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對某公司均質刨花板生產線進行竣工驗收衛生學調查與評價。方法:采用現場調查和測試的方法,了解生產工藝的全過程和確定生產中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以及具體防護措施等情況。結果:發現有4個工段預評價合格,有1個工段預評價基本合格,有3個工段預評價限期改進。結論:90%達到了國家衛生標準。經過整改后,同意投產使用。
【關鍵詞】預評價 單項指數 綜合指數 職業病危害
資料與方法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精神,按照《工業企業建設項目衛生預評價規范》的要求,對某公司均質刨花板生產線進行了竣工驗收衛生學調查與評價。
生產環境中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①削片工段:噪聲、粉塵。②環式刨片工段:噪聲、粉塵。③干燥分選工段:噪聲、粉塵。④調膠工段:甲醛、噪聲。⑤鋪裝熱壓工段:甲醛、噪聲、粉塵。⑥毛板加工工段:甲醛、噪聲、粉塵。⑦毛板加工工段:粉塵、噪聲、甲醛。⑧包裝工段:甲醛、噪聲。⑨鍋爐房:粉塵、噪聲、熱輻射。
現場調查:了解生產工藝的全過程和確定生產中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以及具體防護措施等情況。
現場測試:在正常生產狀態下,按照《工業企業建設項目衛生預評價規范》的要求,連續測定3天,每日上、下午各1次,每次同一點不同時間內測定,每次采3個樣品,測試結果取算術平均值。毒物測試按照《車間空氣監測檢驗方法》、《有毒作業場所空氣采樣方法》GB13733-1992和《工作場所空氣中有害物質監測的采樣規范》GBZ159-2004進行測定分析;粉塵測試方法按照GB5748-85《作業場所空氣中粉塵測定方法》的規定執行;噪聲根據《工業企業噪聲衛生標準》規定的監測方法執行。
測試條件:在正常生產狀態下測試。
評價級別:I≤1.0合格;I=1.0~1.2基本合格;I=1.2~1.5限期治理;I>1.5不合格。
評價標準:根據計算的綜合指數的數值,對照《工業企業建設項目衛生預評價規范》規定的綜合衛生預評價分級標準,作出衛生預評價結論。
衛生學調查及監測結果
廠區布局情況:生產區產生的有害氣體、粉塵和噪聲對辦公室影響較小,各車間的距離適度,減少了各車間職業病危害因素交叉污染。
衛生防護設施:該公司主要職業病危害以生產性噪聲、生產性粉塵、生產性毒物為主。全廠共安裝16臺通風除塵和排毒設施,主要分布在砂光裁板工段、干燥分選工段、鋪裝熱壓工段、毛板加工工段;高噪聲設備如削片機、空壓機、鼓風機等的基礎做了減震處理,削片機、空壓機集中在門窗密閉的隔離室,各設備的就地控制臺放在隔離室內;調膠工段使用低摩爾比脲醉醛樹脂膠,自動調膠,并安裝4臺軸流風機排放毒物氣體。
采光照明情況:生產工作面有足夠的光照度,達到衛生要求。
現場監測情況:①生產性粉塵:A.生產環境空氣中粉塵濃度:粉塵污染主要存在于削片工段和環式刨片工段。本次設監測點16個。結果表明,均符合國家衛生標準。粉塵單項指數Pi=0.31。B.粉塵樣品游離SiO2含量<10%。②生產性毒物主要是甲醛。生產環境空氣中甲醛濃度本次監測了7個點,測定結果均低于國家衛生標準。單項指數Pi=0.08。③生產性噪聲強度本次共監測19個點,其中平均值超過85dB(A)的3個點,主要在削片環式刨片、干燥分選工段、環式刨片工段:刨片機最高達96dB(A)。上述部位并非工人8小時操作位。操作間噪聲均符合國家衛生標準。
按國家規定:每增加3dB時,工人停留不超過6小時,91dB時不超過4小時,94dB時不超過2小時。上述超標部位都有操作間,工人偶爾出來檢查或調試,累計時間一般1~2小時。真正有問題是在刨片工段的維修人員,必須在配戴耳罩、耳盔等防噪聲個人防護用品。
綜合評價:①削片工段綜合指數I=1.37,綜合衛生預評價:限期治理。②環式刨片工段綜合指數I=1.26,綜合衛生預評價:限期治理。③干燥分選工段綜合指數I=1.36,綜合衛生預評價:限期治理。④鋪裝熱壓工段綜合指數I=1.20,綜合衛生預評價:基本合格。⑤毛板加工工段綜合指數I=0.73,綜合衛生預評價:合格。⑥砂光裁板工段綜合指數I=0.93,綜合衛生預評價:合格。⑦包裝工段綜合指數I=0.51,綜合衛生預評價:合格。⑧鍋爐房綜合指數I=0.86,綜合衛生預評價:合格。
建議
加強對接觸生產性粉塵、生產性毒物和生產性噪聲作業工人的安全知識教育,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提高工人自我保護意識。要定期對生產環境空氣中生產性粉塵濃度、生產性毒物濃度和生產性噪聲強度進行檢測,定期對接觸粉塵、毒物、噪聲的作業工人進行職業健康體檢,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早調離,保護作業工人健康。
為了防止二次塵源污染,車間一定要執行不清掃不交按班制度。
要有專業隊伍或人員定期對防護設施進行維修保養,經常保持防護設施完好狀態。
在裝卸比脲醛樹脂膠罐時,要防止泄漏,加強個人防護,配戴防毒面具或戴防毒口罩,穿防護服,戴防護手套。
加強職業衛生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工作,建立健全用人單位職業病防治責任制,加強對企業法人及勞動者的職業衛生知識培訓,切實把職業病防治工作落到實處。
綜合來看,影響綜合指數增高的因素主要是削片機、刨片機處,因此對噪聲超標作業場所應安裝消聲設備或減少接觸噪聲時間,按照《工業企業噪聲衛生標準》規定,每增加3dB(A),接觸時間減少一半,如作業場所噪聲為97 dB(A),每個工作日接觸噪聲時間不得超過1小時。雖然削片和刨片工段均有操作間,但在此處工作的檢修人員,必須配戴耳罩、耳盔等防噪聲的個人防護用品。
結論:均質刨花板生產線設計比較先進,布局比較合理,生產性粉塵、生產性毒物和生產性噪聲的防護設施基本齊備,經連續3天對各項衛生指標的測試除個別點超標外,90%達到了國家衛生標準。經過整改后,同意投產使用。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工業企業建設項目衛生預評價規范.
2 GB5748-85.作業場所空氣中粉塵測定方法.
上一篇:工業噪聲與振動的危險有害因素識別
下一篇: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報告的編寫