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乙烯生產過程中的物料乙烯、氫氣為甲類火災危險氣體,苯、甲苯、乙苯和苯乙烯等均為甲、乙類易燃、易爆危險性液體。這些物料一旦泄漏,遇明火或靜電及其他因素引起的火花就能引發火災、爆炸和中毒事故。該生產裝置屬于甲類火災、爆炸危險性生產裝置,裝置大部分區域為爆炸危險Ⅱ區。裝置的主要物料的火災爆炸危險數據如表3—55所示。
乙苯脫氫改造后,增加了氧化脫氫反應器SMART,工藝要求反應系統中加入氧氣,生產過程中要保持氧氣加入量的高度準確,以保證乙苯的高轉化率(即苯乙烯的收率),同時還須穩定控制脫氫尾氣氧含量。乙苯脫氫反應尾氣氧含量在線分析儀必須確保準確無誤,當控制氧含量的表ASHH—3005、3006、3007三個中有二個達到含氧量1%時聯鎖停車。裝置投產后,必須嚴格執行工藝操作規程,在操作區內操作,穩定控制溫度、壓力,防止物料泄漏,嚴格控制乙苯脫氫系統中的氧含量,以避免火災爆炸事故的發生。
SMART乙苯氧化脫氫反應爆炸情況分析:
根據SMART乙苯氧化脫氫反應器生產過程情況,結合上述事故分析,乙苯氧化脫氫反應器爆炸部位主要集中在反應器的上部氣相,易損壞設備包括上封頭和氣相換熱器和管線。導致爆炸的情況有以下兩種:
①根據UOP公司專家的經驗,反應器在超溫、飛溫時非常危險。在1.07kPa、300℃以上情況下,反應器混合物蒸汽外泄漏都能自燃,發生劇烈燃燒,即使反應器處于保持狀態,也有可能導致反應器爆炸。
②反應器尾氣中的氧含量超高。這時含有高濃度的尾氣,氫氣含量達80%,只要氣相處于運動狀態或遇靜電、明火,都有可能發生爆炸。
(一)開停工危險因素分析及其防范措施
1.苯乙烯裝置開工時的危險因素分析及其防范措施
裝置的檢修后開車是安全生產中最重要環節之一。在裝置開車期間超壓、超溫或物料的泄漏和各種設備及機械故障,易造成各種安全事故。因此,檢修后在開車過程中必須特別注意安全,苯乙烯裝置開車安全要求如下:
(1)苯乙烯裝置檢修后,檢修方應向生產車間進行交接。施工現場應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有毒、有害的廢金屬、設備、管線要有專人負責進行安全處理,以防后患。檢修后的設備管道內必須清掃干凈,經過仔細檢查后方可封閉,并有檢查記錄和檢修人員簽字。
(2)車間生產負責人要按開車方案組織全面檢查,做好系統開車的準備工作。并與廠調度密切聯系,統一指揮,按順序開車。檢修施工單位要組織保運人員,負責監護和搶修。
(3)開車前對通風、通訊、消防、梯子、平臺欄桿、照明等一切安全設施進行全面檢查,并使其處于良好狀態,要特別注意遺留在高溫設備和管線上的木板等易燃物,一定要清掃干凈,防止因高溫而著火。
(4)在裝置開車前,必須按工藝、設備、儀表和電器變更情況及時修改控制指標和操作法,并對崗位工人進行交底和培訓,使他們熟悉新的指標和操作。
(5)檢修后的壓力容器、儲罐和管線必須按規定進行試壓、試漏和氣密性試驗,傳動設備必須經過單機調試,安全閥和防爆膜要調校正確,復位;檢修后的儀表(含調節閥)和聯鎖必須重新調校試驗合格。
(6)接收易燃,易爆物料的密閉設備和管線,在進物料之前,必須按工藝要求進行氣體置換合格,(氧含量小于0.3%),并按抽堵盲板流程圖所規定的項目逐漸抽出盲板,完成后必須再經過檢查確認。
(7)進料一定要緩慢進行,提量后應注意觀察工藝指標變化,待各方面穩定后,再進行下一次提量。
(8)升溫也要緩慢進行,烴化/反烴化反應升溫速度不超過30℃/h,各塔的升溫速度不超過10℃/h;脫氫反應器一段脫氫反應器/302升溫速度不超過10℃/h。
(9)系統升降壓速度要慢。
(10)在開車過程中,要注意對現場設備的檢查和監視,要特別注意烴化/反烴化反應器和脫氫反應器系統,如有異常要及時報告妥善處理。
2.苯乙烯裝置停工時的危險因素分析及其防范措施
裝置的停工是安全生產中重要的一環。在裝置停工過程中容易發生超壓、超溫或物料的泄漏和泵抽空、罐冒頂事故。在裝置停工期間,發生重大事故的例子屢見不鮮。此外,裝置停工是為了裝置的大檢修做準備,若達不到安全要求,必然影響到檢修工作的安全,甚至給檢修工作留下隱患,因此裝置的停工必須安全平穩,為安全檢修創造條件。
苯乙烯裝置停工期間,除了按常規的項目之外,還要進行脫氫催化劑的燒焦和乙苯/苯乙烯分離塔DA—401和苯乙烯精餾塔的乙苯清洗和蒸煮。為了確保裝置停工的安全,除了嚴格按操作法和停車方案操作外,苯乙烯裝置的停工安全要求如下:
(1)苯乙烯裝置停工由生產調度和車間負責人按停工方案統一指揮,確保安全停車。
(2)烷基化/烷基轉移反應器DR—101A/B、烷基轉移反應器停車時,系統降壓速度不得超過0.1MPa/h。
(3)蒸汽過熱爐BA—301降溫速度不得超過60℃/h,脫氫系統降升壓速度不得超過0.1MPa/h。
(4)各塔停車時降溫速度不得超過10℃/h。
(5)脫氫反應系統燒焦時,系統升溫速度不得超過30~2/h。燒焦過程中,催化劑床層任一點溫度超過500℃,應相應減少空氣量,盡量使其溫度降到500℃以下。
(6)停車期間,用泵倒空塔,罐要有專人監護液面,一旦液位為零,要立即停泵,防止泵抽空或泄漏。
(7)裝置停車后按停車方案和工藝要求切斷進出裝置物料,各種物料按有關規定運出裝置區。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蝕性的物料回收或排火炬。無火炬設施的帶壓易燃、易爆氣體要緩慢排放,逐漸減壓;放空管線末端必須采取防火措施。
(8)對有毒、可燃、有腐蝕性物料的設備、容器、管線應按規定進行徹底的蒸汽吹掃,熱水蒸煮,堿中和,氮氣置換,使其內部不會殘存油和空氣。取樣分析應符合安全技術要求。分析合格后,加上符合工藝壓力等級要求的盲板,使之與相連的設備、管線系統隔絕。
(9)指定專人按停車方案確定的盲板圖加盲板,盲板要統一編號,(盲板標志要明顯),防止泄漏。
(10)在停車時,對于殘存有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蝕性物料的罐、槽、塔、管線等設備,其出口人口或與設備系統相連處加的盲板應加上“有物料,注意防火或隔離”的警告牌,并指定專人看管。
(二)正常生產中危險因素分析及其防范措施
根據對氧化反應器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危險因素分析,在實際生產操作過程中同樣存在操作性危險。
1.SMART乙苯氧化脫氫反應器尾氣超氧
其原因為:
(1)開/停車和升降負荷時,乙苯混合料進料和氧氣進料不匹配;
(2)正常生產時,乙苯進料泵突然故障停運;
(3)氧化催化劑、脫氫催化劑使用后期;
(4)乙苯混合料中水比過小;
(5)壓縮氧氣壓力突然上升,而乙苯混合料進量未變。
2.反應器超溫、飛溫的因素
(1)稀釋蒸汽流量控制過低,甚至為零;
(2)壓縮氧氣壓力突然上升,而乙苯混合料進量未變;
(3)壓縮機故障;
(4)首次開車正壓進料時間過長;
(5)反應器突然泄漏。
(三)裝置安全自保聯鎖系統及其應用
安全自保聯鎖設置情況如表3—56所示。
(四)裝置易發生的事故及其處理
1,緊急事故處理的一般原則
(1)不跑、冒、滴、漏,不超溫、超壓、竄壓,控制好減溫減壓、減量速度,控制好液位、界面。
(2)事故判斷要及時準確、動作迅速、請示匯報要及時,相互聯絡要及時。
(3)注意保護催化劑及設備,保護催化劑主要是不使催化劑迅速積炭、燒結、粉碎、中毒等。要求系統不能超溫、超壓,壓力波動不能過劇,有毒物料不能接觸催化劑,如加熱爐在無介質時不能于燒爐管等。
(4)不能隨便排放油和氣體,防止發生著火爆炸等惡性事故。
(5)要服從班長、值班長、技術管理人員及調度的指揮,積極配合,協調一致。
總之,事故處理的過程中,主要注意保護催化劑及設備、人身安全,而且盡量使系統處
在一種一旦事故解除就可以迅速恢復生產的狀態下。
2.主要的工藝異常現象處理方案
(1)烷基化和轉烷基化崗位見表3—57。
(2)蒸汽過熱爐和燃料控制系統見表3—58。
(3)反應器出料冷卻系統見表3—59。
(4)公用工程見表3—60。
3.乙烯及甲烷氣體泄漏事故的處理
本裝置的烷基化反應系統以乙烯為原料,脫氫崗位的蒸汽過熱爐以甲烷為長明燈燃料。含這兩種氣體的管線和設備發生泄漏時,首先將泄漏源上游最近處的閥門切斷,同時要防止可燃氣體大面積擴散。泄漏量小且泄漏方向向上,因這兩種氣體輕于空氣,所以氣體向上擴散。此時應防止擴散點上部扇形區內有火種;如果大量泄漏或泄漏點向下,那么整個泄漏點附近范圍內都有可能充滿爆炸性混合物,這時還需根據風向的情況判斷危險區的位置,如果泄漏的氣體有可能擴散到蒸汽過熱爐(BA—301),則必須停蒸汽過熱爐并且對蒸汽過熱爐進行蒸汽幕和氮氣、蒸汽吹掃保護,同時注意杜絕在泄漏危險區內有其他火種。必要時對可燃氣體可能擴散區進行緊急戒嚴,防止火種帶人,保護人身安全。另外在進行事故處理時要注意可燃氣體擴散區內的氧含量低,防止發生窒息現象,必要時佩戴自吸式氧氣呼吸器。如果可燃氣體泄漏出來后燃燒,一般情況下不要試圖滅火,以防止爆炸事故發生。要讓尾氣在受控制和監視的情況下燃燒,同時注意保護設備和管線的安全(可利用噴水降溫、加隔火擋板等方法)。
4.氫氣泄漏事故的處理
在脫氫單元的尾氣系統中,尾氣壓縮機出口以后的管線和設備,都在正壓下操作,有可能泄漏出尾氣。尾氣的主要成分是氫氣,氫氣的火災爆炸危險性極高,為此,一旦尾氣泄漏,將有可能發生火災爆炸事故。尾氣泄漏后要馬上停尾氣壓縮機(可通過聯鎖停車),把尾氣送往火炬,降低泄漏管線的壓力,切斷尾氣來源。尾氣泄漏出來后極易向上擴散,尾氣泄漏點上方的扇形區域內不能有火種;如果泄漏量大且泄漏點向下,則擴散區低且面積大,這時還需根據風向的情況判斷危險區的位置,如果泄漏的氣體有可能擴散到蒸汽過熱爐(隊—301),則必須停蒸汽過熱爐并且對蒸汽過熱爐進行蒸汽幕和氮氣、蒸汽吹掃保護,同時注意杜絕在泄漏危險區內有其他火種。必要時對可燃氣體可能擴散區進行緊急戒嚴,防止火種帶人,保護人身安全。另外在進行事故處理時要注意可燃氣體擴散區內的氧含量低,防止發生窒息現象、必要時佩戴自吸式氧氣呼吸器。如果尾氣泄漏出來后燃燒,一般情況下不要試圖滅火,以防止爆炸事故發生。要讓尾氣在受控制和監視的情況下燃燒,同時注意保護設備和管線的安全(可利用噴水降溫、加隔火擋板等方法)。
5.可燃液體泄漏事故的處理
本裝置的可燃液體有:苯、甲苯、乙苯、苯乙烯、二乙苯、C9、殘油、焦油等,排在前邊的易揮發變成可燃性氣體,排在后邊的不易揮發。高溫的苯等液體如果泄漏出來,極易揮發,同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并且這種揮發物的比重大于空氣,易在地面積聚,不易驅散。所以本裝置如果有可燃液體泄漏出來,可能引起火災爆炸事故。泄漏出的可燃液體如果未形成火災爆炸事故,在情況允許時要立即對泄漏處及地面進行噴水冷卻和沖洗,盡量減少揮發,把有機物料沖人污水系統回收,同時防止泄漏區有任何火種存在,處理時要防止窒息現象發生。在泄漏發生時要判斷是否需要停車處理漏點,如果泄漏量大或情況危險,則需停車處理泄漏,切斷泄漏點物料的來源,降低泄漏點所在設備和管線的壓力;如果泄漏量小,不會產生任何事故,則可以在進行處理后繼續進行生產,但要加強監護。如果泄漏出的可燃液體著火,要及時盡全力撲救,同時在最近處的閥門切斷泄漏點的可燃液體,滅火后按液體泄漏后未燃燒的方法處理。
6.脫氫反應系統泄漏事故的處理
脫氫反應系統泄漏后,立即停車,詳見“緊急聯鎖停車中的302#聯鎖”,如果泄漏處的可燃氣體著火,不要試圖撲滅,試圖撲滅將帶來爆炸的危險,但要通過噴水降溫,加擋火板等方法來減少火焰對設備和管線的損害。
上一篇:三氯化磷生產事故的預防
下一篇:聚酯裝置簡介和重點部位及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