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合成氨裝置簡介和重點部位及設備

2011-03-21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一、裝置簡介

  (一)裝置發展及其類型

  世界上第一座合成氨生產裝置始于1913年。我國首套合成氨生產裝置建于20世紀30年代。到70年代初,我國運行的合成氨生產裝置絕大多數仍為以煤(焦)為原料,采用固定床制氣技術的中、小型裝置。世界上,60年代起,大型合成氨生產裝置由于具有工藝流程短、熱利用率高、自動化水平高、單系列、運行時間長等優點,得到快速發展。我國從1973年開始,從美國、日本、法國引進了13套日產合成氨1000t的大型合成氨生產裝置。這些裝置均采用烴類蒸汽轉化制氣工藝技術,其中以天然氣為原料的有10套(其中兩套后來改用輕油);以輕油為原料的有3套。1978年以后,又引進了以渣油、煤為原料,采用部分氧化制氣工藝技術的大型合成氨生產裝置。

  合成氨裝置生產工藝技術因原料制氣、氣體凈化、氨合成工藝不同而有多種工藝技術。原料氣化有:煤(焦)固定床氣化工藝;煤(焦)氣流床氣化工藝;渣油、水煤漿部分氧化制氣工藝;烴類(輕油、天然氣)蒸汽轉化制氣工藝。氣體凈化工藝種類繁多。硫化物脫除分為固定床吸附(如氧化鋅吸附)和溶液吸收(如:乙醇胺法、甲醇法、NHD法)。一氧化碳變換工藝可分耐硫變換工藝和非耐硫變換工藝。二氧化碳脫除可分為化學吸收法(如:G•V法,苯菲爾法)和物理吸收法(如:低溫甲醇法、NHD法)。氣體精制工藝可分為“熱法精制”(甲烷化工藝)和“冷法精制”(低溫液氮洗或深冷凈化工藝)。氨合成工藝按壓力等級,可分為高壓法、中壓法、低壓法;按合成塔的氣體流向,可分為軸向塔和徑向塔;按床層換熱方式,可

  分為內部換熱式、中間換熱式和中間冷激式。

  世界上,由于合成氨原料成本價格不斷上升,合成氨工藝技術目前向低能耗發展。出現了多種低能耗合成氨工藝技術。其中,以天然氣為原料的蒸汽轉化低能耗制合成氨裝置,其能耗已降到28CJ/t.NH3的水平。

  (二)裝置的單元組成與工藝流程

   1,組成單元

  合成氨裝置因工藝技術不同,組成的單元也不同。現介紹以烴類蒸汽轉化制氣工藝技術生產合成氨裝置的情況。裝置由硫化物脫除(簡稱脫硫)、烴類蒸汽轉化制氣(簡稱轉化)、一氧化碳變換(簡稱變換)、二氧化碳脫除(簡稱脫碳)、氣體精制(簡稱甲烷化)、氫、氮氣壓縮(簡稱壓縮)、氨的合成(簡稱合成)七個單元組成。各單元介紹如下:

   (1)脫硫

  烴類原料(天然氣、煉廠氣、輕油等)與氫氣混合進行加氫反應,將原料中的不飽和烴、有機硫化物轉化為飽和烴、硫化氫。再由氧化鋅脫硫劑吸附,除去原料中的硫化物。如原料中硫含量過高,則在脫硫單元中增加予脫硫裝置。

  (2)轉化

  原料中的碳氫化合物先與蒸汽,后加空氣發生轉化反應,得到含H2、CO、C02、CH4、N2等的氣體。并回收熱量,產生高壓蒸汽。

  一段轉化反應需要的熱量由燃料氣(油)燃燒提供。

  (3)變換

  轉化氣中CO與水蒸氣反應生成H2和C02

  (4)脫碳

  采用碳酸鉀溶液循環吸收、再生的方法,除去工藝氣中C02,并將再生出來的高濃度C02送到尿素裝置作為原料。

  (5)甲烷化

  將工藝氣中微量的CO、C02與H2反應生成甲烷,從而得到合成氨生產所需要的純凈的N2、H2氣。

  (6)壓縮

  通過合成氣壓縮機將工藝氣壓力提高,補充入氨合成循環回路。并提供氨合成回路氣體循環需要的動力。

  (7)合成

  氫、氮氣在高溫、高壓下反應生成NH3。反應后的氣體經冷卻、冷凝分離出液氨,未反應的氫、氮氣與補充的新鮮氣循環回合成塔。基本循環流程:合成一熱回收一冷卻一冷凝一氨分離一換熱一循環升壓一合成。

  合成循環回路中需要的冷量由氨冷凍系統提供。

  2.工藝流程

  工藝流程說明:工藝原則流程見圖7-1。

  工藝流程從原料到氨的合成,共分七個工序。

  (1)脫硫

  含少量硫化物的原料(天然氣、輕油等)經原料壓縮機(泵)升壓到4MPa(表),與少量從合成氣壓縮機來的合成氣混合,經加熱,進入加氫反應器,將有機硫化物轉化為H2S。然后進入氧化鋅脫硫槽吸附H2S,使原料氣中的硫含量降到<0.2mg/m3以下。脫硫后的氣體送去轉化。

  (2)轉化

  脫硫后的氣體與水蒸氣混合進入一段轉化爐爐管內,在鎳催化劑作用下,進行烴類蒸汽轉化反應,出口溫度達800℃左右,出口氣體中CH4含量達8%左右。工藝氣再進入二段轉化爐,與適量空氣混合燃燒,在鎳催化劑作用下,繼續進行甲烷轉化反應,使出口氣體中甲烷含量降為0.3%。高溫轉化氣再進入廢熱鍋爐,回收熱量,產生高壓蒸汽。

  一段轉化爐爐膛內設有頂(或側)壁燒嘴,由燃料氣(油)燃燒,提供轉化反應需要的熱量。

  (3)變換

  從轉化來的氣體溫度約360℃,先進入高溫變換爐,反應后出口氣體中CO達3%左右。氣體經換熱后,溫度降到220℃,再進入低溫變換爐,出口氣體中CO降到0.4%左右。然后去脫碳系統。

  (4)脫碳

  變換來的氣體含C02約20%,進入二氧化碳吸收塔底部,與熱碳酸鉀溶液進行逆流接觸吸收。吸收塔出口工藝氣中C02下降到<0.1%,經分離后進人甲烷化系統。

  碳酸鉀溶液在再生塔內通過減壓,加熱再生。再生后的溶液回到吸收塔,循環使用。再生出來的C02氣,降溫后,送往尿素裝置。

  為提高吸收、再生效率,一般采用兩段吸收、兩段再生。

  (5)甲烷化

  脫碳后的氣體經換熱后進入甲烷化爐,在鎳觸煤作用下,CO和C02與H2反應生成CH4和H20。出口氣體中CO加C02含量達lOmg/m3以下,送往壓縮機入口。

  (6)壓縮

  甲烷化來的工藝氣體,壓力為2.5MPa(表),工藝氣經合成氣壓縮機加壓后送到氨合成系統。一般合成氣壓縮機采用二段或三段壓縮,用蒸汽透平驅動。其出口壓力視氨合成系統而定,一般為20-25MPa(表)。

  合成氣壓縮機高壓缸還設有一個循環段,新鮮氣與循環氣混合后,經循環段升壓后回到氨合成系統。

  (7)合成

  合成氣壓縮機循環段出口氣體,經換熱后進入氨合成塔,在高溫、高壓及催化劑的作用下生成氨。合成塔出口氣體中含NH318%左右,溫度320—350℃,經給水加熱器,熱交換器、水冷卻器、氨冷器,降溫到O℃左右,進入氨分離器,分離出液氨。分離后的氣體經冷交換器、熱交換器提高溫度后,去合成氣壓縮機循環段,升壓后繼續進行循環。分離出來的液氨經減壓,解吸出溶于液氨中的氣體后,送到氨罐。

  為控制循環氣中的惰性氣體濃度,循環氣體中排出一部分氣體,吹出氣經氨回收,氫回收后,用作燃料。循環系統中,氨冷器的冷量,由一套氨壓縮機組成的冷凍系統提供。

  (三)化學反應過程

  1.脫硫

  烯烴、硫化物加氫反應如下:

  2.轉化

  烴類與蒸汽轉化反應如下:

  3.變換

  一氧化碳與水蒸氣反應如下:

  4.脫碳

  碳酸鉀溶液吸收(再生)二氧化碳反應如下:

  5.甲烷化

  甲烷化生成反應如下:

  6.合成

  氨的合成反應為可逆放熱反應,必須在高溫、高壓、催化劑存在下進行,其反應如下:

  (四)主要操作條件及工藝技術特點

  1.主要操作條件

  因采用的原料、催化劑、設備不同,工藝操作條件不盡相同,表7—1列出主要操作條件的范圍。

表7—1合成氨裝置主要工藝操作條件

  2.工藝技術特點

  采用烴類蒸汽轉化制氣技術,采用兩段變換、碳酸鉀溶液脫碳、甲烷化氣體凈化技術以及中壓合成氨技術,工藝流程短。設備采用單機組、單系列,設備性能可靠,可實現長周期連續運行。裝置的能量利用較合理,生產過程余熱利用充分,能耗較低。采用集中自動控制、自動聯鎖系統,裝置自動化水平高,操作安全可靠性高。

  (五)催化劑

  合成氨裝置工藝過程中采用了加氫催化劑、硫吸收劑、一段轉化催化劑、二段轉化催化劑、高溫變換催化劑、低溫變換催化劑、甲烷化催化劑、氨合成催化劑共八種催化劑。催化劑由于型號不同、生產配方不同,其性能、特性也不同。各種催化劑的一般組成見表7—2。

  (六)原料及產品特性

  1,原材料特性

  合成氨裝置采用的原料為天然氣(或石腦油),燃料為天然氣、煉廠干氣、液化氣(或柴油),主要的材料有碳酸鉀、氨基乙酸、二乙醇胺及五氧化二釩。其主要安全特性見表7—3。

表7—3合成氨原材料主要特性表

  2.產品性質

  產品為液氨,生產過程中還存在氫氣、硫化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氣等中間產物。其安全性質見表7—4。

  二、重點部位及設備

  (一)重點部位

  1.轉化系統

  轉化系統由一段轉化爐、二段轉化爐、廢熱鍋爐以及燃料燃燒、煙氣廢熱回收設備組成。高溫設備集中,一段爐爐膛高達1300℃,二段爐出口950℃,廢熱鍋爐產生1OMPa(表)高壓蒸汽。設備內為易燃、易爆氣體,壓力達4MPa(表)。

  轉化系統是裝置中的高溫區,其特點是高溫、高壓、易燃、易爆、有毒。若發生超溫,易造成設備損壞,工藝氣體泄漏,而引發重大火災,爆炸事故。

  2.合成系統

  合成系統由合成塔、水加熱器、熱交換器、冷交換器、水冷器、氨冷器、氨分離器等高壓設備組成。是裝置中高壓設備集中的區域。設備壓力等級一般為20-25MPa(表)。設備內工藝介質為H2、N2、NH3等。

  由于壓力高,設備發生泄漏,易造成火災、中毒、爆炸事故。如設備存在缺陷或產生氫脆、產生裂紋,在發生物理爆炸的同時,還可發生化學爆炸,往往造成災難性的后果。

  (二)重點設備

  1.一段轉化爐

  一段轉化爐承擔著將原料烴類與蒸汽發生反應制取原料氣的任務。其操作、運行是否正常影響到整個裝置的安全運行,是裝置中結構復雜,操作條件苛刻的關鍵設備。一段轉化爐由輻射段、對流段及燃料系統組成。輻射段一般有幾百根轉化爐管,爐管內裝填催化劑,烴類與水蒸氣在爐管內反應。爐管外用燃料氣(油)燃燒形成的火焰直接加熱,爐管外壁溫度高達900~950℃,爐管內壓力為4MPa(表),運行條件比較苛刻。對流段為有效回收熱能,采用多種工藝物料與煙氣換熱,換熱方式較復雜。一段轉化爐在生產中,如發生催化劑中毒、結碳,水碳比失調,燃料系統故障、爐管超溫等都可造成事故。如發生設備損壞、泄漏還可引發重大火災、爆炸事故。

  2.壓縮透平機組

  合成氨裝置有合成氣壓縮機、氨氣壓縮機、工藝空氣壓縮機、原料氣壓縮機四大機組,采用離心式多級壓縮機組,用蒸汽透平驅動。原料氣壓縮機壓縮氣體為天然氣或干氣,出口;壓力4MPa(表);氨氣壓縮機壓縮氣氨,出口壓力1.6—1.8MPa(表);工藝空氣壓縮機壓縮空氣,出口壓力4MPa(表);最重要的是合成氣壓縮機,壓縮氣體為H2、N2氣體,出口壓力一般為20—25MPa(表),采用10MPa(表)高壓蒸汽透平驅動,轉速可達11000r/min,被稱為合成氨裝置的“心臟”。

  大機組一般在高溫、高壓、高轉速下運行,密封、潤滑條件要求高,調節控制系統復雜。運行中如發生喘振、氣體帶液、軸瓦磨損、密封損壞、軸位移高等都可造成機組故障。由于結構復雜,維護保養、檢修安裝要求高。如維護不當,檢修安裝未達到精度標準,也容易發生設備故障。而四大機組均為單系列運行,無備用機組,任何一臺機組的停機,都可造成全裝置停車。而且泄漏出來的NH3、H2、N2,原料氣還可造成重大的火災、爆炸、中毒事故。

  3.合成塔

  合成塔是裝置的主要設備,氫氣與氮氣在合成塔內反應生成氨。合成塔是高溫、高壓設備,工作壓力20~25MPa(表),反應溫度500℃左右。由承受高壓的外殼及承受高溫的內件組成。內件由熱交換器及觸煤筐組成,觸煤筐內充填合成觸煤,內件結構比較復雜。

  合成塔運行中,如發生觸煤中毒、觸煤超溫、入塔H2/N2比失調等,可造成裝置運行不正常或停車。塔內件如壓差過大,可引起內件變形,而造成重大設備事故。

  氮氣、氫氣在高溫、高壓下會對金屬材料發生滲氮、氫脆脫碳腐蝕。外殼發生超溫,是十分危險的,可使設備材料遭受破壞,造成災難性的后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偏关县| 杭州市| 凤山县| 永寿县| 甘南县| 黔西县| 曲靖市| 峡江县| 宜兴市| 沙坪坝区| 香河县| 三穗县| 湛江市| 保定市| 曲水县| 祁门县| 班玛县| 伊通| 昌乐县| 秦皇岛市| 沽源县| 平顶山市| 南昌县| 米林县| 淅川县| 廊坊市| 米泉市| 湖州市| 互助| 潼关县| 托克托县| 大冶市| 油尖旺区| 珠海市| 东山县| 广宗县| 遂宁市| 赣榆县| 彭水| 蓬溪县| 宁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