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民工傷口誰來“縫合” 受了工傷該找誰?

2004-03-20   來源:武漢晚報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建設部辦公廳一份通報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共發生建筑施工事故158起、死亡193人、重傷20人,與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分別上升13.7%和27.0%。其中湖北一季度發生事故2起,1起高處墜落、1起物體打擊;死亡人數2人,高處墜落致死1人,物體打擊致死一人。

  受了工傷,我該找誰?

  6月30日,記者收到民工張新華的一封來信,信中說:

  我在承建嘉鑫大廈的詹老板手下做木工。今年4月22日,我在17樓陽臺用木方校正一個構造栓時,因用力過猛從空中摔出。事發后,面部共縫合了20多針。

  后因病情嚴重住院治療,但治療的關鍵時期,醫院催醫藥費,我于6月9日去工地找詹,可他人已走了。找項目經理借錢,對方連門都不讓我進。無奈之下,我爬上了百米高塔(貴報6月10日曾刊登此事),后經多方協調,施工單位支付了一筆費用。6月23日,我到江漢區勞動局通過法醫鑒定為9級傷殘。當拿著鑒定書到仲裁委請求援助時,對方無法受理,原因是雙方沒有簽訂勞動合同,而且詹某本人已不知下落。

  我現在連原先的工資都沒有拿到,更不用談有錢治病了,真不知如何是好?

  無獨有偶,7月1日記者又收到一封英山民工的來信,他在信中談到一名老鄉在打工受傷后,醫藥費無人承擔的事情:

  老鄉金山在徐東村某工地打工,6月8日下午6時,在二層樓的陽臺上干活時摔了下來,當時項目經理和二號老板在場,及時將金山送進了武昌鐵路中心醫院。

  工地三號帶班的是英山老鄉,他與項目經理和二號老板協商,卻沒有和家屬商量,便于6月11日上午10時,將金山從鐵路醫院轉到英山縣紅山鎮衛生院治療。18日,金山在家屬的催促下,又轉回武漢復查。19日上午10時,同濟醫院做CT掃描,結論為:左側顴弓骨折;輕度腦積水。當時負責檢查的鮑教授說:“腦積水需及時治療”,并開了住院證。

  金山的妻子與項目經理、二老板、三號帶班的好說歹說,20日下午才讓金山住進了原來的武昌鐵路中心醫院。可醫院費和生活費等誰也不愿出,這個責任到底誰來承擔較合理?

  昨日,記者與張新華聯系。他說:“當時做工時,只與包工頭詹某簽訂了用工協議,協議也沒有提到工傷后的處理問題。工傷本就是意外發生,當時誰會想到會出事呢?生命是自己的,而且出來打工都是為了養家糊口,誰也不會拿自己的命開玩笑,做工時肯定會非常小心。我們這些打工者都是如此,只要有工做,老板按時付工資就行了。”

  而金山因為是在老鄉手下做事,更是沒有簽訂什么合同。

  據了解,本市大部分建筑施工項目都有分包單位,每個項目的分包單位,又各自有自己的一批民工。包工頭與民工之間,大多數沒有簽勞動合同,有的只簽一份用工協議,有的則是口頭協議。

  用人單位必須負起責來

  昨天,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法規處負責人對記者說:“民工工傷后,應理直氣壯地找用工單位負責。”

  她說,民工大多對我國現行法規不了解,加上出事后,用人單位運用各種方法推卸責任,從而使他們追責無門。

  而民工們常常也以沒與用工單位簽合同而退卻。作為受工傷的民工,在遭遇無人履責的情況下,應盡快到市勞動保障局工傷辦理機構申請辦理工傷認定和傷殘級別鑒定。有的民工在開工前與用人單位簽了合同,但在受工傷后,用人單位不承擔責任,不履行合同,或者只履行其中一部分內容,使得民工利益受了損害,得不到保障。這種情況下,民工可到武漢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由該機構來裁決用人單位應對民工所負的責任及賠償金額。即使民工未與用人單位簽合同,受了工傷仍由用人單位負責。

  湖北浩瀚律師事務所的李力平律師說,民工受工傷,首先應與雇主協商賠償。有的民工在開工前并未與雇主簽訂合同,但法律上認為,雇主與民工已經形成勞動關系,仍可以找仲裁機構解決,雇主要負責任。此外,民工還可依據《勞動法》來維護自己的利益。因為沒有簽訂合同,所以建議最好不要打官司。

  法官則表示,勞動合同是民工維權的有力保障。2001年6月,羅田縣民工熊建國在某建筑公司承包的工地打工時,大拇指不慎被絞斷,后被鑒定為6級傷殘。本可以得到10萬余元的賠償,但法院只判了2萬多元。承辦此案的法官說,民工維護自身的權益,關鍵是要跟雇主簽勞動合同,沒有合同就是“黑戶”,出了事往往拿不到賠款。

  傷害保險不能忘了民工

  “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不應漠視民工的安全”中建三局武漢分公司負責人昨日這樣對記者說。

  《建筑法》第四十八條規定,建筑職工意外傷害保險是法定的強制性保險,也是保護建筑業從業人員合法權益、轉移企業事故風險、增強企業預防和控制事故能力、促進企業安全生產的重要手段。

  目前,他們正在按《建筑法》、《安全生產法》的有關規定進行規范,并在工程項目開工前為民工投保,實行不記名和不計人數的方式。工程項目中有分包單位的由總承包施工企業統一辦理,分包單位合理承擔投保費用。他認為,這樣做有利于企業的成長。

  據了解,我市各建筑施工企業在工程項目開工前,對施工人員和工地管理人員都投了建筑意外傷害保險,但往往工地上最“沖鋒陷陣”的民工卻沒有享受到這一保障。

  其實,簽訂用工協議,辦理意外傷害保險,對企業也有利。一旦出現傷亡,按合同辦事,就不會出現傷者及其親屬沒完沒了的糾纏,甚至出現“停尸鬧喪”的事件。

  2003年5月,建設部《關于加強建筑意外傷害保險工作的指導意見》中提出,2003年內,要實現在全國各地全面推行建筑意外傷害保險制度的目標。如果建筑工地的保障制度健全了、完善了,民工、施工單位及用人單位就不會再為民工工傷后的醫藥費而“踢皮球”了。 (記者 頓愛華 實習生 吳靜 曾穎)

  時評:依“法”前行

  我們可以這樣設想:如果,“建筑職工意外傷害保險”在所有的建筑企業都已全面實施;如果,所有建筑職工——特別是“沖鋒陷陣”在最前線的民工,全都系上了“意外傷害保險”這根安全繩。

  那么,工傷突至,當事民工還會沒人付醫藥費嗎?

  顯然,爭議不再存在。包工頭、建筑公司互踢皮球推責任,民工家屬暴力討錢或以死相威脅的新聞將從媒體上消失。

  由此,關于各行各業的民工維權,我們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

  如果都有“法”(譬如建筑行業意外傷害保險這樣的細則法律法規),且“法”得到完全實施,那么,民工維權還會如此躑躅不前嗎?

  可見,問題的關鍵在于一個“法”字。

  各領域、各行業要考慮用一系列細至毫末的“細則法”來保護民工;各執法者則要“嚴”字當頭,堅決執行!

  流光溢彩的城市,閃爍著民工堆積的汗水。我們期望這樣的新聞主體變換:有朝一日,民工維權的新聞越來越少,而那些惡意拖欠民工工資或不顧受傷民工死活,被重罰甚至停業整頓的單位頻頻見諸于報端。(楊明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卓尼县| 遵化市| 平安县| 酉阳| 米泉市| 黔东| 康马县| 天镇县| 堆龙德庆县| 依安县| 鲁甸县| 灵石县| 远安县| 大丰市| 隆安县| 馆陶县| 突泉县| 南阳市| 永登县| 达拉特旗| 泰来县| 娄底市| 临夏市| 武强县| 松溪县| 辽阳县| 成安县| 伊吾县| 游戏| 兰溪市| 南召县| 如皋市| 桦川县| 宁德市| 福清市| 峡江县| 杭锦后旗| 章丘市| 通州区| 林芝县| 林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