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也要引入經濟手段
2005-09-06
來源:解放日報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應該說,我國政府十分重視安全生產問題。有關安全生產的會議年年開,各類安全生產檢查年年搞,不少對生產事故負有領導責任的高官也受到比較嚴厲的處分。但是,從最近發生的一系列災害性事故看,我國安全生產的形勢仍不能令人樂觀。
筆者以為,搞好安全生產,除了要靠政府繼續加強行政管理外,也要雙管齊下,引入經濟手段。從近年來發生的一些重大事故的情況看,有些事故是由于直接責任人或相關領導人官僚主義嚴重,罔顧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違背科學規律。但也有很多事故是企業見利忘義,為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安全生產的結果。顯然,對付官僚主義可能主要靠行政手段,而對付見利忘義的商業行為,除了要有嚴厲的行政管理措施外,還要輔以能讓有關責任人也感到切膚之痛的經濟手段。
從一些發達國家的實踐經驗看,讓商業保險企業參與工業生產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是行之有效的經濟手段之一。從某種意義上說,所有工業行業的企業都可能出現這樣那樣的意外事故。政府也都會針對各行業的具體情況,制訂完備的安全生產條例。企業如果完全遵守這些規定,就有可能將各類事故降到最低水平。問題在于很多企業為自身經濟利益,不愿意自覺遵守這些規定。僅靠政府的行政手段檢查督促,也往往因為官僚主義,甚至行賄受賄等腐敗因素而流于形式。
為了發揮經濟手段的作用,一些發達國家專門立法,要求各類生產企業必須在商業保險公司就安全生產方面投保。一些生產安全風險大的行業,在額度、范圍和強制性上,要求更嚴。商業保險企業雖然不可能在技術上杜絕一切事故,但為自己的經濟利益,必定會盡最大努力,監督、協助保戶做好防范措施,減少災害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如果企業的安全措施不夠,保險公司可能提高費率,甚至拒保,給廠家以安全警告,起到監督企業的作用。通常,開展安全生產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也會積極招攬、培養安全生產方面的專業人才。出于自身經濟利益的考慮,保險公司也會更自覺地克服自己的官僚主義,拒絕生產企業的賄賂等腐敗行為。
畢竟,生產企業的安全生產投保是一種商業行為,除少量特別重要的險種可以有強制性的要求外,政府不可能強制企業就各種險種都去投保。就像政府強制要求機動車駕駛員就某些險種向保險公司投保,而有些險種允許自愿投保。筆者認為,為促進企業自覺就安全生產問題投保,從而提高用經濟手段促進安全生產的力度,應該在司法實踐中,提高我國安全事故的賠償金額。面對一旦出現事故就被判處傾家蕩產的賠償金,沒有一家企業敢不投保,投保企業也沒有敢不聽從保險公司的監督與協助、積極防范生產事故的。據媒體報道,最近司法部門大大提高了煤礦礦主對礦難傷亡人員的賠償金額。筆者相信,這將在相當程度上遏止煤礦事故頻發的現象。
簡言之,只有行政手段和經濟手段相結合,才能將安全生產提高到一個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