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某玻璃粉焊料新建項目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

2009-11-17   來源:《工業衛生與職業病》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摘要】通過職業衛生學調查和現場測試,以黃丹、氧化鋅等為主要原料的某玻璃粉焊料生產項目除熔解工序為Ⅱ級高溫作業外,鉛塵、鉛煙、氧化鋅、矽塵、氧化鋁粉塵、噪聲等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均符合《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的要求,提示,職業衛生防護措施基本可行。

  【關鍵詞】黃丹;氧化鋅;控制效果

  年產2000t低熔點焊料玻璃粉某生產項目總投資3500萬元。職業安全衛生投資為l50萬元,該工程于2004年2月建成并投入試運行。該項目以黃丹(三氧化二鉛)為主要原料,故為嚴重職業病危害項目。2004年8月我站對該工程進行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

  1評價內容與方法

  1.1評價內容和依據

  內容包括建設項目的選址、總平面布置、工藝和設備布局、建筑衛生學要求、職業病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及對勞動者健康的影響、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及效果、輔助用室基本衛生要求、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作業員工職業性健康監護情況及職業病發病情況以及職業衛生管理等。

  主要評價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分類管理辦法》,《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評價規范》,《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工作場所空氣中有害物質監測的采樣規范》,以及該項目初步設計說明書和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等建設單位提供的相關資料。

  1.2評價方法

  采用現場調查法、檢測檢驗法以及作業工人職業性健康檢查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綜合分析和評價。

  2結果

  2.1原料配比

  生產所需原料配比為黃丹(Pb203)占73.9%、氧化鋅占l1.5%、無水硼酸占8.6%、碳酸鋇占2.6%、石英粉占2.1%、氧化鋁占1.3%。

  2.2生產工藝

  原料(黃丹、氧化鋅等)→機械提升→人工倒入各自的加料機→人工稱重→機械提升→人工倒入V型混料機混合→配合料→熔解爐入料→高溫(熔解爐內溫度約l200℃)熔解→玻璃→輥壓機輥壓→玻璃碎片→組批粉碎研磨→V型混料機混合→篩分機篩分→入袋包裝→檢驗→成品入庫。

  2.3職業病危害因素及檢測結果

  該項目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有鉛塵、鉛煙、氧化鋅、矽塵、氧化鋁粉塵、噪聲和高溫等。鉛塵主要存在于配料混合工序、熔解工序、粉碎工序、篩分包裝工序;鉛煙主要存在于熔解工序;氧化鋅塵、矽塵、氧化鋁粉塵主要存在于配料混合工序;噪聲主要存在于熔解工序、粉碎工序、篩分包裝工序;高溫主要存在于熔解工序。

  鉛塵、鉛煙、氧化鋅、矽塵、氧化鋁粉塵、噪聲等單項檢測結果均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要求。但混合配料工序同時存在矽塵及氧化鋁塵,此兩種粉塵均可引起塵肺,其相加的TwA和STEL亦未超過接觸限值的要求。熔解工序同時存在鉛塵及鉛煙,二者對人體的毒性存在相加作用,其相加的TWA及STEL也未超過接觸限值的要求。

 

  由表1可見,配料混合作業場所的鉛塵TWA為0.04mg/m3、STEL為0.13mg/m3,均接近職業接觸限值。工作場所噪聲、高溫測定結果見表2、表3。

 

 

  2.4作業員工職業健康檢查結果

  該公司共有45人不同程度地接觸鉛作業,其中男40人,女5人,年齡為20~25歲,接鉛工齡0.5年。45人中有10人同時接觸鉛煙和高溫,35人同時接觸鉛塵、氧化鋅、矽塵、氧化鋁粉塵。體檢結果未發現鉛中毒者及觀察對象,未查出鉛及矽塵作業禁忌證者,僅1人患有胃潰瘍,為高溫作業禁忌癥。

  3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分析與評價

  3.1總平面布置

  該項目總平面布置功能分區明確,合理緊湊,污染嚴重的設施遠離非污染設施,噪聲車間與非噪聲車間分開;本項目總平面布置辦公樓位于廠前區,生產車間位于廠后區,生產車間南北朝向,位于上風側,對廠前區和周圍環境影響較小。廠房建筑方位能保證室內有良好的自然通風和自然采光。

  各工序車間均布置在單層廠房內,按生產流程依次布置、相對獨立,避免不同職業病危害因素相互影響。以上符合職業衛生要求。

  3.2生產工藝及設備布局

  生產工藝及設備按工藝流程順序布局,遵循流程短、無折返原則,將相同生產性質的區域相對集中,配料混合、熔解及粉碎多為機械化、密閉化操作。配料混合工序、熔解工序和粉碎工序分別設置車間休息室、衛生用室。除篩分包裝工序為定崗操作外,其他各工序均為間斷性操作,每班累計作業4h。熔解工序設有車間控制室,從儀表中監控熔解溫度,熔解爐采用保溫棉、保溫磚等隔熱保溫設施。

  3.3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和管理措施

  職業安全衛生投資150萬元用于通風除塵凈化、排毒等設施的建設和個人職業病防護用品的配備。整個生產線共設置了3套氣箱脈沖袋式通風排毒及除塵凈化系統。即在配料工序各種原料加料機的上部、熔解工序每臺熔解爐的上部、粉碎研磨工序在每臺粉碎機的人、出料口、篩分包裝工序人工灌裝操作位均設置了吸塵吸風罩口及負壓吸風系統。各項人工操作崗位均設置了吸塵軟管,對原料配料及成品包裝現場地面隨時清理,避免二次揚塵。經現場測定通風吸塵(排毒)系統裝置的罩口風量、控制點風速等技術指標均達到設計要求,效果良好。作業場所鉛塵、鉛煙、矽塵等有害物質濃度均符合GBZ2~2002《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的要求。

  本項目職業衛生管理機構和管理制度健全,制定了各項規章制度和防治計劃與實施方案,對新上崗員工首先進行鉛毒的危害、崗位安全及職業衛生知識培訓。針對不同的有害作業崗位發放相應的個人防護用品,并督促其正確佩戴、定期更新。在配料}昆合、熔解、包裝等存在鉛毒危害工作場所的醒目位置,設置預防鉛中毒的警示標識牌及鉛煙鉛塵進人人體的途徑、毒害作用及性質、危害程度和后果以及預防措施等中文警示說明。

  3.4個人使用的勞動防護用品

  根據本項目生產的特點,各工序作業工人穿戴防護服、防護帽、防毒口罩、防噪耳塞、橡膠手套。以上各種防護用品均符合《勞動防護用品選用規則》的規定。

  3.5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

  單項檢測工作場所的鉛塵、鉛煙、氧化鋅、矽塵、氧化鋁粉塵均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要求,但混合配料工序作業場所鉛塵的時間加權平均濃度和短時間接觸濃度均接近衛生限值,分析原因主要由于黃丹加料多為手工操作,作業工人將黃丹倒人加料機內后,需將原包裝袋內原料全部抖凈,操作不規范時,可造成少量原料外逸。

  熔解工序為Ⅱ級高溫作業,員工受到高溫的影響,夏季可能引起中暑,并有可能引起燙傷、灼傷。

  3.6建筑衛生學和衛生設施

  本項目各車間廠房均為框架結構,設有可開啟的鋁合金門窗,廠房寬敞高大,能保證車間內足夠的自然采光和新鮮空氣量。各車間相對獨立,有墻和門相隔,車間內大理石地面,屋頂和墻壁光滑,內墻不易積塵,易于清理。各車間內根據項目的生產特點和實際需求設有休息室和衛生間等輔助用室,且已投入使用,符合《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采光照明以自然采光為主,人工照明為輔,對4個工序車間采光、照明情況進行了檢測,均符合《建筑采光設計標準》和《建筑照明設計標準》。

  4結論與建議

  4.1結論

  該項目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該項目選址位于當地夏季最小頻率風向居民區的上風側,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對廠前區和周圍環境影響較小,總平面布置、工藝和設備布局功能分區明確,各項衛生防護設施設置較合理,試生產期間運行狀況良好,符合《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要求。

  4.2建議

  4.2.1經檢測有害物質濃度均符合《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的規定。

  4.2.2加強通風除塵(排毒)設施的維護管理,確保吸塵管道通風閘板在加料操作時完全打開,定期清理通風除塵凈化系統積塵,保證除塵效果良好。

  4.2.3定期對工作場所鉛煙、鉛塵等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檢測評價,使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要求。

  4.2.4強化規范操作,如配料混合工序人工倒料操作,原料包裝袋抖凈要限定在加料機內進行,以防止鉛塵外逸。

  4.2.5加強職業衛生管理制度的落實,堅持車間內濕式清掃及個人衛生管理制度,嚴禁在車間內吸煙、進食,并做到飯前用肥皂洗手,下班后沐浴更衣。

  4.2.6熔解車間為Ⅱ級高溫作業場所,建議每年在高溫季度到來之前為作業工人體檢,調離職業禁忌人員,并為高溫作業員工供應溫度不高于15℃、含鹽0.1~0.2的飲料,以防止職業性中暑的發生。

  4.2.7本項目體檢檢出1人患有高溫作業禁忌證,建議將此人調離高溫作業崗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辛集市| 宁波市| 榆中县| 绩溪县| 长春市| 通许县| 西林县| 长宁区| 沛县| 饶阳县| 广宗县| 靖州| 松滋市| 宿迁市| 江山市| 康乐县| 兴业县| 陈巴尔虎旗| 花莲市| 安顺市| 南安市| 政和县| 新竹县| 邵阳市| 吉林省| 安阳县| 郎溪县| 和田县| 益阳市| 英山县| 尼玛县| 九台市| 上杭县| 广州市| 文安县| 秦皇岛市| 平远县| 黑河市| 瑞昌市| 大渡口区| 武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