器超溫。
(2)當裝置進行緊急停工處理時,注意對各個自控閥和換熱器側線的保溫和置換,防止蠟凝結。及時關閉出裝置冷卻器循環水。
(3)在投用塔真空時,嚴格控制好塔液面,避免出現假液面。不及時處理容易發生冒塔,蠟從塔頂進入真空管線難以清理。
(三)裝置易發生的事故及其處理
1.石蠟力口氫裝置處理事故原則
(1)在裝置運行過程中要嚴格控制好高分液位,防止高分液位減空,發生低分竄壓,引發低壓系統發生爆炸事故。
(2)當裝置遇到特殊情況需要進行緊急處理時,嚴格控制好系統壓力,在外來新氫中斷時應關閉卸壓自控閥的上下游閥,保持系統壓力。做好反應器帶油操作,保證有充足的壓力將反應器內存油帶干凈。
2.裝置易發生的事故及其處理
(1)污油罐爆炸事故
石蠟加氫裝置的污油罐用于排放各種污油、廢油,禁止將瓦斯冷凝液等輕組分排放人內。
1986年10月,華北某煉油廠加氫裝置污油罐突然爆炸起火,歷經40min后將火撲滅,雖無人員傷亡,但該罐罐體報廢,造成直接經濟損失7500元。
事故原因分析,是由于新氫壓縮機一段出口冷凝液經加熱爐瓦斯分液罐減壓后,再排人污油罐,而罐內硫化鐵自然引起罐內爆炸性氣體爆炸所致。
(2)加熱爐干燒事故
石蠟加氫裝置的加熱爐為原料提供反應需要的熱量,然后進入反應器進行加氫精制反應。由于加熱爐爐膛內溫度高達到500—600℃,因此要嚴格控制原料量,防止爐管干燒。1974年11月,華北某煉油廠潤滑油加氫裝置進行重油系統原料加熱爐改造,改造完畢后開工。由于原料泵密封泄漏,緊急切換到備泵,但備泵不上量。這樣前后約半小時加熱爐內未走油。操作人員未及時采取減火降溫和爐管通蒸汽等保護措施,致使爐溫超高,造成新換爐管嚴重結焦。裝置被迫進行停工修理。僅更換爐管和彎頭一項就造成經濟損失4500元,并便裝置停產10天進行檢修。
(3)泄壓系統憋壓事故
石蠟加氫裝置的泄壓氫氣先經過氣液分離,然后泄人高分泄壓線或氫回收線。由于氣液分離不夠徹底泄壓氫氣中經常攜帶少量的石蠟,容易堵塞循環氫冷卻器及泄壓管線,造成系統泄壓不暢甚至發生憋壓事故。
因此,應加強對循環氫分液罐的排放和循環氫冷卻器的檢查,及時清理設備和管線中的存蠟,保證系統泄壓流程暢通。
下一篇:乙烯裝置簡介和重點部位及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