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種種原因,當前有不少企業處于困境之中。這些企業由于生產失衡、管理滑坡、經濟效益差、安全投入少、設備隱患多,導致傷害事故上升,安全生產形勢嚴峻,直接影響到職工的安全與健康、社會的穩定與發展。因此,認真研究分析處于困境企業存在的安全生產問題,采取相應的對策是十分必要的。
困境企業由于連維持生產正常運轉的最低資金都十分缺乏,因此安全投入勢必受到嚴重影響,導致設備檢驗維修不及時,安全防護裝置完好率低,事故隱患得不到及時整改。
有的企業效益不好、業績欠佳,管理層更迭頻繁;有的分灶吃飯、化零突圍、劃小核算單位,造成經濟管理層更新過快,培訓教育跟不上,對國家勞動安全法規、技術標準不了解,安全素質不高,安全法制觀念淡薄。
困境企業為盡快實現解困增效,大都推行精減機構、裁員下崗。安全機構大都被合并、降級,甚至撤消,安技人員大幅度削減,企業的安全監督機制與監察力量受到嚴重削弱。
困境企業由于開工不足,生產極不均衡,人員忙閑不一,形成不了緊張、熱烈、有秩的生產氛圍,各種規章制度的貫徹落實和檢查考核困難。
沒活干的企業饑不擇食,兜攬來與本企業設備、技術水平不相適應的產品,給安全生產帶來很大難度。
國家實行政企分開,不少主管部門對此產生認識誤區,對所屬企業放任自流,放松了安全管理。
部分企業因身處困境,生存發展都成問題,很難顧及安全投入。這類企業的工會、職代會若要監督行政領導大幅度地進行安全投入,并非易事。
困境企業凝聚力下降,留不住人才,骨干流失嚴重,再加上減員內退,能人與有經驗的大量離崗,使企業員工整體素質水平下降。
困境企業生產不正常,管理松弛,職工培訓停頓,員工素質得不到提高,導致安全意識淡薄,安全技能不高。
原來分工細、專業性強的大型企業,經過下崗分流、裁員精減之后,剩余人員常要身兼數職,多工種操作。然而隔行如隔山,要做到安全無事故,正確、熟練地操作,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
困境企業的員工困難頗多、思想波動、情緒不穩、心理狀態差,危及安全生產。
不管是何種經濟成份的企業,每個經營者都應明確個人的安全責任,自覺地貫徹各項安全規章制度。任何經營者,任何部門都不得以資金困難、身處困境為理由推卸責任,放松對安全的管理。 每個企業都應建立與生產相適應的安全機構和足夠的安技人員,履行安全
檢查監察的職責。
許多事故隱患是對設備疏于檢查維修造成的,不少臟、亂、差環境是缺乏清掃維護造成的,大多數傷害事故是人員違章造成的,因此困境企業應結合時時變化的生產特點,采取切實有效的安全保證措施,查違糾違查隱患,加強安全管理。在這方面并不要花很多錢,但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對于因資金或技術上一時無法整改的隱患,則應采取責任到人、加強監護等輔助安全措施,使其處于監控狀態。
困境企業盡管資金緊缺,但必要的安全投入還是應該積極籌措,有限的資金應本著先易后難,按輕重緩急用好用活。尤其應注意對特種設備、危險場所的檢驗維修與安全裝置、安全用具、特種防護用品的安全投入。
在解決安全生產問題的時候,要大處著眼。
首先要想方設法、突圍解困,從根本上解決安全投入資金。
減員要以增效為目的,不搞一刀切,留住骨干。安技隊伍是企業安全的守護神,是經營者的安全參謀,要保持相對穩定,不要隨意撤換。
減員不能違反安全規程。強電作業必須由兩人進行,嚴禁減員到無人監護單人操作。在一般生產場所也不允許只安排一人干活。
下崗要規范,分流須合情。困境企業更是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盡力解決職工的困苦,穩定職工情緒。
上一篇:淺談非公有制企業的安全工作
下一篇:安全生產七種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